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西岗白云民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1)
摘要: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的阅读理解,并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归纳出中医药疗法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的确切疗效。
关键词:痛风 中医药 文献研究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产物的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属于中医病种“痹症”的范畴,主要病机是体内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祖国医学针对此病做了各种治疗,相关论述层出不穷。但各家遣方用药各执一词,因此决定针对这一领域相关疗法做一简要综述。
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痛风在《黄帝内经》中没有确切的提及,只是在现代中医理论及治疗思路里面。将其归为“痹症”范畴。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而内经中亦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由此可以看出内经对于痹症的归为正气虚,风寒湿邪侵袭所致。
而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里关于历节的症状为“主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其描述与痛风的临床表现相似。而其病因描述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主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此可定为寒湿所致。
“痛风”一词首次见于梁代医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羌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病痛风无新久者”。直至宋金元时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论》中首次提出“痛风”这一病名,也是中医学史上第一次将痛风作为单独的一种疾病讨论。将其病因归纳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文中还以病例的形式阐述了不同证型的痛风的不同治法。而后其门人整理编纂的《丹溪心法》中有曰: “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又曰: “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瘦人肢节痛是血虚。”认为本病乃血分风、湿、热、痰郁于关节而成。
朱婉华,顾冬梅等人[1]通过从中西医学两个方面了解痛风,加上研读国医大师朱良春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论述,认为将痛风的中医病名命名为“浊瘀痹”更为妥当。由此可见他们将痛风的病因病机归结为浊瘀阻络。
针对如此众多的病因病机,中医工作者多年来从多方面,多种方法对痛风采取了不同的治疗,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汤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以中药复方汤剂为主,其治法多以散寒止痛、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为主。
李为,尹羽薇[2]等人通过对照实验,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利湿方,其主要药物为土茯苓40 g,赤芍15 g,苍术15 g,防己20 g,秦艽15 g,与口服西药依托考昔片对照组用药两周后,通过化验发现治疗组患者血液中的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而且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要采用标本并治、寒热并用的原则,选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何力[3]通过观察45例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基础药物为桂枝9g,炒白芍15g,炙麻黄6g,知母12g,炒白术9g,制附子9g( 先煎),防风9g,炙甘草6g,炒薏米30g,生姜6g,再随证加减,得出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疗效明显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
沈维增,谢峥伟等人[4]对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了相关实验,治疗组给予: 桂枝20 g,防风20 g,知母20 g,白芍15 g,炮附子20 g ( 先煎1 h) ,麻黄10 g,生姜25 g,白术25 g,生甘草10 g,怀牛膝30 g,桑枝10 g,川萆薢30 g,土茯苓30 g,组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指标中药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而且未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血常规指标异常及肝肾功能的损害等明显副作用。
雷桂平[5]通过给予47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当归拈痛汤治疗2个月,将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显示治疗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周忠光,丑小月等人[6]采用对小鼠足趾部注射尿酸钠而制备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分为3组,分别给予别嘌醇、车前子药物溶液及丹溪痛风方(DGP)溶液灌胃治疗5天,结果显示3组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均有效,但通过对比3种治疗方法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发现DGP对小鼠的毒副作用明显小于别嘌醇。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以局部阿是穴放血配合循经、循证取穴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吴镇阳,钟惠华[7]随机选取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组30例采用董事奇穴针刺放血疗法,对照组口服芬必得和秋水仙碱治疗,治疗10天后,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徐颖,黄薇珍等人[8]通过针刺大椎、曲池、阴陵泉配合阿是穴放血疗法与口服秋水仙碱和别嘌醇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比,发现两者治疗后患者的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且前者总有效率为 84.2%,后者的为 81.3%,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相奇[9]同样采取针刺配合阿是穴放血与口服西药对比,结果显示针刺丰隆、血海配合阿是穴放血疗法,多数患者经过1个疗程(6次)甚至不足1疗程时,血清尿酸就降至了正常水平,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也随之消失或明显减轻,还有个别患者在针刺过程中约症状就有了明显改善。
洒玉萍,文绍敦等人[10]采用火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过刺络放血,可以改善毛细血管的阻力,达到减少病变局部的炎性刺激,同时瘀血痰浊随血而出,从而也达到了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良好效应。
中药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药外治法的药物配方多以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清泄湿热为主,配以循证取穴贴敷治疗。
徐建钟,郑冲等人[11]通过给患者贴服黑敷药15天治疗后,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治疗后其血尿酸及血沉存在明显优于治疗前,且黑敷药疗效优于口服别嘌呤醇和美洛昔康。
宋彩霞[12]自制三黄散(大黄30g,黄柏30g,黄连30g,栀子30g,加冰片5-10g,用凉醋调匀)日3-4次敷于患处,与患者口服新癀片对比,其结果显示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且前者治疗结果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李春爱[13]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自治痛风贴,其效果明显。
陈延生[14]用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清泄湿热等药物自拟方剂,浸泡或外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8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高达94.53%
中医药联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药联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采用穴位刺激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相结合。
王福育[15]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为患者饮食不节导致体内湿热蕴结,设立A组给予口服消炎药,B组个给予: 防己15g、杏仁15g、滑石15g、薏苡仁15g、萆薢15g、威灵仙15g、土茯苓15g,连翘9g、栀子9g、半夏9g,蚕砂5g,甘草6g,C组为B组方加行间、太冲、内庭、陷谷为主穴,配穴阿是穴火针放血疗法,研究发现采用宣痹汤加减联合火针放血疗法治疗,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好转,较口服西药及单服宣痹汤加减效果佳。
吴江,徐业[16]采用针刺及局部放血配合中药汤剂三仁汤和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实验结果显示,此法疗效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效相当,但其改善中医证候及免疫指标优于西药非兹体类消炎药。
潘明甫,庞学丰[17]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内服与口服尼美舒利和别嘌醇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症状、血尿酸、C反应蛋白指标均下降,但西药组患者用药发生不良反应者占25%;而中医治疗组仅占 6.70%。
总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之而来的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也接踵而至,而其对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以寒、湿、痰、瘀等实邪瘀阻经络为主,而其疗效多以患者局部症状及血清中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为主。经过多年临床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多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疗效肯定,且其发生不良反应几率及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口服西药。
现代中医临床过程中,大都是以治疗为主,然《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同仁们我们日后致力于在预防疾病、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做出研究,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婉华,顾冬梅等.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2】李为,尹羽薇,李泽光.清热除湿方治疗急性痛风性
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6,44(5):117-119
【3】何力.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2):103-104
【4】沈维增,谢峥伟,陈晓峰,张海艇,孙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67-169
【5】雷桂平.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MMP-3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42-44
【6】周忠光,丑小月,费洪新等人.丹溪痛风方对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5,43(1):59-62
【7】吴镇阳,钟惠华.董氏奇穴针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7):58-59
【8】徐颖,黄薇珍,李斌.针刺配合阿是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66-68
【9】王相奇.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60-261
【10】洒玉萍,文绍敦,胡珊.火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机理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394-395
【11】徐建钟,郑冲,朱隽科,王尔.”黑敷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8):33-34
【12】宋彩霞.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2):142-144
【13】李春爱.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更性关节炎[J].当代护士.2012:95-96
【14】陈延生.中药外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5),39-40
【15】王福育.宣痹汤加减联合火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4,32(12):119-120
【16】吴江,徐业.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2015,24(4):717-719
【17】潘明甫,庞学丰.穴位埋线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60 例的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 2 (2):25-27
论文作者:王玉立,吕颖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关节炎论文; 痛风性论文; 痛风论文; 患者论文; 针刺论文; 中医药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