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模式探索
——基于ICF的全健康理念
张梦情,任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32200
[摘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社会工作要抓住时机,积极融入到战略中来,提出了发展健康社会工作的新要求。医务社会工作对实现健康社会工作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从医务社会工作通过运用ICF 全健康的相关理念,对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评估模式进行整体化构建入手。探索ICF 未来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评估领域的价值。
[关键词] 健康中国;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模式;ICF;全健康
社会工作中,评估与评估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1]。目前,就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整体情况来说,关于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一定进步与成果。但在具体的实务评估中仍存在着评估内容不充足、评估工具不规范、评估方法单一和评估标准不统一、甚至评估过程不合理等问题[2]。而这些评估不足会导致患者及家属的就医体验不明确、医患沟通不顺畅、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检测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1 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现状
“健康中国”新形势下,要求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要从传统医学关注“疾病治疗”模式向“健康管理”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不仅要关注患者的“治疗”,也需要对病患的社会、心理需求提供非医疗的服务。同时,社会工作对“健康中国”的重要作用,政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疗服务中重要的一员,对医务社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能力和水平也应进一步提高。
得益于良好的消费情况和税费政策,巴基斯坦上半年表现抢眼,1月份至今,巴基斯坦已签订单数量118万吨(1-9月到货),较2017年同期高出约40万吨。
2 ICF
2.1 ICF的介绍
2001年在第54 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WHO将《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改名为《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 ICF),并正式颁布[3]。ICF 是WHO 提出的国际通用的个体和群体水平上描述和测量健康的框架,是由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4 种成分组成的理论性结构。ICF 为综合分析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提供了一个系统有效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政策开发与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标准以及残疾评估和统计等相关领域[4]。
2.2 ICF的全健康理念
ICF 中关于全健康的理念是基于对健康的连续体的客观表达。即全健康有其内在的健康、健康相关和非健康方面的区别,ICF 将健康和健康相关方面总结为功能,将非健康方面描述为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5]。客观全健康是指与健康相关的最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健康、健康相关的非健康方面的整个领域[6]。ICF 具有明确而有意义的类目,因而可充当客观全健康可操作化的起点。ICF 的客观全健康理念主要凸显背景因素的影响:环境和个人。
③推荐肠内营养,包括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适量蛋白饮食。肝性脑病患者详见“肝性脑病”部分。进食不足者,每日静脉补给热量、液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Ⅲ),推荐夜间加餐补充能量。
3 运用ICF理论构建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模式
国外常用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主要分为临界雨量、临界水位和临界流量3种。目前,采用的山洪预报预警方法有分布式水文模型山洪预报预警和动态临界雨量指导两种。
首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支持是ICF 中功能与健康恢复的重点。外在环境系统和内在支持的系统构成个体的生活背景的所有方面,并对个体在各种功能和健康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不用个体的交际关系,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环境因素在ICF 的功能与恢复的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其次是个人因素,个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社会工作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都认为个体具有独立性,又与其生活的环境系统彼此相互关联。ICF 的残疾、功能和健康的分类条目中也明确了个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评估,要将对健康的理解置身于环境系统范围内去评估。个体所存在的功能障碍的客观事实,无法去改变。但可能改变的是服务对象对于健康体验的理解、与他人人际关系的理解、对自身需求服务的满足度的理解,这些因子都受到个体所在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ICF 的全健康理念引入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模式,将环境的交互因素作为重要参数加入评估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研究中,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已取得一些明显进步和成就。如学术领域探索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结构性模式,医院管理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标准,并积极向国外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式等。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中断,研究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样的背景下,ICF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会对医务社会工作评估产生积极影响。
4 ICF在医务社会工作评估上的应用价值
基于ICF 全健康理念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对于评估方法的选择要从优势视角出发。优势测量方法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评估手段,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8]。强调医务社会工作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案主的资源,相信案主有改变危机的能力,并用优势测量的方法去帮助案主及其家庭构建社会支持网络,重建优势环境,最终使案主自身获得抗逆力,实现助人自助。运用优势视角的评估方法实现医务社会工作评估,能有效弥补以往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手段的单一性,促进评估模式的更加完善。
ICF 及其框架实现了一种综合,采用分类条目中对功能的定义:即是对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的概括性术语,主要表现在个体与其所处的情境性因素(环境和个人因素)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为健康提供一个连贯的观点[7]。个体在进行健康评定的时候,更多关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样,在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内也认为,个体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包括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实现环境—行为—个体的三者统一。因此,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评估过程中,融入ICF 的相关理念,结合心理—社会模式的“人在情境中”概念,更好地构建起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结构式评估模式。
4.1 促进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标准化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评估较为松散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和标准。ICF 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评估功能和健康状态的工具,正好可以在医疗系统之间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使得评估内容、评估流程、评估方法等趋向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系统内部,评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开展国际间关于评估的交流与合作。
4.2 有助于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提供更为完善的评估框架
ICF 所依据的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充分考虑了背景因素对健康状况评估的重大影响。应用在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中,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医学“治疗”模式的留白。不再局限地关注患者自身的“疾病治疗”,同时也为患者提供社会、心理等非医疗服务。将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充分考虑进患者的健康状况的评估过程中。ICF 的全健康理念,有效填补了对医务社会工作评估内容的不全面,为我们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估框架提供了新的参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全面性。
本文计算出各项目标各年的完成率,再由各项子目标的完成率合成总体完成率。各省、各地区、央地指标、四大类指标的总体完成率由各项子目标按相同权重合成;各年总体完成率由31个省按相同权重合成。
4.3 推动医院管理的高效化
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也是医院评估的重要考核标准。医务社会工作评估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就医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发生、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满意等。这些不足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水平评估。将ICF 标准引入医务社会工作评估中去,可以更好地切合医院的标准化管理,推动医院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泽峰.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三)[J].中国社会工作,2011(7):10.
[2]刘华丽,薄艾,卢又华,等.社会工作客观结构式临床评估在实务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4):12-19.
[3]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1):7-10.
[4]戴圣婷,杨剑,邱卓英,等.中国ICF 的研究与发展——基于CiteSpaceⅢ文献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137-1144.
[5]A Cieza,G Stucki,张静,等.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发展过程和内容效度[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11.
[6]Wood-Dauphinee S. 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in clinical research: from where have we come and where are we going[J].J Clin Epidemiol,1999(52):355-363.
[7]李英.ICF-CY 评估脑瘫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和参与的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3):64-66.
[8]芦恒.优势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A),2015,36(8):54-56.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a)-0186-02
DOI: 10.16659/j.cnki.1672-5654.2019.10.186
[作者简介] 张梦情(1993-),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通讯作者] 任晓丽(1970-),女,山西闻喜人,硕士,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医学人文。
(收稿日期: 2019-01-04)
标签:健康中国论文; 医务社会工作论文; 评估模式论文; ICF论文; 全健康论文;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