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设_实习经验论文

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设_实习经验论文

构建培养人才的立交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交桥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中山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一个几乎是单一农业经济的县,发展成以工业为主体,农、工、商、贸全面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工业,已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迅速发展,很多企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密集型转轨。中山沙溪理工学校的所在地沙溪镇也已形成了以制衣、纺织、电子、家电、制花、彩印、机动车修配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人才规格层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摆脱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办学新路。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近几年把握教育综合改革机遇,练好“内功”,在搞好学校自身建设的同时,大胆改革,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办出专业优势,使办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立交桥”式的办学模式

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关系最为密切。一个地区经济需要何种专业、何等规格层次的人才,是该地区职业学校办学的基本依据。所以,在办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根据本地经济对人才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我们确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办学的“立交桥”式办学模式。

1.结合实际,多层次办学。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层次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坚持多层次办学,调整学制,以三年制和两年制两种,前者培养初级程序员,后者培养熟练操作员,学生毕业后一律要持“双证”(毕业证和技术等级证)上岗。此外,我们开办了四年制中级技工班和中专班,还与沙溪镇所属三所初级中学联办“毕业生3+X职前班”,所设专业有家电、服装裁剪、服装缝纫、电子基础等。

2.双教并举,多形式办学。发展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提高乡镇企业劳动者素质,是我校“立交桥”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开发多形式办学。我们与当地各厂企、管理区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市场调查,摸准培训对象和项目,充分利用本校师资、设备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乡镇企业培训急需人才。

3.产教结合,多功能办学。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观念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技能。通过产教结合,有利于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进行的产教结合,是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多种功能,利用自身师资、专业、设备和场地上的优势,直接为乡镇企业承担一些技术攻关项目,或为工厂搞来料加工;并选定一些专业开设展销部、维修部和对外服务部,如电脑软件开发、服装展销、家电维修、五金加工、广告美工设计制作等,作为学校一个对外窗口紧密地把学校与社会连在一起。家电专业毕业班学生星期日到集市为群众维修家用电器,还以镇电子厂提供的元件,装配了大批录音机和收音机。机械班的学生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全部回厂参加生产实习,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好评。服装班的学生利用实习课直接为制衣厂进行服装加工。产教结合,不仅使学生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推向市场,并通过商品价值的反馈,检验到自己的学习水平与差距,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技能水平,还促使职业学校与市场经济接轨,更好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立交桥”式办学模式,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办学,长短结合,产教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并举,才能拓宽职业学校的办学路子,使学校办得更有活力,培养出更多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

二、开发教学改革,逐渐形成本校的专业优势

职业学校要提高办学效益,还必须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尤其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1.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全面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在制订教学计划中,既强调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财会专业班为加强学生珠算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在练中学,以学促练”的教学方法,只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就有90%以上的学员在全国统一试题的严格考核中考取4—5级珠算合格证。又如机械、家电专业班,针对学生基础差、起点低的实际,采用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兴趣,然后对他们分层次实施技能训练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过程中灵活地渗透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通过实践较全面地和熟练地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1995年毕业生参加市劳动局主办的技能等级考核,99%的学生达中级工以上。

2.调整文化课教学内容,加强文化课对专业的适应性。我们坚持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加强文化课的专业适应性。如根据专业特点,调整了英语教学内容,自编了电脑专业英语、服装专业英语等教材;语文课也加强了实用文体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增强写作的专业适应性,以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和日后就业打下牢固的文化和专业基础。

3.以超前意识不断加强实习场地现代化建设。为了培养出专业过硬的人才,在校舍建设有一定规模后,我们即把资金重点投入在场地建设上,做到每个专业都设有一个以上的现代化实习室。实习室设备也要求与现代生产要求相适应,如服装制衣实习室全部使用高速电动平车并配有各类特种衣车,与制衣厂车间的设备一样先进;电脑室的电脑,已从原来的286型逐步过渡到386型、486型;财会专业模拟室, 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企业的整套财会工艺流程的实习环境。电工、家电专业配备了目前全国职中一流水准的电子电工通用实验室。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还配备了各专业教学都能使用上的设备完善的电化教学专用室。外语教学采用视听型的语言实验设备。这样,我校的专业实习场地经过现代化装备,为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形成专业优势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此外,我们还密切与挂钩厂联系,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请厂方有关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课,或带学生下厂参观实习,使得专业教学能够与企业要求接轨。

近年来,我校电脑、服装、财会、机械等专业的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其中电脑、服装专业成了拳头专业。电脑专业的学生入学不到两年,中英文录入速度已大大超过同类学校的水平。在中山市“金叶杯”职中电脑比赛中,高二年级组前三名获奖者全是我校电脑专业班的学生。参加市电脑奥林匹克竞赛,我校学生取得了冠军。95届12名学生考上了本市孙文学院电脑大专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基本课程,到第三年便能独立设计、裁剪、缝制并会当模特。1994年,中山市举办第三届青年知识技能大赛服装设计制作比赛,参赛的是全市各大行业系统(包括服装制作行业)和各镇区代表队,由我校三名服装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一举获得该项大赛的亚军。

三、适应职教发展需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为此,我们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的同时,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我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刚从大学毕业直接来校任教的。他们有工作热情,但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弱。如何调动这些年青教师的积极因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信任、鼓励、帮助和扶持。我们设法创造条件,组织年青教师参加专业实践课活动,鼓励他们开展基本功竞赛。我校以老教师引路,通过示范课、试验课、探索课,帮助年青教师掌握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还通过压担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锻炼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抓了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根据职教和专业的特点,要求专业教师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参加对口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做到持“双证”(大学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特级证书)上岗;二是有关科学知识的学习,要求教师学习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科学知识,并组织论文研讨会、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等,鼓励教师大胆实验,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校的办学科研成果,获得了广东省1994年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

四、新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起“立交桥”式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办学的新路子,并通过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办活了成教,办壮了职教”,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校学制灵活,专业对口,毕业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扎实,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欢迎。时装公司、精细化工厂、自来水公司、广告公司、制衣厂、制药厂、电子厂、发电厂、包装印刷厂、银行、电视站等单位纷纷要求给它们提供各专业毕业生。一位回乡办厂的台胞,当了解了我校学生的全面素质后,一下子个要求我们提供20名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协助他搞印花图案设计。驰名中外的马克·张高级时装公司也先后从我校挑选5名毕业生,分别送到广州美术学院、 浙江丝绸工业学院、天津纺织工业学深造,日后当该公司设计员。我校近两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均达85%以上,服装与电脑专业毕业学生很快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

几年来,我校发展规模日益扩大。至今年为止,我校已有22个班,(含成人职高班)在校学生1200多人;各类型短训班人数每学期都保持500人次左右。目前,我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 综合大楼的功能齐全的实习大楼各一幢,还有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三幢5 层的教师学生宿舍大楼,并配备一系列配套设施。白天,校园生机勃勃;晚上,一派灯火通明。实践证明,我校的“立交桥”办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标签:;  

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建设_实习经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