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实现对台区总表、居民电表等进行集中智能采集的系统,实现电力营销的自动抄表结算,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然而由于低压客户计量装置的数量较为庞大、运行的环境复杂、集中器、采集器和电表投运年份不一致等原因,对集中器上线率和采集成功率有较大影响,从而使低压集抄系统的有效应用带来很大影响。
关键词:低压集抄;自动抄表;成功率;提升方法
智能电表与低压集抄的进一步推广,对供电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费控电能表的推广应用,使人们观念由“先用电,后付费”到“先购电,再用电”的转变,也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抄表人员、追费人员的压力。保证低压集抄的自动抄表率,是推广智能电表与低压集抄的进一步必要要求,也是实现电能表费控功能的基础。
一、低压集抄自动抄表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正在全面推进智能电表与低压集抄建设,逐步推广应用电能表的费控功能。例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底将实现自动抄表率达到98%,全面提升营销自动抄表结算率。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市供电企业设备质量、运行维护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各地低压自动抄表率也有差异。同一地市局采用不同的集抄技术方案,其自动抄表效果也有较大区别。
低压集抄常见通讯方案:
目前低压集抄通讯方案主要有以下4种,分别为:(1)窄带载波(低速、高速),厂家代表:青岛鼎信、青岛东软;(2)无线微功率,厂家代表:深圳友讯达、珠海中惠;(3)宽带载波,厂家代表:中电华瑞;(4)双模(载波+小无线),厂家代表:清华力合。可见,进一步提升计量自动化系统低压集抄自动抄表成功率是供电企业的重点工作。
二、低压集抄自动抄表失败的主要因素
1)缺乏精细的档案管理。由于技改修理项目、故障换表、业扩新增以及周期换表等因素的影响,电能表出现了频繁变动的现象,对现存变户关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户变关系复杂、实际现场与营销系统档案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建设时代较为久远的低压集抄系统,改接后的低压线路带动了户变关系,一旦营销系统无法及时更新档案,则营销系统中的档案就会出现不准确的问题。并且,较早建立的计量自动化系统无法通过远程的方式对档案下达维护的指令,故障换表、业扩新装等档案变动就无法得到集中器及时的维护,致使档案出现不准确的问题。由于工作现场实际更换的表计与原本的集抄技术不相符(例如,部分台区进行了电表新装的工作,装入的电表均为机械表;又如,在全载波台区安装了型号为RS485的电表),新增的电表档案如果不能及时录入到新的档案系统中,也会出现工作误差。
2)尚未完善的主站采集程序。现有的低压集抄自动抄表系统的适用性与稳定性还不够高。不同应用年份的终端都有对应的采集方案,从而造成了系统采集方案较为繁琐的局面。
现场终端一旦被更换,如果没有对采集方案进行及时的更新,系统就无法正常的采集数据。采集方案与现场终端不一致的现象,让低压集抄的维护提升了难度。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的补采机制。目前,当日的主站低压集抄自动抄表的成功率都不够高,成功率在48h后有了提升。其中,现场的通信环境与集抄环境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主站没有完善的补采机制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一大因素。
3)没有质量过硬的集抄设备。现有的低压集抄设备生产家有很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各个厂家的设备质量与之相应的技术方案都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其中一部分供货厂家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能很好地满足设备运行的需求,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软件升级与硬件改动,就会让现场调试设备的难度相应增加。如果在升级设备的过程中,有任何遗漏出现,则没有得到升级的设备就会降低低压集抄自动抄表的成功率。
4)异常的通信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现场施工环境的限制下,一部分集中器被安装在了通信信号较弱甚至没有覆盖通信信号的地方,例如边远山区、小区地下室等,造成了集中上线无信号或者信号不稳定(即离线频繁)的现象。虽然可以在集中器现场进行抄表作业,但是由于信号问题无法向主站上报,致使低压集抄自动抄表率在主站显示为0。
5)困难繁琐的低压集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由于低压集抄技术方案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开发人员只对目前现有的设备提供技术方案的支持,因此建设较早的低压集抄系统很难找到相应的备用配件。并且,不同型号的低压集抄设备具有不同的维护软件与维护连线,增加了维护工作的复杂程度。
三、提升计量自动化系统自动抄表率方法
3.1档案管理与维护
(1)开展基础档案核查。组织开展营销系统基础档案核查工作,确保营销系统台区档案、低压用户档案准确。特别地要线损专业应结合月度台区线损异常情况,持续组织实施营销系统变户关系的全面梳理及整改,确保营销系统变户关系准确率达到100%。(2)档案及时更新。建立基建、配网修理、低压抢修等引起低压线路异动的计量线损岗位审批机制,确保低压变户关系实时、准确地在营销系统得到更新。进一步完善省级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系统的档案自动同步功能,确保营销系统变动的档案及时同步更新到计量自动化系统。(档案自动同步失败,低压集抄运维人员应及时进行人工手动更新)(3)规范集抄建档。低压集抄建设现场施工完毕后,及时组织在营销系统换表档案归档,导出并整理好电子档案,完成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及营销系统的建档工作。
3.2系统软件升级
全面改进系统软件,保证低压集抄数据采集程序稳定性与适用性。
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合适的数据补采机制,争取日冻结数据在当日中午12点前能全部完成采集,避免因数据缺抄对营销系统远程遥测的影响。
3.3规范集抄方案与设备选型,严把设备质量关
(1)低压集抄初步设计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按区域、按供电所有计划地进行电能表更换,且应保证电能表的选型适合初期集抄设计方案,避免现场电能表因未更换或者通讯方案不匹配导致集抄无法实施的情况发生。整体规划,各种集抄方案的设备尽可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兼容及互联互通,降低集抄维护的复杂性。(2)低压集抄设备到货验收、送检工作,应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在现场投运;对到货的低压集抄设备组织开展功能验证,特别是通讯模块兼容性、下行通讯规约、与主站采集程序的匹配性等功能的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安排施工现场配送,减少设备安装后再进行升级的情况。
3.4加强通信通道维护
建立低压集抄设备在线率监控机制。若发现因公网通讯通道异常导致设备离线,应及时联系信道运营商分析处理。建立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考核机制。按考核周期内,因运营商自身原因导致集抄通讯失败的用户数进行指标考核,并通过财务部在通讯费用进行扣罚。
针对无信号(信号不稳定)的地下室配电房、偏远农村地区进行信号开展核查,根据现场信号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信号强度较好的通讯卡;确无通讯信号,考虑加装信号放大装置解决。对于新报装的变压器,在验收送电前,要求做好整个地下室的公网信号覆盖,从源头上杜绝无通信信号的增量问题。
结语:
本文对低压集抄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处理效果评估,提升该局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并对低压集抄的应用和维护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于低压集抄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关可飞。低压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探讨与未来发展方向[J]。电子世界,2014(3):7——8.
[2]覃剑永,秦洁露,张廷征,等。低压集抄维护及应用管理的提升[J]。大科技,2014(36):74——76.
论文作者:林小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低压论文; 系统论文; 档案论文; 设备论文; 电表论文; 信号论文; 方案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