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企业的权力越来越大--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谈到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_经济全球化论文

使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企业的权力越来越大--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谈到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_经济全球化论文

使政府权力越来越小 让企业权力越来越大——政府一高官谈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如何建立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权力论文,政府论文,高官论文,中国论文,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实质

对于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的了解和研究,如果离开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就很难掌握整体的、宏观的动向。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如果缺乏准确的把握,也可能演变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我1999年12月在西雅图参加了世贸组织第三次部长级大会。大家从电视上可以看到,这次大会开得很热闹。我参加了多次国际会议,这次的热闹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开了几天的会议我只进了两次会场,整个会议中心被游行示威的人控制了。很多同志第一次尝到了催泪弹的滋味。这一次国际贸易部长级会议引起这样大的社会动荡,确实是前所未有的。美国动用了国民卫队,因为警察已经不够用了。我当时想,如果事情发生在中国,不知道美国又会怎样渲染了。美国警察、国民卫队这次是真的拿着棍子打人,这是美国一次很大的社会动荡。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的一些国民对整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了解太少了,而且美国政府在这次动荡过程中起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游行的很多人都是产业界的工人,尤其是钢铁和纺织业的工人。这次动荡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劳工标准的问题和环境问题。尊重工人的权利在我们中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当很多人问我对工人劳动标准问题的看法时,我说,我们共产党的权力基础就是工人阶级,尊重劳动工人的权利,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想把所谓的劳工标准和贸易问题挂起钩来,这样问题就大了。他们想在全世界设定一个统一的劳工标准,包括工人工资。如果哪一个国家工人的最低工资达不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最低标准,美国和其他国家就有权对这个国家生产的产品进行制裁。这样做全球化就没有办法进行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资金、管理、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现在最重要的优势就是便宜的劳动力。所以,美国的意图就是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制定新的规则,坚决把我们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的竞争性优势压下去。如果用美国的劳工标准来衡量,然后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来制裁,那整个世界贸易就乱了。所以说,美国政府在背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明明知道,所谓经济全球化简单说来就是各个国家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他们却想打掉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保留自己的相对优势。上届乌拉圭回合谈判就通过了所谓知识产权与贸易关系的协议,那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当然,我们也赞成这个协议,尽管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不高,暂时会吃点亏,但对经济全球化来讲,这样的协议是可以接受的。美国的意图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留自己的相对优势,打掉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优势,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一个更加不公平的趋势。但是,美国的产业工人

并不理解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们应该知道,美国纺织、钢铁这样的行业,由于劳动力价格太高,已经失去了竞争的优势。美国政府应该进行必要的经济结构调整,逐步使这些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但是,这个转移是相当困难的。首要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这些产业工人?怎么使他们能够转岗?所以,这一次西雅图出现的问题,是美国国内政治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这充分说明,如果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不对自己的国民、尤其是产业工人进行必要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和自觉顺应这样一个大的趋势,那么就可能出现大的动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然出现很多痛苦。但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必然趋势,这是由经济全球化决定的。这样的结构调整不是在一个国家进行,而是在全球进行的。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美国最近几年之所以经济发展这么快,而且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它现在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大大减轻了美国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付出的代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个国际经济值得注意的三个动向:1、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2、科技的迅速发展;3、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增加。这三个动向都和经济全球化密不可分。科技的发展是这一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全球的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这一次经济全球化。当然,经济全球化也有其他的政治原因,比如冷战的结束。苏联等一大批前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搞市场经济,对全球市场经济形成了共识,这是经济全球化在政治上、体制上的一个前提。但是,真正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通讯、运输的价格,使得管理成本大大下降,从而使经济全球化成为可能。波音的总裁可以坐在西雅图指挥全世界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和零部件的供应;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可以坐在底特律指挥全球福特汽车的生产,就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使通讯成本大大下降。另外,科技的发展使得零部件生产的可分性越来越大。原来一个零部件非得在一个地方生产不可,现在可以分成好几块进行生产。所以说,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没有这样的科技发展,全世界的生产管理产生这样大的飞跃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是跨国公司的作用问题。跨国公司在这次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全球化过程中,起了一个载体的作用。全世界4万多个大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和全球化的经营,使得各个国家之间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波音公司就把70多个国家的飞机制造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全球化的生产;福特公司一辆汽车的零部件在全世界十几个国家生产,把十几个国家的生产联合起来。所以说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载体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这个大的动向,实际上是把跨国公司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主演员、执行者、操作者。

第三个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会给所有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带来好处。钢铁产业转移以前只在国内进行,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一个国家来说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现在可以把相当一大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所以,他们对这种转移表示欢迎。发达国家把自己的包袱甩出去了,建立起了更有效益的新产业,把钢铁产业当中污染大的行业转移出境,把质量要求很高的一些高新尖钢铁品种的生产留下来。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并不一定是整个产业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一个产业当中一些环节的转移。以前这种转移都是在一个国家里进行的,付出的成本很高,而现在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本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到这几个国际经济方面的动向,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全球化的进程。如果我们现代化的企业家和管理现代经济的政府官员不了解这样一个大的趋势,那么就很难成为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家和在新的世界里能真正管理经济的政府官员。

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20年来,就一直在准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个部门在不同程度上已经开始参与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准备之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一天,从象征意义上来讲,就开始了正式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主流的一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之一就在这里。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整个努力过程,实质上就是为了加入经济全球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从宏观上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现在各个部门都在研究关税降了以后我们怎么办,这当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切入点是各行各业怎么能够开始研究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家怎么准备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我国加入经济全球化,要做好两个重要的准备: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制,与此同时,在对外活动中,承诺按照国际经济规则办事。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讲,如果我们不搞市场经济,我们就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不能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我们过去对很多基本原则并不了解,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系统地清理各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对外签订的协议,看看这些法律、法规和对外签订的协议到底合不合世贸组织的规则,有没有什么不一致的、抵触的地方,并且准备开始进行修改,这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必须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比如当时我们跟美国签订一个海运协定,在签订的时候,由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考虑,对美国的海运企业给了一些优惠,在协定里面明文规定这种优惠安排只适用于美国。这个协定后来给其他国家知道了,欧盟对我们大有意见,其他国家也有意见,因为这是明显地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所以,各行各业特别是我们政府部门以后在对外签协议的时候,绝对不能再做这种事情。这是规则。我们中国遵守规则,其他国家也一样必须遵守规则。我们跟美国谈判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美国国会修改他们的国内法,在对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实行无条件。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事实上是有条件的。美国国会每年都要辩论一次,讨论中国人权等问题,把这作为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现在叫做正常贸易关系)的一个条件。但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不允许美国这样做了。所以美国国会必须修改它的国内法,给中国无条件的、永久的最惠国待遇。这就是我们承诺遵守国际规则得到的好处,就是别的国家对我们也要实行非歧视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很多同志讲权利和义务平衡。什么叫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就是大家都遵守规则,我们对他们按规则办事,他们对我们也要按照规则办事,这就是平衡。所以,我们在遵守国际规则问题上,要修改很多东西。但是,其他国家也要修改很多他们自己的规定。现在欧盟对我们的一些出口产品,如鞋和瓷器,都实行一些歧视性的数量限制,他们必须修改,因为这些歧视性的数量限制只针对中国,违背最惠国待遇原则。

另外的一个国际规则是国民待遇,就是对于外国进入中国的产品,必须给予同我们国内生产的产品同样的待遇。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产品用国内生产的零部件较多,这个产品就得到优惠的待遇,另一个产品使用国外进口的零部件多,这个产品就会得到一个比较低的待遇。比如在税收等问题上,以后这种情况是不行的。国民待遇问题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对产品的国民待遇,即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的国民待遇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标准比对我们国产产品的检验标准要求更高,这是违背国民待遇原则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对外国企业也要逐步地实行国民待遇,就是要对外国的企业,我们国内的企业,包括我们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都要实行同等的待遇,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我们以后按照WTO的规则对所有企业必须实行国民待遇,不能在贷款或其他问题上实行不同的待遇,这是不可谈判的。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对外国的企业,有些同志有些错误的理解,以为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对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必须立即实行无条件的国民待遇,这是个误解。对外国的企业如何对待是可以谈判的,不是无条件的国民待遇。对产品是无条件的国民待遇,但对外国企业的待遇是要经过谈判的。比如说对外国银行,我们现在不让全面做人民币业务,外国保险公司不能到处办,这就是区别对待。这些区别对待都是通过谈判谈出来的。所以说对外国企业的国民待遇是必须通过政府间的谈判逐步实行的。大家都很怕以后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后,完全对它们实行国民待遇,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原则上是往这个方向走,但必须经过谈判,个案处理,这是基本原则。

在世贸谈判当中,我们还承诺了一个基本原则,叫做透明度原则,就是以后所有的中国涉外经济法规必须透明,中国政府承诺,凡是不公布的,就不能执行,只能执行公布的,黑箱操作的内部文件不能再搞了。要确保整个市场经济在一个法制的基础上进行,在一个透明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法规体制以后,如果法规体制不透明,就不可能执行,就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如果这种透明度原则不能够形成,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体系?如何反腐败?要从根本上杜绝腐败问题,就一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办事,一定要在透明的基础上来办事,这是我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中国加入WTO,做出这样一些承诺,对于我国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到美国,美国十个人中有九个问我们,你们和美国达成这么多的协议能够执行吗?他们真的很担心能不能执行。我们告诉他们,中国人是认真执行协议的。现在已经开始由法制局牵头,清理所有的文件,不符合WTO的逐步修改,甚至取消,如果没有什么违背的就公布实施。如果人家发现了你有一个内部规定是违背WTO规定的,而且你又不公布,那就会告到日内瓦去,人家要跟你打官司,打官司肯定你一打就败。但是,这将有利于我们形成新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另外,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确实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人。我们达成的协议中,有一条就是取消政府强制性技术转让的要求。这一条很多同志是想不通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把政府强制性技术转让的要求取消,不就是把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丢掉了么?但是,我们丢掉的并不是技术转让的要求,只是丢掉了政府强制性的技术转让要求,因为技术转让不转让,怎么转让,应由企业来决定,是在合同里规定的,而不是在计委、经贸部审批外资企业的法规里规定的,一定要把这个区分开来。以前我们经贸部审批一个投资项目,看看有没有技术转让条款,有了就批,但是常常得不到执行。因为一个企业是不是向你转让技术,不在乎合同里面有没有,而在乎整个利益机制有没有必要使外企转让技术,只要技术转让能使外国企业得到赚钱的机会,就能真正取得技术的转让。以后企业要人家转让技术,就必须经过自己艰苦的谈判把技术转让的细节写到合同里面去,而不是让政府批准的时候代你要求技术转让,这是空头的技术转让承诺,事实上是不能实施的。中国的企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以后不是计委、经贸委等政府部门的官员来给你当“保姆”,替你冲锋陷阵,捍卫你的利益,而应该是你自己捍卫自己的利益,这才是市场经济。

在谈判当中做出这样一些遵守国际规则如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政企分开原则等承诺,都是能促进我们市场经济尽快建立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国际承诺。这些国际承诺与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加入WTO也好、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好,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使全民树立国际规则意识,不要把规则当儿戏。我们现在部门规章更有效,红头文件比法律更有效,因为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甚至领导的讲话比规章更重要,整个倒过来了。应该从法律出发,然后才有部门规章,然后才有规章上的一些行政文件、操作细则,说清楚怎么执行,最后才有领导的解释。但这仅是解释,而不是倒过来,所以树立规则意识在我们中国是长期的任务,要花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努力。我们很多同志都出过国,到了国外感觉不一样,国外人的规则意识非常强。我很多年前去日本,到东京已经很晚了,但睡不着觉,就出去走一走。走到路口红灯处,前面一个人都没有了,三四个日本人站在那儿等着绿灯,那个路口很狭窄,也就是十秒钟就跨过去了,但他们一定要等绿灯,他们长期养成的这种习惯就是要等这个绿灯。还有一次在瑞士,我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的卫生间里“砰砰”地响,我有点纳闷。我出来后,一个女士很着急地问我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小孩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我想起了隔壁厕所的响声,进去打开厕所门,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那个小孩觉得他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这样的品质非常可贵。我们的企业如果不形成这样的意识,这样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如果国外企业来投资,发现我们企业根本不遵守规则,这些公司就不可能和我们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我们加入WTO,为什么要庄严地承诺遵守国际规则?就是要在全世界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表明中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企业管理者都知道,企业的声誉就是企业的生命,全世界商界对中国的信任是中国对外合作的一个生命。我们就是由中央政府出面,向全世界通过WTO宣布中国按照规则办事。所以说,我们加入WTO也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好,做出一个重要的准备就是在国内建立一套透明的、可以执行的市场法规体系。这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每一个企业来讲,要从抓规则意识做起,形成一切按照规章办事的意识,使我们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企业的权力越来越大,那就是真正形成了同国际接轨的体制。只有这样的规则才能保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就是要进一步逐步开放市场。小平同志宣布我国搞对外开放以后,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整个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你想进入人家的市场,只想占人家的便宜,而不开放自己的市场,不可能成为互动的经济关系。这次加入WTO谈判所做出的第二个重要承诺就是要进一步开放市场,这一点在国内反响最大。这次开放市场当中最重要的承诺是把我们的关税水平逐步降下来。从工业品的平均关税来讲,我们现在是17%,比发展中国家平均还要高,我们明年要降到15%,2005年要降到10%,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已经达到3%,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是13%。所以说,我们目前的关税水平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要高,必须进一步降低关税。

降税是开放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降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特别是参加生产全球化进程。生产全球化过程刚才我讲了波音飞机的例子,看起来波音飞机是在西雅图生产的,但有七十多个国家提供零部件。如果美国对飞机零部件的进口不实行零关税的话,那么波音飞机全球生产的目标就达不到。他们知道中国劳动力比较便宜,就在中国生产飞机的尾翼。如果美国在中国生产的飞机尾翼进入美国时征收30%或20%的关税,那就抵销了在中国生产的相对优势,波音公司就没有理由在中国生产尾翼。波音公司在中国生产飞机尾翼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生产成本低,另一个是由中国生产波音公司的零件,中国在感情上会向波音公司靠拢,多买波音的飞机。但这个前提必须是零关税。为什么美国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不到3%呢?就是为了使美国生产基地能够比较自由地进口全球生产的零部件。我们中国要成为最终产品生产基地,就必须执行低关税、零关税。泰国、越南的劳动力比我们便宜,我们的一些零部件可以在泰国、越南生产。但是,如果一进入中国海关要加20%-30%的关税,企业何必要到泰国、越南去生产呢?所以,以后中国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确实需要从现在开始降税。现在还有很多同志都想中国成为计算机、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通讯设备等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如果这些零部件不实行零关税,我们怎么可能在全世界采购零部件然后在我们中国生产呢?我们降低了一点关税,有人担心关税收入会降低。我个人认为也许不会降低,因为进口的东西多了,更重要的是中国将成为全球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孤岛。建立很高的关税壁垒,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生产线和全世界的生产线隔开了。有些同志不太理解我们为什么要降低关税,就是要顺应生产全球化的进程,使中国成为全球化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必须采取这样一些重大措施。另外,我们的关税这么高,我们打击走私打不胜打,成本也太高。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关税降下去。美国3%的关税,没有几个傻瓜会冒很大的风险为3%的利益来走私。我们现在的关税是30%、40%、50%,汽车的关税达到80%,当然有“动力”要走私。我们在谈判中做出开放市场的承诺,确实是为了准备中国参与生产全球化进程,这件事情至关重要。我们的关税降低了,国外的大跨国公司就会把大的组装车间、组装厂放在中国。当然,他们肯定要在全世界生产零部件,不可能全在中国生产,因为在中国成本上可能会有一点优势,在技术上不一定有优势。我们很愿意把一些跨国公司的总部、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请到中国来,如果我们不降税,这个目的就达不到。外国的跨国公司是愿意把生产基地放在中国的,原因在于中国是最大的市场,靠近市场,销售成本很低,加上放开销售渠道,就可以吸引很多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这是我们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远见。如果外国跨国公司在我们中国建立一个大的工厂,可以交所得税,可以交增值税,少一点关税怕什么?我们要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我们国家大的利益。

在开放市场方面,我们做出的一个大的承诺就是逐步开放我们的服务产业,包括金融、保险、通讯、会计、咨询、法律、旅游、商业零售及批发,这些都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恰恰也是发展最慢的产业。我们整个服务产业只占国民经济的35%,而发达国家已经占到70%了。他们的产业结构远远优于我们的,所以一定要把服务产业的开放水平逐步提高。虽然我们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必须逐步提高。要发展我们的服务产业,很重要的就是吸引外资,跟外资合作。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做出这样一些所谓的“让步”,即开放我们的市场。长远来看,这不是让步,而是进步,目的是进一步走近国际经济舞台。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从战略的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

我们的企业在考虑整个运作战略的时候,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框架之下必须更新观念。其中有一条就是让企业成为大跨国公司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一部分,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现在全球经济的主流就是跨国公司组成的,我们要进入主流,我们的企业就要和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我们现在就必须走这一条路。我们现在就必须开始给跨国公司“打工”,因为他们拥有很大的全球性生产网络。我们过去的制造业曾经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趋势,比如说耐克鞋厂。其实这个鞋厂自己并没有什么生产基地,只负责设计全世界鞋的款式、更新换代及销售,它的生产基地全部放在我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鞋制造业成了耐克鞋这个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我们今后不但要在鞋这样一些产业中做,其他一些重要的产业比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讯产品制造等都要走这样的道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企业同跨国公司建立生产和服务的关系,带动我国生产质量的提高。沃尔玛等跨国零售连锁公司,在全球都有连锁店,可以大批量的采购产品,所以价格比较低,质量比较好。如果中国的厂家能成为沃尔玛销售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我们很有好处:一是有了比较稳定的市场渠道,二是严格的质量、交货期等要求对中国企业素质的提高很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些商业机会成为一些大跨国公司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一部分。当然,中国也要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而且要按照国际跨国公司的模式来考虑自己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例如,宝钢就要考虑如何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来给宝钢“打工”,从而进行全球化的生产。从整体上来讲,我们现在需要给跨国公司打工,但是有些优势行业就要让其他国家给我们打工。应该说,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果自以为是,那肯定会失败。

这一次全球化的过程从一个意义上讲就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领导人要随时考虑产业结构问题,要考虑面对市场的问题。绝对不能十年、几十年一贯制。国家要不断地进行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要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人员结构的调整,企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而不是一个静态的。静态的系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肯定站不住脚。这样一些问题确实给我们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关于中国加入WTO的讨论很多,大家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考虑得多一点,但是,我们一定要从大的问题上考虑。很多同志对加入WTO有些恐惧感,有点不安,我觉得主要是对这些问题不了解。加入WTO是我们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步,它的影响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得见的。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二天从表面上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但是,长远的深刻的变化会很大。通过这一点,中国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按照国际规则办事,我们的市场要更加开放,我们企业的观念要同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观念逐步衔接、靠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深刻的影响。加入WTO的问题是我们所有经济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企业战略研究人员考虑的大事情,特别是领导层应该考虑的事情,他们要考虑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入WTO确实会给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带来很多机会,会不断有新的企业涌现。在结构调整当中也会出现很多机会。我感到比较兴奋的是,通过讨论加入WTO这个问题,大家能够意识到这样的前景、这样的机遇,而且能够抓住机遇,这就达到了我们加入WTO的目的。

(原载《经济学消息报》)

标签:;  ;  ;  ;  ;  ;  ;  

使政府的权力越来越小,企业的权力越来越大--政府的一位高级官员谈到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