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论文_吴亭

分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论文_吴亭

繁昌县畜牧兽医局 安徽芜湖 241200

摘要:牧养殖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管理工作就变得相对困难,因为环境问题、动物自身问题或者人为问题等,可能会导致动物出现疾病,若不对疾病进行及时处理,则有可能会导致动物死亡,或者大面积传播后,动物大批量死亡,这给畜牧养殖人员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因此笔者针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关键词:畜牧养殖;动物疾病;动物养殖

引言

当前背景下,个行业发展都极快,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动物疾病是阻碍畜牧业养殖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畜牧养殖业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阻碍其长效稳定发展。动物疾病就是一大成因,相关人员要做到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善于发现、分析动物疾病的病因,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动物疾病的有效控制,有助于保障畜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1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疾病种类

1.1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对畜牧养殖业的恶劣影响是极其严重的。细菌和病毒的病原体对动物机体进行入侵,导致动物患上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种类繁多,比如猪瘟、禽流感等令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疾病会对特定畜牧业造成覆灭性损失。

1.2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在畜牧养殖中较为常见,其表现方式主要是寄生虫疾病。由于动物体内也会存在寄生虫病,所以很多时候不易被饲养人员发现。寄生虫会根据自身的生长状况选择特定的寄主,有时寄生虫迫于生存会不断地进化,宿主也随之发生改变。很多寄生虫原本寄生在低等动物身上,通过某种介质的传播,人类变成新宿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食食品的需求量变大,很多动物的寄生虫疾病通过人类的进食转移到人的身体中,威胁人类健康。

1.3普通疾病

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的普通疾病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和产科三种类型。动物的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外伤和眼部疾病。内科疾病主要包括动物的内脏组织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产科疾病主要针对雌性动物,包括孕期和分娩期以及产后的疾病。

2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产生原因

畜牧养殖业中动物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机体发生病变。外因是由于养殖人员护理不当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

2.1动物自身原因

部分动物幼崽出生后就已经感染了疾病,主要是因为在母体携带相应病原体,这一疾病暴发存在不定期性。比如相关人员在市场采购养殖动物时,对于动物的健康状况没有深入了解,把带有疾病的动物引进到养殖场中。要想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母体进行病原检查,从而能够从根源上避免幼崽出生后就有病症。

2.2环境因素

动物所生长的环境是导致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畜牧养殖业中,因为动物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如果环境当中产生了对动物生长不利的因素,则会促使动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运行。这就导致动物体内的营养失衡,然后在动物的身体上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病理状态,这就促使动物在这一环境中出现疾病,如卫生环境等的好坏直接给动物的健康带来影响。

2.3人为原因

畜牧养殖中,因为饲养人员饲养方式不科学,没能对养殖过程中会出现的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即使发现了动物出现疾病,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不能对症下药,即使治疗,也会出现用错药现象[1]。此外,养殖人员缺乏养殖经验,没能进行及时通风处理,导致养殖舍内空气不流畅,病原就会在空气集聚,从而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

3防控动物疾病的有效措施

3.1养殖理论知识的有效储备

养殖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动物疾病防制理论知识,这是进行优质畜牧养殖的前提。养殖管理人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科学养殖的培训与学习,汲取他人在养殖中的经验教训,为之后的专业养殖奠定一个稳定的知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选择科学的养殖地址

养殖管理人员要根据动物的成长特性选定适合他们成长的养殖环境。这是保障养殖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养殖人员要尽量选择那些通风条件好、光照条件充足、排水通畅的地方作为养殖基地,降低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疾病发生率。

3.3做好日常消毒与检疫工作

作为养殖管理人员要对动物的生长环境做到定期消毒和检疫,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发生。比如对动物的定期疫苗注射,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动物发病几率。在养殖过程中时刻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及时发现患病的动物,做好科学防病措施,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科学饲养[2]。在实际管理中,借用洒水车防尘降霾工作,加入无腐蚀性消毒药品,对运输主干路每周消毒2次,对生猪和运输车辆的主干道每周消毒1次,必要时实行动物运输车辆指定通道;对养殖场周边环境每周消毒1次,场区道路每周消毒2次,出栏时对空圈进行彻底消毒,补栏时再彻底消毒1次;对存栏圈舍每3天喷雾消毒1次,养殖场排污物进行集中处理、定期消毒;同时加强对进出车辆和人员的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3.4对患病动物的合理处置

对养殖场中已经患上疾病的动物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当已经有动物患上疾病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隔离,尽量降低传染几率。对已经隔离的动物要分析其发病原因进行正确药物治疗,改善动物病情。治疗过程中,对动物整个病情的发展变化要做到严格监管、及时记录,加强对病程的了解。

3.5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对于畜牧养殖而言,好的环境对于动物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3]。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管理,需要注意空气的流通性,部分疾病有可能会因为空气而传播,因此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养殖环境的卫生和通风情况良好。

4畜牧养殖业动物防病的建议

4.1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只要该地主动作为,负责人可以不免职,适当问责。如果措施有效,防控得力,疫情迅速控制,还可以进行表彰。对接到报告不作为,欺上瞒下的,则可以进行追责。

4.2明确疫情防控主体

在疫情蔓延高发期由政府主导防控,当疫病扩散势头减缓时授予业务部门应有权力,由业务部门主导防控工作。各地可以设置一名负责指导防控技术的权威,统一当地防控思路,同时在每个环节设置一名业务骨干,便于防控措施按规定有条不紊的展开。

4.3保护“两场”发展

由国家指定生猪规模养殖标准,结合禁养限养工作的开展,在“两场”周边3公里范围内,小规模个体养殖实行暂时退养。以“两场”为主导,对定期养殖环节进行监测,包括生猪、饲料、垫料、饮水等,对养殖场实行逐个监测排除。

4.4强制保险及理赔宣传

督促养殖企业办理强制保险,万一发生死亡事件,有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以减轻养殖损失[4]。由保险公司聘请专业人员对其防疫措施进行指导监督,养殖场按规定实施消毒防疫的,由聘请专业人员签字确认。防疫消毒情况没有签字或签字不全的,保险公司不予办理理赔手续。

4.5发挥高科技研究成果

利用基因技术培育,能够抵抗非洲猪瘟疫病的猪种,研究蚊、蝇、鼠等其它动物是否同样可以传播非洲猪瘟。

结束语

针对畜牧业养殖的动物疾病防控工作而言,防控水平影响着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畜牧养殖人员在养殖期间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日常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养殖环境和饲料,对动物进行严密观察,发现疫情及时处理。此外,对动物进行及时防疫,提升动物免疫力,避免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康龙,张天远,谢飞.基层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0):58-59.

[2]贾永进,赵宝成,赵彦青,杨占江.畜牧业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09):39.

[3]刘成印.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预防控制途径的选择及思考[J].山西农经,2018(07):66+70.

[4]宋红星.如何加强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4):42.

论文作者:吴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分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论文_吴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