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姜晚云

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东县 422800

【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纳入试验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和慢性组各40例,另选同时期非肝系病变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完成诊断,比较重型组和慢性组检验指标,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检验指标。结果:重型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慢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检验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且能有效明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乙型肝炎诊断 应用效果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其是病毒性肝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关联,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时可导致其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可导致患者发展为肝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采用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和护肝治疗等,一般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纳入试验组,根据病情不同分为重型组和慢性组各40例。另选同时期非肝系病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重型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2岁,平均(45.16±5.82)岁。慢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0岁,平均(45.28±5.96)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1岁,平均(45.08±5.79)岁。重型组与慢性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使用特定的蛋白仪和配套的试剂完成对患者的检验,指导患者检查前1d晚上禁食禁饮,第二日晨起后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5ml,使用1500转/min的速度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将标本上层的清液去除,之后完成抗凝处理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完成对标本的分析,使用血清比浊法完成对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验。其中三组均以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为检验指标。

1.3观察指标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重型组和慢性组的各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百分率和()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重型组与慢性组指标比较

根据表1数据,重型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慢性组,数据对比P<0.05。

表1 重型组与慢性组指标(,g/L)

 

2.2试验组与对照组指标比较

根据表2数据,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再报比较(,g/L)

  

3.讨论

乙型肝炎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尤其在青壮年及儿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临床上一般根据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不同将其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和肝区疼痛等为主,慢性肝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急性肝炎患者可出现黄疸的情况,重型肝炎患者以重度黄疸和纳差等为主,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根据临床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病毒可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并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给予其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在患者及时确诊并采取治疗措施的情况下一般能让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一些患者因为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容易导致其延误治疗,影响其治疗效果[2]。因此,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及时完成对患者的诊断对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十分重要。临床上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方法较多,其中实验室病理诊断是准确率最高的诊断方法,其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的活检完成诊断,能有效明确患者的病情。但病理诊断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治疗时机被延误[3]。相关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的病理机制是病毒在多个特殊免疫反应下导致肝组织出现病理性免疫损伤,并非肝炎病毒在干细胞中不断复制和增值而导致干细胞受损,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可根据其病理机制完成[4]。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是临床上常见的检验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球蛋白指标的测定完成对患者病理变化的分析,以此确定患者的病变情况,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根据乙型肝炎患者的病理机制,其免疫反应较为明显,因此可通过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完成对患者的诊断[5]。

本研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型组各项检验指标均高于慢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不仅能为患者的确诊提供有力依据,还能完成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婷,王娜.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96-97.

[2]王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结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68.

[3]刘付弟.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医生,2018,3(09):81-82.

[4]钱晨.乙型肝炎诊断中患者实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4):658-659.

[5]苗庄,刘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用于乙型肝炎诊治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9):162-163.

论文作者:姜晚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姜晚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