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高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高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道路建设是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中最重要基础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向。公路桥梁是整个交通系统得以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统的发达不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很大程度上还带动了我国某些落后地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公路桥梁涵洞隧道等这些工程的施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道路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涵洞和隧道是目前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在公路项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公路涵洞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优良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

1施工要点

公路桥梁涵洞施工需关注涵洞基底施工、台身钢筋绑扎施工、台背填土施工等环节,以其中的台背填土施工为例,需采用填充密度较大的材料,并适当增加压实;而台身钢筋绑扎施工则需要关注钢筋材料的选择、预埋钢板施工质量、焊接质量;涵洞基底施工需关注基坑数据测量,这些均会直接影响公路桥梁涵洞施工质量。

2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中常见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测量放线技术

测量放线技术是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中经常被应用到的施工技术,并且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也极为关键。在测量放线工作的实施中,对所测量到数值的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放线是施工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即施工前期重要的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的准确性给整个施工质量的保证带来巨大的积极作用,并且促使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对于测量放线这一施工技术而言,要想保证测量人员最终测量到的数据足够准确,那么就要首先保证相关测量设备的质量,比如工程测量中经常会用到全站仪以及水准仪等测量设备,测量人员在开始测量前就要对设备仔细地检查和调试,在保证这些设备的精准性以及没有其他质量问题后开始测量工作。

2.2基础开挖

基于涵洞轴线埋设涵洞两端护桩与中心桩,为检查开挖情况、保证开挖质量,采用设置临时水准点的标高控制方式,考虑到集水井与排水沟位置,确定基坑地面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而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开挖破坏基底土自然结构,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配合方式,机械开挖预留20cm厚度进行人工开挖。结合地质情况,采用1:1的坑壁坡度,并采用圆极钢板桩临时支撑特殊地段。此外,为避免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采用集水井法处理地下水,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排水工程。

2.3换填碎石土

在基础开挖工序结束之后还需要再对基低进行检查,只有当检查结束,确保无误后才能再进行接下来的各项施工工作。在处理位于软路基段的涵洞时,如果换填构造物下软基需要使用的换填物是碎石土时,要确保处理宽度至少要超出每边结构物100cm,基坑的放坡比例为1:1。例如在某项涵洞回填工程中需要回填的碎石土体积为3000m3,这时就需要将回填工序分段进行,每隔30cm都要进行一次压实处理,并且压实度不能低于90%。

2.4钢筋绑扎处理技术

对于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其中被应用得最为普遍的材料就是钢筋,所以对相应的钢筋绑扎处理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此做更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达到理想效果。就钢筋绑扎处理技术而言,施工人员必须选择正确的钢筋材料,并且把所采购的钢筋材料达到有效利用。另外,负责采购的人员在采购钢筋材料时要做到仔细审查其规格和数量,保证在施工中钢筋材料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钢筋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应用性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在采购时要进行专业的检测以确保钢筋材料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采购到一些劣质的钢筋材料,那么在钢筋绑扎处理时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钢筋焊接问题。施工人员在钢筋绑扎处理环节要特别注意,必须要根据钢筋绑扎的具体需求,同时要重点关注钢筋焊接时周围的环境以及使用的设备,这样才能对钢筋绑扎处理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钢筋绑扎处理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促使钢筋绑扎后工程项目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从而让钢筋绑扎处理技术的积极作用在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施工中得到有效发挥。

2.5混凝土养护、防水处理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2h内养护,采用以混凝土表面湿润为标准并配合使用草袋的养护方式,洒水养护每天控制在7次以上,养护以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为限。为更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通过严格的制度规定保证了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控制在15℃内,并保证了混凝土终凝前覆盖物不直接接触混凝土。防水处理。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后,采用防水层做防水处理,防水层由沥青、油毛毡、织物共同组成,并同时使用热沥青对被土掩埋部分涵身及端墙做防水处理。

2.6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并且这个环节对施工人员也有一定程度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大多数桥梁涵洞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技术充分发挥了其积极作用。施工人员要想在施工中有效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那么最基本的就是在对模板材料的加工处理时必须适当及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加工出来的模板材料更具稳定性。

2.7涵背涵顶回填、沉降缝设置

涵背、涵顶回填。回填土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进行,采用天然砂砾作为回填土,由于填土厚度在1m以上,采用机械填土的回填施工方式,振动压路机的碾压严禁开振动源。通过派专人进行分层厚度与压实度的检查,保证了回填土分层厚度控制为30cm且压实度超过95%。变形缝设置。结合业界规定与工程实际,箱涵涵身每隔9m设置了连同基础的变形缝,并在地基填挖交界处、土质发生变化处设置了变形缝,缝宽控制在2cm到3cm且内侧镶嵌厚度为2cm的厚油浸软木板,同时采用止水密封膏处理外侧填塞。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公路桥梁涵洞工程的变形缝处于截面且保证竖直,施工过程保证了立模堵头的坚固与稳定,现场地质情况也在变形缝设置中得到了较好体现,这些均为黑马山工程质量保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2.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审查力度

就大多数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而言,都需要施工人员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应用落实到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最重要的是,现场管理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审查力度,对施工人员在施工各环节的操作进行合理控制,从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现场管理者的审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各施工技术满足当前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的需求,从而让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促进施工技术精确性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对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来说,施工管理者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在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严格把关,并且自身还要具备独立处理施工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广臣.桥隧相连工程多源损伤力学行为与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张帆.市政与公路不同计价模式下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对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李秋明.公路桥梁涵洞隧道项目作业技能的运用[J].项目技能,2016(12):75~76.

[4]李福军.公路桥梁涵洞隧道项目作业技能运用[J].科技时代,2015(21):112~113.

[5]胡波.桥梁涵洞隧道中的作业技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6):14~15.

论文作者:刘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