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类比推理教学的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过程论文,合理安排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类比推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在科学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类比推理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新课程新设“推理与证明”一章.
人教A版教材先安排两个引例,并从中概括出类比推理的含义,再安排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代数的例子(比较简单),另一个是几何的例子(未强调证明方法上的类比).本着既尊重教材,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笔者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本文就此做一介绍,以期抛砖引玉.
一、合理引出类比推理的概念
高中类比推理教学安排在高二下学期,但由于初高中数学已将类比推理渗透到教材的很多章节,学生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因此在类比推理概念的引入过程中,教师不必列举太多的例子,可直接从学生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出发,唤起学生的经验,找到知识生长点的主脉.而教材在引入过程中安排了两个引例,一是科学家将火星与地球作类比,二是将空间的球与平面上的圆作类比.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教学的系统性更强,将两个引例作了一定的调整.
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学生熟悉的向量与数的类比的一个例题,引出类比推理的概念及注意点.
引例 下列实数的乘积运算与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类比中不成立的是().
(A)a·b=b·a类比a·b=b ·a
(B)a(b +c)=ab +ac类比a·(b+c)=a·b+a·c
(D)(ab)c=a(bc)类比(a·b)·c=a·(b·c)
解析:通过上述例题的练习,一是复习了向量数量积的某些性质,二是使学生了解了向量数量积与实数的乘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了类比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再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第一个引例,使学生知道类比推理不仅在数学中应用广泛,而且在科学家的研究与发明中也常常用到.接着得出类比推理的定义:若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则由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最后教师指出:类比推理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推理的基础,“比”既要比相同点,又要比不同点;“推”是类推、猜想,是类比推理的关键.在数学试题中,常常要我们写出类比推理后的正确结论,要得到正确结论,不仅要注意形式上的类比,而且要注意证明方法上的类比.
二、合理引导代数运算及其性质的类比
在引出类比推理的概念后,教师指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不论是定义、通项公式,还是性质都具有类似特征,请学生填写表1.
学生完成上表后,教师提出:在等差数列类比到等比数列时,你能从运算符号的变化中,发现类比的本质及规律吗?要求学习团队展开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得出类比的本质及规律是:等差数列公式中的“和、差”,类比到等比数列中变为“乘、除”,等差数列公式中的“乘、除”,类比到等比数列中变为“乘方、开方”,即相应提高了“一级运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述类比的本质及规律,给出如下两个例题逐一进行练习、讲解.
证明方法上的类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加以证明.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代数运算及其性质类比的本质及规律,再给出如下解析几何中的一组题组,逐一进行练习、讲解.
证明方法上的类比,圆的切线方程的证明有多种方法.方法1:根据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求切线的斜率k;方法2:设切线方程,将其代入圆方程中,由判别式Δ=0,求切线的斜率k;方法3:利用导数,求切线的斜率k.其中方法2、方法3才是求圆锥曲线切线方程的通性通法.这里可就方法3讲解求圆的切线方程的证明过程,再让学生自行证明其他圆锥曲线对应的切线方程.
三、合理引导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类比
在学习完代数运算及其性质的类比推理后,请学生填写表2.(人教A版选修1-2第25页探究内容).
让学生填完上述表格后,教师指出: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空间的图形,而立体图形是三维空间的图形,因此,在从平面几何类比到立体几何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图形的变化,又要注意性质的变化.据此师生共同填写表3.
为了让学生掌握上述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类比的一般规律,给出下列题组,逐一进行练习、讲解.
例4 由平面内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类比出空间四面体的有关性质.
(1)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且平行于第三边;
证明方法上的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将三角形分成三个小三角形面积之和来证明;而四面体的体积公式可将四面体分成四个小三棱锥体积之和来证明.
例5 (人教A版选修1-2第26页例4)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空间中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解析:图形与形式上的类比是:直角三角形→三个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斜边→斜面,直角边→直角面,边长→面积,两个数的平方和→三个数的平方和.因而得出的结论是:三个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斜面”面积的平方等于三个“直角面”面积的平方和.
证明方法上的类比,勾股定理及上述四面体的结论都可利用面积来证明.
例6 在△ABC中,∠C=90°,BC =a,AC =b,则其外接圆半径.
运用类比方法,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则其外接球的半径R=( ).
解析:形式上的类比,学生容易错误的认为是:分子中根号内的“两个数的平方和”→“三个数的平方和”,分母中的2→3,因此选B.要说明选B是错误的,就要掌握证明方法上的类比.
在图1中,Rt△ABC的外接圆就是以CA、CB为邻边的长方形的外接圆;在图2中,三棱锥的外接球是以DP、DF、DE为棱的长方体的外接球.
总之,在整个类比推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问题链的方式展开,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启发为辅.在问题链的设置过程中,注意根据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和复习参考题精心选编、改编或创编有层次的题组练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解决了类比推理在叙述方式或数学结构等外层表象的东西,而且注意对数学结论的推理过程等进行类比分析,从解题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等层面寻求内在联系.可以说这种设计不仅符合数学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的认知规律,而且符合高考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自然教学效益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