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_企业环境论文

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_企业环境论文

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环境包括消费环境,消费环境更是广大消费者直接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每年提出的主题,无不都是围绕消费环境而提出的,不啻是从环境方面维权的呐喊,更是表达了广大消费者迫切要求优化消费环境的强烈欲望。消费环境本来就是消费质量的题中之意,对消费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一、消费环境的歧义

关于消费环境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分歧比较大。

尹世杰教授认为:“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它主要包括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注:尹世杰主编:《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0页。)“消费的社会环境中还包括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消费的制度环境。”(注:尹世杰主编:《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4页。)可见,尹世杰教授关于消费环境的界定还仅限于消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是被包含在“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与由他主编的《消费经济学》中的说法自相矛盾。在由他执笔的《消费环境》一章里,他说:“人不仅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环境的影响。”(注:尹世杰主编:《消费经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版,第58页。)可见在这里“文化环境”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

林白鹏教授主编的《消费经济大辞典》则认为:“消费环境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以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环境、社会环境。”(注:林白鹏主编:《消费经济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13页。)与尹世杰有所不同的是,林白鹏关于消费环境的界定多了一个“人口环境”。

笔者认为,所谓消费环境,即人们的消费活动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换言之,即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就其内涵而言,消费环境不仅仅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还应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网络环境、装饰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六个方面。

尹世杰关于消费环境内涵的界定不够全面。林白鹏的界定除不够全面外,他还把“人口环境”划定在消费环境之中,也需要商榷。环境是相对于主体(消费者)而独立存在的客体。而人口,是某一地区或某一家庭居住的人的总和。只要是有生命力的人,他必定具有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主体,某一家庭或某一地区的人口,自然也是消费的主体。无论是人口的数量还是质量的问题,都是消费主体的问题,而不属于客体、属于环境的问题。

二、消费环境的内涵

(一)自然环境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同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指大气、水、土壤、生化矿物和阳光等。(注:转引自张少龙等主编:《中国市场消费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版,370页。)构成自然环境的一切因素都是资源,有的是已经开发利用或正在开发利用的,有的是未开发利用即潜在的资源。

所有的资源都是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远需要。这里没有什么重要不重要、稀缺不稀缺之分;从它们都是人类的需要而言,都重要;从它们的有限性而言,都具有稀缺性。所以,人类应该特别地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既然自然资源是稀缺的,那么,传承传统的消费方式,仅仅依靠消耗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的需要,最终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终有穷竭之日,节约,只会延缓这个日子的到来。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出路有两条,即节约和创造。所谓创造,即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发明,不断发现物体新的有用属性和新的有用物体。马克思早就为人类指明了这条道路,他说:“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注: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上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版,第392页。)

(二)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是指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消费的设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卫生环保等设施。这些设施是生活消费必不可少的条件。

基础设施状况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先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基础设施状况也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国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条件。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消费需要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达到的一定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也可能因为基础设施状况高于预期水平或低于预期水平。消费需要和消费结构每提高一个层次,都必须有基础设施条件的发展和创新与之配合。基础设施条件的发展和创新还不断地创造和扩大新的消费需求。

(三)装饰环境

消费环境包括装饰环境,装饰环境点缀消费环境。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人们对消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洁净、舒适、和谐几乎成了广大消费者在各种消费场所众所一致的要求,即使因此而付出超出平常价格的“环境费用”(环境价格)也在所不惜。所以,笔者在几年前就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消费”环境,意即人们在许多消费场所特别是餐饮场所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消费”环境。

从商家来看,用环境的改善取悦于消费者,也正是顺应了消费者对消费环境质量追求的时尚,所以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再用诚信的服务取悦于消费者,其企业形象一定会锦上添花。

(四)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网络环境诞生后,原有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网络的利用取而代之;分散在不同区域的不同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人们通过有线或无线互联网络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进行交易。互联网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查询和搜集的速度,而且方便了存储,这是传统的信息搜集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消费的网络环境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生活消费的需要,通过Internet选择所需商品、交流信息、了解国内外动态、搜集资料时所面临的电子环境。网络环境的要素主要包括:网络数据的传输速度、网络站点的技术融合量、用户界面质量、方便灵活的导航、提供产品的质量及相关公司的信息、在线业务处理能力、交易的安全可靠性、支付的安全可靠性、信息互动功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上述基础设施环境、装饰环境和网络环境都属于消费的人工环境,即由人们的劳动所创造的消费环境。

(五)社会环境

消费的社会环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具体而言,消费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消费的教育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消费的道德环境、消费的市场环境、消费的法制环境和消费的政策环境。

1.消费的教育环境。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既能够实现健康消费和科学消费,又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义不容辞地运用法律武器和其他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不断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促使其消费行为理性化,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

提高消费者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消费教育。通过全民性消费教育,向广大消费者灌输消费方面的法规、消费知识及消费技能和技巧,帮助其最终能够熟练运用。

2.消费的文化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由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观念、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因素构成的环境。人的消费实践与消费的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一定时代的消费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情绪和消费取向。因此,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引导消费,实现文明消费、健康消费和科学消费,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消费的道德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能给人以踏实感和安全感,鼓励人们积极消费、放心消费。消费的道德环境状况取决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自身。企业良好的伦理道德的体现是决定消费的道德环境状况的首要因素。企业能否诚信生产、诚信质量、诚信服务,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忠诚度是不一样的;一个讲究诚信的企业,它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服务和消费环境令消费者满意,自然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政府在培育和维护消费的道德环境方面,大有可为,完全可以用法律的手段和舆论工具表明它的态度、采取它的行动。如:反对什么支持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打击什么保护什么等。这对优化消费的道德环境极为重要。消费者也是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消费的道德环境的主体。我们说生产有道德,消费也有道德。例如,对假冒伪劣商品,是拒之门外,还是购而食之、用之?如果广大消费者都采取前者那样抵制的态度,假冒伪劣就无藏身之地;而如果像后者那样,就既害了自己,也造成了“助桀为虐”的后果。此外,公共场所的道德环境与消费者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如果广大消费者都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就能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愉悦的消费环境,人们就能够尽情地消费、尽兴地消费。反之,在公共消费场合,人们找不到安全感和愉悦感,消费的情绪和积极性势必大打折扣。

4.消费的市场环境。消费的市场环境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面临的市场秩序的状况。市场秩序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竞争主体的利益密切相关。一个真实、安全、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够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5.消费的法制环境。消费的法制环境是指消费者所面临的各类消费品市场法律法规的完善状况和执行情况。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一丝不苟的执法状态是良好的法制环境的基本标志,是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众望所归。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和商家的经营才有安全感,才能对消费和经营有信心。

6.消费的政策环境。消费的政策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与消费相关的各种方针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这些方针政策的执行,对消费的影响和作用很大。1998年,为消除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中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信贷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这一方针和配套政策的实施在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使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的同时,(注:我在1999年底就提出,2000年国民经济增长将出现向上的拐点,结束通货紧缩状态,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见《河北工商日报》2000年1月5日)。在《2000:中国已进入第五个经济周期》一文中,我又重申了这个判断(见《财经科学》2001年第4期)。事实已经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也使社会消费逐步扩大。

(六)国际环境

消费的国际环境是指从国际范围看对一国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的总和,如战争与和平状况、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双边和多边关系以及经贸关系等。国际环境如何,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居民的消费都有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游离其外。在和平、和谐的国际环境下,各国才能顺利发展本国的经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此相反,在紧张甚至战争状态下,不仅卷入战争的国家不能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的经济,而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他国家也不可能不受影响。人类不应该忘记,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人类造成的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因此,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应致力于世界和平,为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共同努力,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够在和平、和谐的国际氛围中充分享受劳动和科技进步创造的成果。

三、我国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消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2020年真正达到全面的小康水平。

(一)消费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环境恶化。“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许多地方片面强调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注:高尚全:《如何认识和应对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日报》2004年5月10日。)主要表现是:(1)资源日趋减少,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据相关的研究披露,到2010年,我国15种重要矿产资源中,有10种难以保证经济建设的需要,缺口较大的有1种,可以保证的有3种,有充分保证的只有1种。(注:转引自宋旭光:《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发展》,《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11期。)再以水资源为例。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平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平方米。专家指出,目前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更大的水危机还在后头。如果没有立竿见影的节水措施,25年以后,人们将面临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的景象。(注:《深圳商报》2004年3月22日。)(2)生态灾害严重。我国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340个大中城市中的60%遭到污染。在福建省的23个城市里,有97%的城市下酸雨,广西南宁每年酸雨率超过40%,最高达到77%,春季达到100%。颗粒物杀人已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科学实验表明,燃烧后的煤炭、石油和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镉、铬、铍、钒等有害金属元素和致癌有机物。这些害人的物质最喜欢聚集在0.5至5微米的粒子中。这些粒子可以长时间地飘荡在空气中,它飞到人的鼻子里,可以轻而易举地跟着人的呼吸进入到呼吸系统内部并牢牢地依附在人的肺部和支气管中。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发病率男性增加了10到30倍,女性增加了3到8倍。大量证据表明,90%以上的肺癌患者就是由于吸入颗粒物造成的,即吸入颗粒物中的最主要的致病化合物。(注:吴岗:《警惕生态灾害》,《文汇报》2004年7月5日。)冷光污染也是一大生态灾害。冷光是20世纪末才横空出世的冷面杀手。马赛克墙面、洁白的瓷砖、铝合金门窗、镜面玻璃、不锈钢、白色粉刷面……,正是这种光亮反射出的冷光,刺痛了你的眼睛,影响了你的情绪,伤害了你的身体。人被冷光射中后,轻者会感到头晕眼花、口干舌燥、腿软心慌、胸闷气憋,重者可导致冠心病、脑血栓、精神分裂等,甚至会丧失生命。(注:吴岗:《警惕生态灾害》,《文汇报》2004年7月5日。)

除上述外,自然环境恶化还表现在森林覆盖面积在大大减少,大面积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物种减少、水旱灾害频仍等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的一项研究成果测算,如果考虑到生态破坏以及由此诱发的水旱灾害损失,中国环境问题的年经济损失为2859.2亿元~4492.2亿元(1993年),已占当年GDP的8%~13%。多家机构测算的平均结果,中国的环境损失约占当年GDP的2.6%。(注:赵晓:《警惕经济增长中的“破坏增长”》,《中国证券报》2004年3月13日。)数字虽然是十年前的,但也有参考价值。至于对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多大损害,则难以估量了。

2.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状况同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逐年增多,城乡基础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也有不少方面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电力、交通的紧张状况不仅成为维系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掣肘因素,而且也阻碍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质量提高。城市道路的拥挤,限制了市民私家车的购置;通向旅游景区的道路不畅,限制了人们的旅游消费;电力的供给不足和电价的上调,限制了农民的家电消费。据调查测算,如果农村电价能够下降40%,电视信号质量明显改善,彩色电视机每百户拥有量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11.5台;如果村村通自来水,洗衣机每百户可以增加22.6台。(注:龚志民:《消费经济学前沿》,经济学科出社2002年9月版,第104页。)可见,农村供水供电问题已成为抑制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3.网络环境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博大而神速的信息传输的网络环境。到目前为止,它是人类双向沟通、搜集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网上交易的最便捷的通道。然而,人们在积极驾驭这一高新技术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如何进一步解决网络运行的安全性、运行速度的不确定性和传播的某些内容的不健康性等问题。具体而言,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防范和克服某些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和不健康信息、毒害消费者或进行种种欺诈活动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以及如何全面提高网络运行的速度等问题。

4.社会环境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假冒伪劣产品特别是垃圾食品有增无减,严重威胁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和生活质量。商业欺诈行为花样翻新,商家的各种“消费陷阱”令消费者防不胜防。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增加,解决消费纠纷的难度加大,令广大消费者大失所望。落后、腐朽的消费习俗如炫耀、挥霍性消费和“黄、赌、毒”消费等沉渣泛起,并大有泛滥之势,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社会环境,也使相当一部分人深陷泥沼而不能自拔。刑事犯罪现象增多,杀人越货、偷盗扒窃等犯罪行为,在许多公共消费场所时有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消费教育落后,尚未进入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各类学校和社区、居民区的视野,既没有一个统一组织管理的机构,又没有统一的规划、教材;既没有进入各类学校的课堂,成为一门必修课,或安排必要的教学内容,又没有进入社区、居民区,为其开辟一块宣传阵地;各种媒体的宣传也是星星点点,不成系统,对观众难以形成很强的吸引力,受众面很小。维护公平交易、正当交易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执法疲软,这正是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随处可见、挥霍性消费和“黄、赌、毒”消费肆扰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

5.国际环境中不利的因素有所增加。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密切了我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关系和经济联系。我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进了资金、技术并通过扩大进口贸易丰富了国内市场。然而,国际环境并不都是和谐、友好。帝国主义的本性并未改变,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WTO规则也难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因而往往造成本来是贸易伙伴的双方“双输”的局面。争夺资源的国际冲突或明或暗地一直在进行着,甚至引发侵略性战争。美、日两国能源的战略性储备,势必在传统能源日趋枯竭而新能源未能取而代之之际,以黄金般的价格在世界上狠赚一把。日本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肆意抬高资源价格,以压迫第三方付出沉重代价,其背后的目的令人深思。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和其所承担的责任不相称,和其所付出的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成比例,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总之,和平、平等互利的国际环境还有待于各国共同努力,进一步去创造。

(二)危害消费环境的主要原因

人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导致消费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法不依,执法疲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人的消费所面临的环境,因而也可以说是消费环境。近20多年来,我国制定、实施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少,环保方面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贵州的“酸雨”消失了,鞍钢实现了“绿色生产”,退耕还林大面积展开……令人振奋的喜讯不断传来。但从整体上看,自然环境状况仍有恶化之势。在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有法不依,一些企业和个人严重破坏自然环境、长期污染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有时不仅得不到处置,甚至还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执法疲软的主要表现是职能部门执法遭遇地方政府保护时或畏葸不前,或不了了之;在许多城市的许多地方,对群众性污染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造成环卫工作始终保持超负荷状态;广大农村农民生活造成的污染成了痼疾,始终没有人治理。

2.财力困难,投入不足。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地方政府或是企业,都有一个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良好欲望。但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和企业,却由于财力困难,又得不到支持,致使一些危害甚大的严重污染,长期得不到治理。这就使这些地区和企业陷入了“污染——不治理——更严重污染——更难治理”的恶性循环,并最终造成“污染日益边缘化”的局面。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地方财政并不困难,有的甚至位居全国“百强县”,但把增长与环境治理割裂开来,依然我行我素,或者乱上污染项目,或者在生产项目投资上舍得花钱,在治理“三废”上却显得十分吝啬。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也存在。

3.环境意识淡薄,关爱环境的自觉性差。一般而言,大中城市和大企业对环境的爱护和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态度是积极的,效果也是好的。而县和县以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和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则要差得多,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以为然者有之;在工作指导思想上,以增长为纲,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保问题者也有之。因此出现许多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的小城镇。农村居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更是缺乏环境观念,毁林毁草、乱扔垃圾、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存在且长期得不到治理。

4.责任不落实,管理落后。不少地方的市县乡镇干部从来就没有把环保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对企业和百姓生活造成的污染,从来就没有管过或者没有认真管过,环保部门不作为也不是个别现象。这样一来,环境问题长期积累下来,更加大了解决的难度。海南省常务副省长吴昌元对一些干部的作风深恶痛绝。他指出,一些市县的干部,根本没有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日常工作,环保部门“补钙”尽责是个难题。难在哪里?很可能是掌握实权的官员就不喜欢你这样干。吴昌元还针对海南的垃圾无人管理这一现象说,海南岛人口并不多,但是每天产生的垃圾有3000吨,正好能装一列火车,就是说,天天有一列火车的垃圾倒在海南岛上,没人去收拾。现在垃圾正在包围海南,在城乡结合部,到处都是垃圾废料,有一些并不需要大动干戈治理,只需转换一下治理的概念,纳入日常管理就能见效。他还说,一些干部认为,只要报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百分之多少或粮食增长百分之多少就出政绩了,根本不管环境保护的事情。(注:《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31日。)笔者认为,吴昌元所批评的现象所及.绝不只限于海南,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5.“环境不公”致使落后地区成了环境污染的重灾区,而“污染回流”的结果,最终使治污的成效大打折扣。我国的“环境不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保事业的投入不公。现在投入的“重视顺序是自上而下,投资的倾向是先大城市后小城市,最后是农村。已经搞得好的地方,年年增加投资让它好上加好;搞得不好的地方,就让它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注:岳建国:《“环境不公”比环境污染更有害》,《中国青年报》2005年6月8日。);二是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不公。正如有文章所说:“绝大多数小城镇的垃圾处理还处于原始的自然堆放状态,最普遍的做法是把城镇产生的垃圾倾倒到农村去”,像这种“把农村荒地当作垃圾堆放点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注:方贵工:《城市垃圾岂能“下乡”》,《中国信息报》2005年8月19日。)对小城市和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和向农村转移垃圾的结果是即使污染本不严重的农村变成了污染的重灾区,又将这些重灾区的污染扩散形成的回流之势重新构成对城市健康(环境健康和人口健康)的威胁。

四、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

1.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各级人大和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及环境变化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尽快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堵塞立法漏洞。各级执法部门和消协应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做到有法必依,排除干扰,执行到底。要积极支持和促成法院设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审判机构,方便快捷地处理消费者的起诉。严肃处理职能部门不作为和贪赃枉法的行为,情节严重者,该处分的处分,该法办的法办。

2.积极解决“环境不公”问题,尽快消除“污染日益边缘化”现象

既然存在“污染转移”且在环保事业的投入上“厚此薄彼”的“环境不公”现象,那么投入就应该向被冷落的重灾区倾斜,也应把这些地区作为治理的重点。为确保投入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必须刹住挪用经费的行为,以维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能力的不同,正确处理发展和环保的关系、吃饭和环保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刚刚进入小康水平的初级阶段,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是很正常的现象,甚至,这个地区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是具体的国情。这个具体的国情要求我们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即是说,只能在大原则、大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区别对待。否则就不是辩证法,就不是实事求是,制定的政策也必然脱离实际,实行起来必是“负效应政策”。(注:“负效应政策”是笔者提出的概念,系指不仅没有发挥积极作用且造成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的政策。)

发展与环保的关系主要是针对发达地区和富裕地区而言。这些地区或因在改革开放中起步早、占尽市场先机,或因资源垄断有巨大收益,或因发展了高效益的特色产业而成为中国的率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地区和富裕地区。如在历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的杭州市萧山区、“中国皮都”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等等。这些地区必须坚持既要发展又要环保的原则,而不能只讲发展、不要环境。由于这些地区“环境能力”(即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能力)强,故而应坚决禁止污染落后的工业生产项目;对正在造成污染的企业,必须停产改造,直到达标为止;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与企业和群众共同铸成防污和保护环境的铁壁铜墙。

吃饭和环保的关系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而言。这些地区的共同点是自然条件恶劣,百姓贫穷落后,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这样的地区当然也要增长,也要发展,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也要求“低代价增长”,那是“乌托邦”!是完全脱离实际的谬论!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地区的吃饭和环保的关系呢?笔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一要吃饭,二要环保,环保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本。对这些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必须着力解决它们的“生存”、“温饱”等问题,尔后才能考虑环境和“小康”、“全面小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也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人们只有在解决‘生存’、‘温饱’等问题后,才谈得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再‘全面建设富裕社会’。(注:《文摘报》2005年1月23-26日。)”连起码的“生存”和“温饱”都保证不了,还妄论环保!以“草海环保模式”闻名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邓仪也说得好,“环保不是饿肚子”,“以人的生存权利为代价的环保注定无法持续”。(注:王小聪等:《邓仪:环保不是饿肚子》,《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3日。)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贫穷落后地区的环保局长当不下去了;环保遭到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在环保执法过程中,暴力抗法事件不断发生,所有这些都为上述观点和主张提供了重要佐证。

诚然,贫困地区的环保工作也必须做,并且要逐步做好。(1)加大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投入,专款专用;(2)“给出路”而不是“断后路”,将扶贫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将部分扶贫款用于该地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环境治理;(3)扩大相近城市的辐射作用,鼓励城市企业与这些地区“联姻”,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再造和环境改造等途径实现潜力互补、优势互补,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4)加强环境教育,宣传的内容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引导企业和群众逐步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活。

3.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基础设施属于社会公共物品,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各城市的规划、建设(地上、地下)和改造都应体现远景意识和超前意识,要为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留大、留足空间,减少遗憾、不留遗憾,杜绝破坏性建设和修修补补。村、屯建设也要有规划、有超前意识和节约土地意识。适应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可以通过政府投入、农民集资和参股等途径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农村电视转播台和有线电视系统,增加农村电视的收看频道,提高电视收视效果。

4.妥善处理治理环境与优化环境的关系,治理与优化并重,提高环境质量

治理,就是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不是治理环境的最终目的,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有强烈幸福感的消费环境才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终极关怀,才是真正意义的环境目标。因此,环境事业,必须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制定出改善、优化环境的规制和举措,也就是边解决问题边提高环境质量,让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环境“焕然一新”。

5.大力开展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素质

消费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它却没有随国民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成了一个远远落后的角落。消费教育是提高消费者素质进而提高其消费行为的质量的必经之路。因此,消费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并且与时俱进,从消费经济和消费实践的发展中总结和提升出崭新的理论,再用以指导消费经济和消费实践。

消费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国民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有不同之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忽视了消费教育,消费者素质的提高肯定是不全面的。通过消费教育(包括环境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丰富文化、科技知识,增加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文化含量;可以提高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自觉地为净化和美化消费环境而努力,自觉地维护人们(包括他本人)的健康和安全;可以使受教育者提高消费素质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好坏,从而控制个人行为的能力。

6.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生活需要诚信,社会需要诚信。讲诚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诚信,取信于民。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和领导全社会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及其保障机制,做维护诚信的坚强后盾。

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对破坏诚信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维护好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那些制假、售假、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不仅绝不让制假、售假者和进行虚假欺骗宣传者在经济上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要让他们受到应得的法律制裁。

广大消费者也要积极行动起来,识别和坚决抵制市场交易中的各种欺诈行为,以《消费者权益法》等法律法规为武器,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众传媒应始终保持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始终保持对不法经营者和不法经营行为的战斗态势,对背信弃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丑恶现象,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把它们彻底搞臭,加大失信的“成本”,摧垮失信的能力。同时,加大对诚实守信的经营者的宣传力度,热情扶持他们健康发展。此外,各种媒体都应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引导消费者文明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

标签:;  ;  ;  ;  ;  ;  ;  ;  ;  ;  ;  

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_企业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