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进严出论”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宽进严出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宽进严出论 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 考试
1 近年来,无论是普教界还是高教界,持“宽进严出论”的同志不少。他们的设想可分成两方面:一是通过“宽进”,即通过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降低大学的入学门槛,让更多的求学者进入大学殿堂,以期有效克服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把广大中学生从高考严酷的指挥棒下解救出来;二是通过“严出”,即通过高校培养过程中的高淘汰率,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打破大学生的铁饭碗意识,彻底改变当前高校学风不好的现象,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
2 乍看起来,宽进严出的确颇具魅力,难怪不少同志为之动心,把它当成一剂医治某些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据1993年郑挺、萧庆璋等人关于《上海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950人中(多数为大中学师生、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有81.16%的人对在高校实行包括宽进严出在内的招生制度改革持赞同态度。[1]华东师大教科所的唐安国同志还专门撰文论证在上海高校实行“宽进严出”办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
不过,在一片对宽进严出的赞同声中,笔者对此主张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宽进严出论要视国情而行,它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或许能办到,也或许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很难行得通。这里我们暂且对上面列举的宽进严出的两点设想不做评论,而先来看看在我国推行宽进严出将会出现哪些弊病。
2.1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宽进严出会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我国高校在中央安定团结方针的指导下,历来讲求稳定的秩序、严格的学籍管理和相对固定的学员编制,校、系、年级、班级,纲目分明,结构紧密。同时,国家通过统一招生等计划的调节来达到对高校的宏观调控,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避免出现高教规模的大起大落。一旦实行免试入学或者实行各校自主招生和自主淘汰学生,这一稳定便会受到影响。原有结构也会因学生人数的一时间增多和一时间减少而变得松散和混乱,政府对高校的调控、指导作用也将大大削弱。突然之间,淘汰与被淘汰变成了高校领导、教师及学生关注的焦点,学校由培养人才的部门变成筛选、淘汰人的部门,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且,淘汰掉的学生怎么安排?让他们回家?就业?返回中学?还是放任不管?这些并不成熟的辍学者肯定会给学校、社会及家庭增加巨大的麻烦和负担。更不用说,万一有个别因成绩或学费等原因被迫离开校园的学生一时偏激,制造个什么事端,掀起个什么风波来,那就真出麻烦了。
2.2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宽进严出也是不经济的
宽进严出使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必然造成资金、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我国高校多由国家投资,近年来虽开始逐渐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但由于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经济承受力有限,学费只能占全部培养成本的一小部分。以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早实行缴费上大学制度的上海市为例,直到1995年,该市高校平均收费额在每学年3000元左右,但据有关专家测算,这3000元也只占到培养成本的三分之一。显然,办高等教育主要还得花国家的钱,扩大招生人数等于扩大国家对高校的投入。而国家(包括公民)花了钱,最终这些培养对象却大量被淘汰,无法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这岂不是极大的浪费!这好比北美、澳洲的农业生产因人少地多,可推行“广种薄收”,而中国的国情不同,人多地少的现实只能让我们追求“精耕细作”。经济实力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英才教育性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2.3 从教育对象的自身发展来看,宽进严出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获得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一个宽松、愉快、健康的育人环境。宽进严出既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正常秩序,也使高校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沉闷。就拿考试来讲,它本来是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但高淘汰率却使它成了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杀手锏,考场变成了战场。广大学生为了逃避被淘汰的结局,只好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政治学习“靠边站”,文体活动没时间,久而久之,中国的大学生会变成死记硬背、目光短浅、思路狭窄的书呆子。这其实是把片面追求升学率从中小学挪到大学而已,并且危害更大,因为在多数国人心目中,升大学属“金榜题名”之荣耀,倘若哪位同学被淘汰回府,他本人一定会羞愧难当,甚至可能心灰意冷,对人生失去信心。而那些留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因为害怕遭到同样的命运,也肯定会整日提心吊胆,愁眉苦脸,这对于广大青年大学生身心方面的损害是可想而知的。
3 以上列举的是在中国推行宽进严出将会出现的弊病。现在,让我们退一步思考,假设这些弊病皆不可能存在,那么,目前在中国高校推行宽进严出能成吗?答案仍是“否”。
3.1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及高校师资、设施、面积等条件看,我们至多是适当增加招生人数,而尚无条件做到真正意义的宽进。这一事实明摆着,不必赘述。
3.2 在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仍然很强大的情况下,我国的高校也很难做到严出。厦门大学高教所刘海峰教授最近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主义、人情观、面子观对广大高校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真正坚持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都铁面无私、严格把关的教师为数并不多。面对不及格的学生的求情,许多教师常会萌动恻隐之心,在补考时让其过关。由于教师的“菩萨心肠”和各种人情关说,使高校的淘汰制难以实行,宽进严出最终会变成“宽进宽出”,真正受到损害的只能是高校的教育质量。[3]
3.3 让我们再退一步分析,假设大学教师个个都是“铁面金钢”,又能怎么样呢?因为,从目前高等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技术来看,我们实际上还没有找到能真正公正评价大学生学业成绩和素质的尺度。也就是说,我们凭什么来准确评判一个大学生是合格还是不合格?凭教师的印象?显然不行;凭考试分数?也不尽合理。特别是现在某些文科考试,往往很不容易真实反映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例如,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只突击背背教师的授课笔记,便能轻松过关,甚至拿高分;而一些平时广泛阅读、积极思考的学生,考试答案若与笔记不一致,成绩就会大受影响。笔者在高校文科专业学习、任教十年来的所见所闻也能证实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而且,我们现有的考试方式也很难测出一个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也就使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奇怪情形,一些在大学课堂上总拿高分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却成绩平平;而那些在单位上才华出众的骨干,当年在大学的考试分数却不见得多高。这里仅仅还只谈及智育方面,至于很难量化的德育,如何去评价呢?
看来评价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的确难以确定,那严出怎么执行呢?按照华东师大唐安国同志的观点,学生不能毕业较多的是因为筹措学费的原因。[4]但笔者认为把是否交得起高昂学费作为严出的重要标准,必然带来两种不良后果:其一,鼓励花钱买文凭;其二,大量埋没人才。因此,这一观点也是不够合理的。
3.4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推敲一下本文开篇所提到宽进严出的两点设想(或者是两个好处)。宽进真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克服基础教育中的“片追”现象吗?我看也未必,若能克服“片追”现象,也顶多局限在高中阶段,那么初中升高中,要不要宽进严出呢?是不是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都一样搞宽进呢?如果做不到,“片追”照样存在,学生的负担照样无法减轻。说实话,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里,宽进永远只是相对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很难克服的,毕竟我们不能不正视中国拥有12亿人口,拥有近2亿中小学生的事实。而且,当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教育还相当落后,就去一味盲目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大量挤占基础教育经费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很可能会造成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大滑坡和人才素质乃至国民素质的下降。至于所谓严出,能否提高教育质量,能否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上面的有关论述中,已经明确给出答案。
4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高校推行宽进严出的改革,既不符合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外部关系规律,也不符合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部关系规律。而且,依据我国现有的各种条件和局限,我们的高校不能做到宽进,也不能和不可能做到严出。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宽进严出论”还是不提为好。
收稿日期:1995—11—01
标签: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