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世界 妥善对待独生子女的“犟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妥善论文,心理论文,世界论文,犟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婴儿到幼儿过渡期间,当宝宝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个体后,“自主意识”会逐渐形成,要求把他当“人”对待,尊重他的想法意见。对于别的孩子都有的东西不买,家人享受了的他没享受,父母亲口许诺的事不办……,都会敏感为没把他当作家人。例如:父亲约定假日钓鱼,孩子早在脑里勾绘出一幅饶有兴趣和韵味的美妙图画。届时因另有公事取消,会误为这一“变卦”是有意欺哄他,又跳又哭,大闹天宫,骂父亲“说话不算话”。无论母亲怎样耐心劝解,都听不进去,横眉怒目,特别愤慨。象这类与父母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犟倔”表现,国外心理学家称“第一反抗期”。如今的“独生子女”特别明显,更胜一筹。
为什么会出现“反抗期”之类的现象呢?这是人的心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常会产生的变化。这同人从壮年向老年过渡的“更年期”期间,心理上出现的反常变化相类似。两岁后,从生理变化看:脚可以灵活地走、跑、跳、蹬、踢、跨、蹲、跪了,手可随心所欲去取、拿、抱、拉、推、撒、举、搬、甩了,自主活动逐渐增多。从心理变化看,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希望成为独立的个体,开始产生明确的想法和情绪,尝试着自己主宰自己的事情。从语言发展看,能听懂大人的要求,并能表示自己的意见了,这就促成了“自主意识”的形成。当大人的意见不符合他的想法和情绪时,他就要显示他也是个“人”,他觉得有“权”自己主宰自己的事情,反抗情绪便“脱颖而出”。当然,这在大人看来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从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看,又是十分自然的事。在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期间,还有个“第二反抗期”。他们自认为身体和认识已接近大人,希望像大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又称为“危险期”。
“第一反抗期”可以绕过或缓解吗?可以。就像更年期一样,调理得好,是完全可以平缓渡过的。
首先要明白自主意识形成,标志着孩儿时开始动脑筋思考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件头等好事。父母若能一步步地要求孩子生活自理,让他自己“主宰”自理生活中的事情,让他吃点主宰错了的苦头,并被他人取笑,他“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嚣张气焰”就升不起来了;而且还“虚怀若谷”,对吃了若头的事,请教大人。这是“为什么”,那该“怎么办”,从而逐步懂得知识的宝贵价值,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智力的发展,在今后学习中具有可贵的“内在动力”。经这样“炮制”过的婴幼儿,即使出现反抗期,也不会是“燥辣”的。这就要看父母能否硬起心肠来要求了。倘若对待幼儿,像服侍“小皇帝”般,他的自主意识便向争吃、争穿、争乐、争玩具、争舒服、争尊重方面“自主”了。他的表演,其强烈程度会使父母哭笑不得,伤透脑筋。
其次,要使孩儿从小懂得家中的一切东西都是大人用辛勤劳动换回的,而不是随便从外面拿回的。物质享用,就以长辈或最辛苦者为先。最大的水果应该分给家中最辛苦的人吃。当然,最辛苦者也可说明因孩子确有某一好的表现,而转赠给孩子。但绝不允许形成“人小就该吃大的”规矩。要从小养成尊重长辈、尊重劳动的好习惯。
再次,切忌用谎言逗孩子,如孩子误吞一颗橘子籽,就说:“明天会从肚脐眼那里长根橘树苗出来”;更有能用谎言吓唬孩子,如“再不听话,就送动物园喂老虎”。逗吓多了,孩子对大人说的话就会半信半疑,以后遇事,即便理由十分充足,也会成为“秀才遇着兵,有理扯不清。”对那些有可能办不到的事,不要许些还不了的“愿”。
出现了强烈的反抗期又怎么办呢?某些父母定夺,常在“迁就”与“高压”之间选择。痛爱孩子的父母,常选迁就,在困境面前退却让步,让孩子次次“胜利”,形成了以哭闹要挟父母的“任性”,变得自私懒堕,弄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地步。严励要求的父母,常选高压,以维护尊严和胜利。孩子多次“失败”后,会形成报复性的“逆反心理”,常与父母要求对着干,故意弄得父母焦头烂额,愁肠寸断;而他却反而昂首挺胸,满面春风,得意极了,养成豪不顾忌地损害自己的恶习,仍得个糟糕的结局。孩子的脑袋,长在孩子肩上。父母有政策,孩子有对策,迁就和高压均非良方。应该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少得可怜,对大人认为的合乎逻辑的“充足理由律”的说服,他不一定都能理解接受;不然,“幼稚”这顶帽子,就找不到对象了。当协商不能偃旗息鼓时,用“冷处理”,不理他,由第三者注意力引开,打个“平局”。
孩子在反抗期中强烈到摔打东西时怎么办?可由父母中最亲昵的一方发火:慷慨激昂地大声倾诉挣钱养家的艰苦,表露亲眼目睹所购物品毁于一旦的痛心感觉,列举含辛茹苦养育他的失望心情。发火之后,开始暂时“断交”,几天都不理他,他向你微笑表示好感,也装着没有看见,发火者一定要“稳”得起,由另一方作事后工作,直到他愿意“痛改前非”为止。脾气再坏的孩子,当最亲昵的人发火进行感情惩罚时,都会后悔,惶惶不可终日。不是“最”亲昵的人,仅仅这招不灵,而且还会产生“不怕你”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