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实施创新工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此来强化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不仅与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同时还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才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鉴于此,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及技术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现状;改进措施
引言
当前,农业、工业的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发展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便利了工农业发展,并且带动旅游业的兴起,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重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研究应当引起重视,对其施工技术的探索应与之同步。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1.1施工技术较为传统,跟不上工程技术发展要求
在高质量绿色和谐发展的时代,对工程的建设除了项目本身的质量、社会经济要求之外,还有社会对自然环境、社会效益的要求。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只追求项目的建设而忽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甚至不顾周边百姓的安危,这样的施工技术必须进行修改调整。
1.2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都会制定技术管理制度,或者是将施工技术包含在项目管理制度中。然而,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没能将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的现象。管理制度作为施工技术的保障,一旦管理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施工技术管理目标也无法得以细化以及分解,在具体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就会缺少有效的指导以及约束,从而导致施工技术管理成为一句口号。
1.3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无论是水利水电工程,还是其他工程的建设,都需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高效地完成自身的任务,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然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出现一定的差异化,部分工程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建设,进而忽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严禁为了节约成本的花费而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时代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只有合理地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高效地完工。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2.1科学设计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上,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施工导流是闸坝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工程措施,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想要提高施工导流技术,可通过修筑围堰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围堰是指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在地上建立临时的挡水物。在修建围堰时,不应盲目而行,而是要讲求科学的方法。由于围堰会占用部分河床面积,为了保证围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减少由于过水面积狭窄、水流量加大等因素对围堰造成破坏,应全面考虑结构的稳固性和复杂性,进行科学施工。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想要对河床进行有效控制,对其施工导流势在必行。通过制定严格的施工导流方案,来确保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导流时,应以实际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协调,使其达到平衡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施工导流会对发电、供水、挡洪等部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协调好彼此的关系至关重要。施工人员在进行水利水电施工时,还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将其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与此同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水利水电施工速度。在此基础上,依据当地的环境来进行施工导流,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其施工进度。
2.2安全管理技术
施工工艺的安全防范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繁琐的工程但是意义重大,不仅仅对公司发展有重要影响,还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安全管理技术不得不加强建设,对施工前,施工过程中,施工后的安全管理一个也不能松懈。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度规范,提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要提高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并进行相关技术考核,以提高施工能力与素养。对关键性的工程施工环节的操作人员更要有严格要求,对其职业资格要有条件规范。
2.3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工作体系
(1)使用分级管理机制,开展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制定施工技术分级管理方案,针对施工过程技术管理、施工方案设计质量检测以及质量监管等各个环节,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予以分解,能够有效确保不同施工流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相应的效果。(2)使用信息反馈工作机制,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应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应该借助信息反馈记住调整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以此来获取良好的管理效果。
2.4强化施工运行管理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技术运行管理的重视力度,按照施工流程制定技术运行管理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施工作业的动态化管理。同时,还应该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予以解决,有效保障施工技术的发展性,使各项生产活动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一致。此外,施工结算号管理还需要重视管控方式的转化,使用突击检查、现场监督以及定期监督的方法,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将施工技术有效落到实处。
2.5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科学性。想要水利水电施工顺利进行,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和决策者制定施工方案,确立施工步骤,提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指导。相关人员借助此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想要实施此技术,可采取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通过一系列的仿真模块,获取各个施工系统的有效信息,如水流的几何形状及属性、主体和挡泄水建筑的外部构造及属性、各个施工环节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等。第二步,将各个施工地点的任意时间发生的情况进行整理,将其组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使施工者对水电工程施工导流系统得到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其全貌。在此基础上,可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水电工程施工数据库中,并将其与有关的数据库建立联系。当用户想要查询相关信息时,系统会自动将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激活与要查找信息相对应的图像元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条件查询功能和图形显示功能,为用户显示出相关区域施工导流场景和相关信息。
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加强对工程的施工工艺研究,增强施工技术的适用性,安全性,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对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君,贺岩.对几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8):67-68.
[2]李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山西建筑,2017,43(34):216-217.
论文作者:罗志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围堰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