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个人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益率论文,计算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和分析在确定经济领域中的投资重点时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工具。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将内部收益率用于衡量教育投资的收益状况,并由此导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性建议,因此教育内部收益率成为教育经济学界研究、争论和关注的焦点问题。迄今为止,无论是关于其它国家教育内部收益率的研究还是关于我国教育个人内部收益率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结果。我们应该怎样吸取和消化这些信息,并审慎地在制定有关政策的过程中加以参考,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本文试图就与个人内部收益率计算有关的方法性问题进行一些讨论,以期提高对有关结论的解释性的理解,加强结论的借鉴效果。
一、关于成本的计算
教育成本的类型和范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分类。通常教育的私人成本有直接和间接成本之分。所谓直接成本包括了个人及家庭为其接受教育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学杂费、书本费、文具费、校服费、为求学而支付的额外的食宿和交通费用、为求学而必须的捐集资费用、择校费用、聘请家教的费用、参加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辅导班的费用、购置课外书籍的费用等等。可是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这些概念有含糊之处,容易引起争议。
1.关于“为求学而支付的额外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的概念:这里强调的是“额外”的性质。因为,即使不上学,人们也有食宿和交通性支出的。教育的直接成本需要统计的应该是因求学而带来的相应支出扣除如果不上学原本也会发生的这类支出。如果不对原本也会发生的相应支出进行扣除,那么教育的直接成本将会被高估。但是在实际统计中,人们即便理解了这类支出概念的所谓“额外”的特性,往往也很难准确地估计出如果不上学原本也会发生的相应支出究竟是多少,并在统计中加以扣除。
2.关于成本细目的分类:在对中国教育成本的调查细目中可以看出,一些成本是学生为接受教育而必须支付的,例如学杂费、书本费、文具费、校服费、为求学而支付的额外的食宿和交通费用等,而另一些成本则是家庭为子女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服务所付出的额外成本,例如择校费用、聘请家教的费用、参加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辅导班的费用、购置课外书籍的费用等。北京大学高教所在收益率课题研究中为了区分教育支出的不同特性,提出了“必须的家庭教育成本”和“自愿的家庭教育成本”的概念。前者更好地反映了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必须负担的教育成本,而后者则反映了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意愿和努力程度。这种划分有助于更全面、细致地理解教育成本的实际情况。在计算教育成本的时候,对以上成本细目全口径计算与根据成本细目的意义进行分类计算所得到的收益率的最后结果可以有很大差别。因此在使用收益率计算的最终结果的时候,我们应该搞清楚参与计算的成本概念的意义和范围,才能对收益率的高低有比较正确的评价。
3.关于重读和辍学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对教育私人成本的计算应该考虑辍学以及重读的情况。由于重读和辍学现象的存在,培养一个合格毕业生的年限延长了,培养成本增大了。假如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就辍学了,那么这些辍学生的教育成本就该与那些完成该级教育的学生的教育成本一起考虑。而重读的学生为完成学业在额外年限中花费的成本也应该被计算在内。辍学和重读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是相当严重的。据世行估计,由于重读和辍学,一些发展中国家培养一个小学毕业生需要10年而不是5年或6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小学教育的生均成本是每年100元,那么如果不考虑贴现, 完成小学教育所得到的收益应该与花费的总成本1,000元而不是500或600元进行比较。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各级教育的重该和辍学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如果在计算个人教育内部收益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重读和辍学的情况,那么教育的私人成本,特别是初等教育的私人成本将被低估,从而导致对教育个人收益率的高估。但是由于对重读率和辍学率的研究也是一个难题,因此人们一般很少用重读和辍学对教育的私人成本进行调整。
4.失业问题对机会成本计算的影响:学生时间的机会成本货币价值可以通过所放弃的收入表示。为了接受教育而不能就业所放弃的工资收入是一种个人或家庭的成本。国外在计算个人收益率时,通常用就业者中中等教育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代表高等教育学生所放弃的机会成本。但是如果失业率高,那么一些学生不选择上学就可能意味着失业,因此这种算法可能高估了学生的机会成本。有研究建议用学生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即概率)对机会成本的计算进行调整。例如对印度高等教育学生机会成本的一项计算就曾使用了这种调节方法。印度中学生在毕业后一年,两年,三年和四年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分别是35%,64%,80%,89%。因此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所放弃收入的估计值应该分别是就业组中中等教育毕业生平均工资的35%,64%,80 %, 89%。这个例子是使用失业信息和平均工资估计学生机会成本的一种方法。北大高教所对此问题的调整使用的则是另一种方法,它是用劳动力人口(而不是就业者)中所有中等教育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代表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所放弃的收入。由于劳动力人口中包含了失业者,因此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失业状况的一种自动调整。与前面提到的方法相比,这种调整需要关于整个劳动力人口(而不仅是就业者)的调查数据,而不需要中学生毕业后前几年找到工作的可能性的信息。当然,如果就业人口的年龄收入分布与整个劳动力人口的年龄收入分布差异比较大的时候,这两种调整方法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距离。
5.关于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对成本计算的影响:奖学金、助学金和其他形式的财政资助减少了私人教育成本。教育的私人成本的差异依赖于学生及其家庭从社会其他成员处所得资助的程度。这种资助或者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覆盖所有或部分的学杂费和所放弃的收入,或者通过低收费或免费。虽然从社会的角度看,奖学金助学金是一种转移支付,但政府用于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开支通过影响私人的教育成本确实影响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因此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资助应该从个人教育的直接成本中扣除。另外有关收益率的大多数研究都没有考虑学生在就学期间所获得的其它收入,比如用课余时间打工、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这类收入往往构成了层次较高级教育的学生,特别是高等教育学生在校期间收入来源的重要部分。如果考虑这部分收入,那么学生们所放弃的收入就不再等同于低一级教育毕业生的平均工资,而应该是低一年级教育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减去学生在学期间这部分的平均收入。即,学生在就学期间所获得的其他收入应该从个人的机会成本中扣除。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不同将会影响到成本和收益的估计,并最终影响内部收益率的计算。
另外,关于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一般都使用相应的低一级教育毕业生的工资,而不是所放弃收入的实际价值来估计教育的机会成本。使用这种方法的结果往往是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机会成本,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机会成本被低估了。在这些地区,父母决定孩子是否入学的主要因素是孩子进行家务生产劳动的价值。多数关于收益率的计算忽略了孩子对家庭生产贡献的实际价值,假定初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是零或者接近零。值得提及的是初等和中等教育收益率的水平对于机会成本上微小的变动反应是十分敏感的。
二、关于收益的计算
教育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收益。最明显的直接收益是受过较好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较好教育的人可以得到更高的收入。因此衡量个人教育的直接收益是毕业后所获得的收入。对教育内部收益研究最大的非难是不能考虑教育带来的重要的间接收益。除此之外,对直接收益的计算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关于收入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假定:当人们用收入测量教育收益的时候,立即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劳动力市场不是竞争的,那么工资就不是生产力的一个好的度量指标。即使众所周知,没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经济理论都将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作为前提假定,在此前提下才有工资等于工人边际生产力的价值,收入差异测量的是其增加的生产力。现实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都不是完全竞争的,制度的刚性可能扭曲相对工资的模式。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是最大的受教育者的雇佣者,许多工资是由制度决定的而不是建立在市场力量上的时候,情况更是这样。深入分析一下可以看出,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是是否市场力量影响了相对工资。即使在那些公共部门是主要的毕业生雇主的国家,这个部门也并不完全游离于市场力量之外。在发展中国家试图比较公私立部门工资情况的努力已经出现了一些互相冲突的结果。但即使在公立部门,也有事实表明,随着毕业生供求数量的变化,相对工资是变化的。换言之,即使各种政治、社会、和历史因素也在决定工资结构方面起着部分作用,市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影响了相对收入。收益率分析的基本条件不是劳动力市场应该是完全竞争的,这个条件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而仅仅是应该有一些竞争机制,使得相对工资可以被解释成是一种供求信号,虽然不是一种完全的测量。
对于社会收益而言,受过教育的人所获得的高工资反映了他们的生产力则是关键的假定。但这一假定的有效性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例如筛选理论认为,雇主使用教育资格仅仅是作为一种筛选工具来确定具有特定能力,性向,或者态度的工人。假如真是这样,那么受过教育的工人所获得的高工资仅仅反映了雇主所看中的这些属性而不是他们的实际生产力。但是对于私人收益,并不需要对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无论雇主出于什么原因付给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相对高的工资,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所获得的较高的终身收入毕竟代表了个人直接的经济收益。
2.教育在决定个人终身收益中所起的作用:各级教育毕业生的年龄收入曲线可以用于计算收入差异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毕业生之间所获得的终身收入的差额部分。假如高一级教育的毕业生比低一级教育的毕业生所获得的收入的增加部分完全是由于教育的原因,那么增加的终身收入部分就可以被用于测量高一级教育的经济收益,收益总和可以通过加总在每个年龄段的收入差额而得到。然而收入不仅仅由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它也是年龄和工龄的函数。同时,它还反映了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例如岗位培训等);人们的自然能力(例如健康状况,外貌等);其它个人特征(例如生活态度,上进心,社会阶层,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等);工作地点(例如农村还是城市)以及其他反映收入能力的变量(例如就业的行业等)。对收益的计算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缺陷。变量的省略和抽样偏差经常使估计产生误差。在发展中国家,高质量的数据是很难获得的,这使得某项教育投资所产生的净收入需要根据大量独立的影响个人收入的其他因素进行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天赋,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一些研究使用收入函数探讨教育(用学龄测量),能力(用IQ测量),认知技能(用考试分数测量)等变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对收入函数估计的一项研究表明:能力,学龄,和认知技能交互作用影响收入。推理能力和认知成绩对收入的间接影响超过了学龄对收入的直接影响。其他的一些研究也说明能力和学龄交互作用,它们共同作用的效果大于其各自的效果。
为了表示对除教育以外其它因素对收入影响的考虑,有人建议在计算教育收益率的时候,使用a系数对收益率进行调整, 以便将收益率取值的一部分归因于教育,而另一部分归因为其它一些因素。通常a 被取作0.6—0.8之间。但是a 的取值显然依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各级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关系等),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应该简单地套用同样水平的a。
3.抽样偏差对收益计算的影响:抽样偏差在计算发展中国家教育收益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许多研究将在正规部门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收入作为收益的指标,但在许多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很少比例的劳动人口是就业于这类正规部门的工薪阶层,就业人口的多数是从事家庭生产性劳动的,他们的人均收入比工薪阶层往往低得多,而且许多收入是实物性的(如农产品等)。另外即便是工薪阶层,有许多经济效益也不是可以直接通过现金表示的(如我国一些部门职工享受的医疗、住房、以及许多实物性的福利待遇等)。要较好地计算收益,就需要有比较统一的可操作的标准将非现金收入折算成现金收入。另一方面,还有一类收入是家庭多人共同经营所获,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近似地分解到个人。因此,工资不能被简单地用于测量一国经济中非工薪部门的教育收益。否则用少部分在正规部门工作的人所得到的工资收入作为代表将使计算出来的收益率产生偏差。过去国外的许多研究用于计算收益率的年龄收入曲线通常是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中得到的,因此没有关于教育是如何影响自雇者或者农村人收入的信息。北大高教所的研究对于这些问题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法,包括将农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分解到个人;使用将实物性收入折算为现金收入的统计数据;对城市职工享受到的医疗、住房等福利进行比较分析等等。可以说,这些是对收益率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做出的新贡献。
4.关于横断面和纵断面数据的使用:对个人的终身收入的数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是追踪一组类型的人,观察他们的收入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纵断面研究。这种研究要花太长的时间,收集一组人终身收入变化的数据,在操作上有很大的困难。目前绝大多数成本收益的研究,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即在某一时点上获得不同年龄的一组人的数据。这种信息被用于估计年龄或者经验对于收入的影响,从而构造出年龄一收入曲线。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容易实施,另一方面是它既不用考虑因价格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带来的钱的价值的变化,也避免了经济周期波动等大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使用横断面数据的问题在于,它需假定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否则,如果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明显的改变, 比如5年以后调查年龄收入曲线整体上移或者发生结构性变化,那么人们实际的教育收益率可能是非常不同于目前依据横断面数据计算的结果的。因此横断面数据所计算出来的收益率仅仅可以看作是当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三者关系不发生变化时,在调查时点上对人们教育收益率的一种预期。
收益率分析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是这类分析所固有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限制,应该被充分清楚地认识。许多方法论上的问题错综复杂,使人难以判断得到的收益率的偏差程度和高低。例如有研究为了弥补计算收益率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做了关于收入算法的一些调整,结果表明调整过的和没有调整过的内部收益率可以是非常不同的。本文对于以上问题讨论的目的在于,在进行教育内部收益率研究的时候,应该对特定国家教育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深入的具体分析,简单地迷信甚至盲从最终的统计结果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换言之,我们应该对成本和收入方面的信息花更多的注意力,而不是仅仅将精力放在收益率计算的最终结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