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论文_马,荣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 要】目的:探析康复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手法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四周,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和肢体功能量表(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有一定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偏瘫肌痉挛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康复运动;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疗效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酗酒、肥胖、高龄等因素导致脑血管损伤或破裂,患者表现为突发晕倒、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口眼歪斜等【1】。特别是老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要高,致残率较高,缩短了患者的寿命,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生存质量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障碍恢复期会经历肌张力增高过程,患者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如病理反射和腱反射,肌群间协调被打破,久而久之会导致废用性肌萎缩【2】。本文通过对45例患者的采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取得了确切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掷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1.6 ±13.9)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1 ±12.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医学》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均经过影像学(脑部CT或脑部MRI)确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手法按摩,使用药物治疗(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具体方法有患侧肢体锻炼 先锻炼小关节运动主要锻炼手指、腕、肘关节的运动(伸指、握拳、挤压小橡皮球),患侧做屈腕、旋腕运动,体转、甩手等运动,到患者康复后期做患侧肢体负重力量训练。通过刺激患侧的肌肉,改善患侧处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利于患者的肌肉痉挛病情得到改善。患者在被动运动中适宜的增加主动运动,但是运动量要控制好,不引起身体疲劳,患者从简单的动作逐渐增加精细运动,反复练习,共练习四周,观察效果。

1.3效果评价

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肌力接近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肌张力降低1级,功能障碍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肌张力不足1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肢体功能量表(FMA)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定,总分226分,得分越低说明肢体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处理,以(%)表示,用c2检验;以()表示,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FMA评分(171.2±11.6)分,对照组平均FMA评分(139.5±10.8)分,观察组平均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3.4170,P<0.05)。

3.讨论

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是由于高级中枢损伤,导致其控制和抑制低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正常的运动模式被低位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模式缩代替,与此同时,正常的张力被肌肉疫挛所取代【3】。主要体现为:上肢原肌群优势的屈曲性疫挛,下肢关节运动,伸肌肌张力增高,并伴有反射尤进、肌肉阵挛等。

在脑卒中后的恢复过程中,疫挛是关系到康复进程和程度的核心问题.目前现代医学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一般釆用镇痛、肌肉松弛、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作用时间短、疫挛易重现等问题,且往往费用较高,是临床康复治疗的难点所在。运用现代康复技术,以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训练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强调个体化治疗,采用一对一方式,并根据患者功能状态的改善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法。每次每个病位选择1~2 种训练方法,每次训练时间为 30 分钟,1 周训练 5 次,四周为一个疗程【4】。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协调性得到训练。而且早期主动性的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有效的减少和防止废用、误用和过用综合征的产生,避免肢体痉挛和肌肉萎缩,从而使患者的运动尽可能地达到协调和随意,提高生活自理程度。

参考文献:

[1] 韩光.对于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6):35-35.

[2] 郭丽云,田泽丽,王潞萍等.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7):642-644.

[3] 安莉,甄景,崔保玲等.全桥运动训练方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4):1328-1329.

[4] 张娟,王刚,刘兰霞等.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98-100.

论文作者:马,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论文_马,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