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技术障碍分析_农民论文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技术障碍分析_农民论文

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技术障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过程中论文,障碍论文,农村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诸社会要素的组织体制跃迁的农村城市化,其运行效果的优劣是以农民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的高低为基础的。我国农村科技文化水平很低,已对城市化所需要的许多条件发生劣化作用,对农村城市化进程形成了障碍。

一、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下,投入产出率不高,导致农村城市化所需资金积累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城市化需要雄厚的资金作支撑。究竟城市吸纳一个劳动力需要多少资金?有人测算,在80年代初,每吸纳1个工人,需1.4万多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加至少1万元的其他开支。最近有人测算, 国家未来安排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6亿多元,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1996年的我国GNP总量。实际资金需要量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从下面实例中看出。80年代中期,江苏建一个小集镇的基础设施要投资500万元左右。 吴江县盛泽镇1992年仅用于道路、电力和污水处理等几项建设即投入资金3.05亿元之多,该镇不过几万人而已。大城镇建设费用会更多,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元,是国家难以承受的。所以国家采取的是“只出政策不出资金”,农村城市(镇)化的资金由农民负担。除个别经济发达的地方如天津大邱庄、河南刘庄等外,广大农村是难以承担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费用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低,投入产出率低,积累总量少。

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低,决定了每一农业劳动力拥有生产要素量少。1993 ~1994 年每户农村居民平均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1950.31元、2347.63元,而1994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每一职工占有固定资产原值为40148元,二者相差几十倍。农民拥有生产资料少, 产品中的劳动力贡献大而科技含量少,农产品中包含的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时间得不到社会承认,成为无效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投入换来的是大打折扣的劳动所得,处于明显的交换劣势。这样,投入同样多的资金、时间、每一农村劳动力创造的实际使用价值,要比每一工业劳动力创造的使用价值少。1992年,平均每一工业劳动者提供的工业产值全国排序倒数第一的西藏为14036.3元, 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提供的农业总产值全国排名第一的上海仅10214元, 前者比后者多出近4000元。

农业劳动力科技水平提高缓慢,农业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作用发挥明显,单位农业投入的产出递减,也导致农民用于城市化的资金不足。“七·五”期间,农村经济中,百元物质费用所创的净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平均每年减少6.62元。 1995 年每百元物质投入的净产值为188元,比1985年减少33元。1978~1993年,每1元农业物耗净产出值由2.31元下降为1.29元,降低44%,几乎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目前, 农业经济学界有人认为农业投资力度不足,国家、集体、个人应加大投资绝对量。但必须明确,投资应首先用来促进科技进步,否则,在技术约束下,盲目加大投资量,农业经济效益和家庭收入只能是有减无增。在农业劳动力科技水平低约束下的农业经济效益差,必然导致农业剩余资金少,用于城市化的资金严重不足。

由上可知,农业劳动力科技水平低,农民积累建城资金的能力有限,靠农村内部积累资金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1993年占全国人口80 %以上的农村人口的储蓄存款, 只占全国储蓄存款总额的23.5%,固定资产投资也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1%。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城市化虚高程度严重,基础设施普遍存在欠帐现象。随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越来越突出。一些已经城镇化或城市化的农村缺电现象严重,文化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交通不便等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致使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边际递减趋势,延缓农村城市化的速度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全国上下为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成效而欢欣鼓舞。可惜好景不长,目前,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呈边际递减趋势。就企业规模与就业能力而言,平均1万元的企业规模,在1976年可就业6.55人,1983 年为3.48人,1988年为2.28人,1990年为1.77人,1993年为0.39人。就工资与企业就业能力而言,每万元工资可就业职工数量在1978年为32.64人,1983年为18.40人,1988年为17.64人,1990年为15.3人,1992年为11.06人。

另据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苏南、苏中苏北的调查证实,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呈下降趋势,并且这种吸纳能力下降速度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反相关,乡镇企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下降速度相对要快,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地区,下降速度相对迟缓。他们在研究江苏省10个县市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与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关系时发现,自1992~1995年,每增万元固定资产投入所增加的就业人数分别是0.27、0.14、0.069、-0.35,在乡镇企业发达的苏南,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急骤下降,已由1992年的每增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吸纳0.35 人下降为1995年的-1.89人。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跟不上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有关。乡镇企业发展之初,绝大多数企业选择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劳动者,然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变化以及劳动成本的上升,原来设备低劣、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低下的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技术升级,迫切需要淘汰科技水平低的劳动者。因此,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已成为被乡镇企业吸纳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般而言,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文化水平对农村城市化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教育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农民找工作的概率,从而影响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城市雇主一般喜欢雇用文化水平高的劳动者,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易发生障碍。文化水平高的劳动者对行业的适应性强,进入行业角色的速度快,雇主往往把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当作判断受雇者能力大小的尺度,文化水平低的农业劳动者往往被看作低能者;二是教育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劳动者在当地从事非农产业的概率。有一项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统计表明,教育文化程度高低对促进劳动力进入本地非农产业的作用较大,教育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第一选择倾向于农村本地非农产业就业。

三、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低,致使社会分工程度不高,影响着农村城市化的集中度

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组织系统十分完善,生产、生活、人文要素的大规模集中,使各种要素发生倍加作用,形成聚集的整体力量。没有各种资源要素的集中,很难有城市化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集中度很低,小型化、分散化发展,遍地开发,重复性建设严重。一是表现在资产规模上,1993年,乡镇企业数为2452.9万户,固定资产原值5160.48亿元,平均每户2.1万元。这与平均固定资产规模达182.1 万元和产值217万元的国有企业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资金集中度明显不足。二是人口集中度不高。8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撤县改市,撤乡建镇,新增400多个市,同期,城镇人口增加不足一倍, 城镇化水平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例仅增加10%。1988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30人。90年代初期,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县城人口平均2.6万人,建制镇2600多人,一般集镇390多人。至于西北各省区,人口本来就不稠密,经济欠发达,其城市化的农村中,人口集中度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行政区划统计资料中,城镇人口已大量包含了农业人口。这是因为近年来实行市辖县,将一些尚未能城市化的农村人口划入城市人口。像河北定州市,撤县改市后,被列入百万人口大城市,其实际的城市人口不足10万。

农村城市化程度不高,虚高化严重,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是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从人才资源来看,乡村中尽管有大量的劳动力,但科技文化素质差,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首先影响农村城市化的管理水平。城市社会化程度相当高,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对管理者和普通居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求较高,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很难在短时间里具备适应城市生活的习惯、心理、组织纪律性、技术、知识。管理者的决策和经营视野狭窄,更多地带有经验性管理特征,组织内各项工作运行规则的建立和维持主要靠传统的定规和管理者的意愿。这与城市化管理的科层制特点所要求的等级严密、恪守规则不相吻合,规模过大,人口集中度过度,必然超出管理者的能力,超出农村城市化过程涌现出的决策者的组织能力,农村城市化的深度与广度受到限制。由于农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城镇化后的“农村”分工不细,生产组合方式粗陋,经济组织关系松散,虽然存有少量相对复杂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经济组织和地区,而大量存在的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组织和较为松散的专业协作关系。这就容易造成小规模散点式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社区工业化的集中度。集中度不足,会使农村城市化的经济效益低,公共设施利用率低。许多城市化的农村集资甚至贷款建的影剧院,其营业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剧院工作人员微薄的工资。河北省某一小城镇,投资数百万元建了一条商业街,营业最好的商店,日人均营业额才30元,毛利仅4元左右。经营效益差,又会反过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 挫伤人们进行农村城市化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是加速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标签:;  ;  ;  ;  ;  ;  ;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的技术障碍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