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池养殖效益高_鲶鱼论文

鲶鱼池养殖效益高_鲶鱼论文

鲶鱼池塘养殖效益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鲶鱼论文,池塘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鲶鱼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的肉食性大型经济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耐低氧、抗病力好等特点。

      1.池塘选择 套养黄河鲶、南方大口鲶的池塘宜选择天然野杂鱼类、水生生物较为丰富的面积为10~300亩的成鱼养殖池塘或小型湖泊。鱼种放养前每亩用25公斤生石灰消毒杀灭病原体。进水口拦鱼栅的栅格稀疏一些,能保证主养鱼不会逃走,而沟渠内天然野杂鱼能自由进入成为套养鲶鱼的食物即可。

      2.鱼种放养 春季在常规成鱼养殖模式基础上,根据池塘内天然野杂鱼的鱼载量,每亩池塘套养10~13厘米黄河鲶或南方大口鲶鱼种15~30尾。至当年秋季,每亩可产鲶鱼8~16公斤。

      3.饲料及投喂 池塘套养鲶鱼一般不投喂或很少投饲,它们主要以养殖池塘内天然野杂鱼类及病弱主养鱼类为食。能获得动物性鲜活饵料如野杂鱼类、鸡、猪等动物下脚料的养殖场点,可适量投喂。投喂前应先将饵料粉碎至0.5厘米大小的碎块,根据吃食情况调整投饲量,一般以30分钟吃完为宜。

      4.水质调节 鱼种入池后,每7~10天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20~30厘米,至7月份水深应达到1.5米以上,以后勤补水。高产池塘每天开动增氧机曝气2小时以利于底部水层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扩散分解。每隔15~20天左右按每亩25公斤量泼洒一次生石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35厘米左右。

      5.鱼病防治 鲶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水质恶化或投喂腐败变质饵料易感染肠炎、烂鳃、腐皮等细菌性疾病,主要采取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①鱼种下塘前,每亩用25公斤生石灰或200克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杀灭病原体。对淤泥过厚(大于30厘米)的池塘清除部分淤泥。②鱼种下塘时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或4%的食盐水药浴杀死鱼体携带的病菌或病原体。③每隔10~15天用25公斤/亩生石灰或0.3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对养殖水体、食场、工具等消毒。④适时调节水质,保持活、爽、嫩、透,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⑤平时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鲶鱼在鱼种阶段易感染车轮虫,应及时检查治疗。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  ;  

鲶鱼池养殖效益高_鲶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