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本文拟就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同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众所周知,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不是其他的精神文明。因此,第一,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第二,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精神文明;第三,它是服从于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性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单位或个人都天然地懂得以上道理,并自觉地按照以上要求努力工作。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托:它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忠实积极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成就和要求并努力为之服务;要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成为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思想指南;还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所有这些,离开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可能做到,至少是不可能做好的。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支配和推动作用。譬如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肩负着把爱党爱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德传授给学生的光荣职责。如果我们的教师只负责传授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有的教师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只知变象捞取钱财,而不知尽职尽责,那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准。在这里,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造成前者而避免后者。在文化领域,歌唱家、美术家、小说家、影视明星等等不仅要把美好的艺术作品带给人民,还肩负着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展现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风貌,教育和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等重要使命。如果我们的艺术家不顾党和人民的多年培养,只知道通过作品成名成家,争出风头或向人民索取丰厚的酬金,那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准。在这里,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造成前者而避免后者。譬如在科技领域,科技人员的职责不仅是在本人熟悉的业务领域不断做出新发明、新发现和新贡献,而且要使自己的新发明、新发现、新贡献尽快普及推广,产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之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果我们的科技人员做出了新发明新发现,却仅仅以其作为向党和人民索取职称、职务的筹码,或者待价而沽,以其作为换取巨额钱财的资本,那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准。在这里,同样是只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造成前者而避免后者。可见在上述领域,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的,它能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不违背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
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示强劲的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孤立的,相反,它总是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总会借助不同形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共产主义运动的初期,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能够让欧洲各国的反动政府惊恐万状,能够让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振奋无穷的力量。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曲,能够动员起无数抗日英雄杀敌报国的斗志。“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上悼念周恩来的队伍中一首“洒泪祭英杰,扬眉剑出鞘”的小诗能够激发起万千民众去邪扶正、振兴国家的崇高热情。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从来不是枯燥干瘪的理论条文,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的。本质上,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不同条件、不同领域的具体化,外化。因此,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都可以找到有效的方式,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它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土壤。
二
在全党全国努力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抓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呢?
首先,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我们党有一支坚强而富有经验的政工队伍,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立下卓著的功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应当充分发挥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为此,必须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这意味着(1)努力提高政工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意识是随着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然具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这就要求政工队伍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新情况,掌握新动态,创造新形式,大大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跟上人民群众发展变化着的思想意识。(2)重视政工队伍的培养建设。除了各级党校、干校经常不断开展党员和政工干部的培养轮训之外,尤其应重视政工队伍专业职务的评聘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各地职称改革工作大多偏重于科技、工程、文化、医疗等专业系列,政工系列专业职务的评聘工作不仅相对滞后,而且难上加难,这使得许多一时不能得到党政职务提升的中青年政工人员纷纷“跳槽”,整个政工队伍实力大大削弱。为此,当前加强政工队伍培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速政工系列职称改革工作,巩固政工队伍,调动广大中青年政工人员的积极性。(3)充实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一段时间以来,在不少地区和单位,轻视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把工会仅仅看作是搞职工福利的,青年团仅仅是搞文娱活动的,妇联仅仅是搞计划生育的,甚至把这些部门当作安排老弱富余干部的地方。所有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工、青、妇都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团体和忠实助手,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历来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各级党委应当大力加强这些组织,安排精干得力的干部,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提高其在群众中的威信,支持其大胆开展工作。
其次,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多数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对群众作的,而许多领导干部由于忙(或借口忙)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有规章制度作保证。譬如建立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定期召开调查会制度、深入基层制度等等。这其中,学习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在不少部门和单位已建立起来,不管效果如何,至少是已经有了。但学习和民主生活会多是在同一级别或某些层次领导干部中进行的。对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意义不大。而要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情绪和思想动态,作好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领导就应当广泛接触群众,深入基层,同群众谈心,交流思想。工作忙做不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规章制度,如领导现场办公制度、调查会制度、下基层制度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模范地遵守这些制度看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起码要求,看作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
第三,要恢复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些地区和单位,民主生活停止,批评与自我批评废驰,领导不敢批评群众,怕失去拥护和威信;群众不敢批评领导,怕受打击报复;领导和领导之间、群众和群众之间也不敢开展批评,怕相互之间暗箭伤人。至于自我批评,则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言不由衷。由于丧失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无人开展,人与人之间要么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要么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庸俗风气盛行,严重影响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恢复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也就是说:(1)要敢于批评,即敢于同本地区本单位损公肥私、拜金主义、弄虚作假、不负责任、违反党纪国法等不正之风开展斗争。(2)要善于批评、即善于运用批评达到“惩前毙后,治病救人”,团结同志,教育群众的目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头脑中物质享受和金钱至上的观念日益增强,即使许多缺点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其表现形态也比以往复杂得多。这就更需要批评者善于批评,充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3)要勇于自我批评,即勇于向自己的缺点开刀,勇于在群众的监督下,抛弃或改正自己的缺点。一个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敢于经常向群众公开检讨自己的缺点,批评自己的错误,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正气和威信,才能得到群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能否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是其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对领导干部来说,是其工作是否尽职尽责、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