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为确保人与自然更好地相处,应对环境科学发展加强道德约束,使人才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使绿色科技得到更好地发展。本文将对环境科学发展中生态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我国环境保护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环境科学发展;生态道德问题;分析研究
在我国科学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异常严重。在科学发展中,应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约束。而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思想与道德观念的结合,生态哲学的观点在其内 涵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生态道德观是一个哲理的、文化的、科学的三维构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生态道德观从新的视角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从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予以道德约束。下文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环境科学兴起的必要性分析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型学科,主要对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所谓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据调查,早在17世纪便出现了关于燃煤引发污染问题的报告。自19世纪以来,化学研究逐渐兴起,汞、砷、氰化物、铅等物质逐渐出现。而20世纪后原子能的发展,对人类威胁带来了严重污染。1952年12月,伦敦的烟雾事件的发生导致1万多人死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归根结底来看,环境污染的发生是由于科学技术运用不当导致,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科学便兴起了。环境科学作为多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全面揭示。从而寻找出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有效对策,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终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
二、环境科学中生态道德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一个尴尬的世纪,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日益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些现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严酷的事实使人类不能不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的领域,“生态道德观”应运而生。生态道德观是生态哲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生态观念来实 现社会价值、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统一的生态经济思想,这种思想对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道德观念是人特有的,只对人讲道德。而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思想与道德观念的结合,生态哲学的观点在其内涵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就目前来看,在环境问题当中,生态危机与环境污染最为突出,环境污染不仅包括社会问题还包括自然因素,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因素,对环境问题起到决定性作用,据此在环境治理中应从社会角度予以实施,但是仅仅依靠法律无法发挥重要作用,还应对人类行为进行制约。环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就目前来看,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影响最为严重,也是最难治理的环境问题。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应号召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将人道主义精神加以贯彻,对人的不良行为有效约束。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还要治理,那么就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这是环境保护措施能够落实重要保障。政府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环境保护和治理设备、建设重点防污染工程以及它们的运行与维护,例如建立引进新型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垃圾处理站、厕所改造一家维护排污设备等等。政府还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例如出台一些列有待政策吸引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到基层工作,或者为农村居民配备一些能够自行处理污水废物的简单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生态道德观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力
环境科学技术包括各个方面的污染治理技术,如水、气、固体废弃物、土壤、噪声等等,这些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如废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机器的运转会产生噪声,由于生化反应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或有异味的气体, 处理终端会产生污泥等等,这就涉及到各方面的技术,如果仅仅是改善了水质而不考虑其它污染,后果就是污染转移,这样从整个环境或生态来看,并没有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从这层含义上可以认为,治理污染并不是去除污染,而是污染物的无害化:只有污染物经过处理后“不再对大环境有害或对大环境的危害降低到了目前水平所能达到的最低程度”而不是“不再在局部环境存在”,便认为达到了治理污染的目的。因此环境科学技术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应该以“生态道德”观为指导,这是科技工作者的良知和责任的体现。以生态道德观念为指导思想来发展环境科学技术是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一方面它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向环境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挑战、确定了高新目标,以达到这个高层次的要求为目标 必然会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生态道德观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可促进行业间合作
虽然生态道德观对环境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生态道德观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同行的合作。随着环境科技的发展, 其内容也逐渐丰富,对其学习也越来越专业,导致许多研究者只精通一个方面, 例如专攻废水处理的可能对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技术一无所知,甚至同样是研究废水治理技术的,只因为方向不同而不能彼此了解。这样从生态道德观出发。在处理实际污染问题时就需要多方面的合作,这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难以达到“生态道德指导环境科技”的目的。生态道德观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不仅需要同行的合作也需要相关行业的合作。例如,某企业为了达到环保局的要求,建设了自己的废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河流中,但 为了节省费用,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也被偷偷排放到了同一条河流中,相当于这个废水处理工程仅充当了一个分离污染物与水的中介物,最终废水还是与转移到污泥中的污染物在河流中汇合,这样不仅达不到环境保护的目的还浪费人力 物力。因此不仅环境科技工作者要具备生态道德的观念,其他行业也需要普及这种思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应对环境保护引起重视,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利用生态道德对人类行为加以约束,降低各种污染现象的发生。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健全环境道德教育机制,对教师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培训工作,加大生态道德教育实施力度,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袁文英,陈凤臻,刘洋,王景辉.基于社区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研究—以赤峰市兴安街道社区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07):130-134.
[2]李红丽,傅安洲.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1):78-85.
[3]张红燕.农林院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3,02(22):125.
[4]梁利平.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道德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卢秀娟,薛晓光.中小学生生态道德鉴于实践途径探究[C].2016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10-14.
论文作者:聂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生态论文; 环境论文; 道德观论文; 道德论文; 科学论文; 人类论文; 目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