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产生巨大损失,也会给周围人民、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率,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不断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消防给水设计,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不断优化,并通过培训员工、构建完善制度,以及规范用电等诸多措施的有效实施来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消防工作水平。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措施研究
前言:在悠久历史发展中,我国祖先不仅创造了优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古建筑。所以说,加强、完善古建筑保护,是历史赋予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就目前来看,我国古建筑通常都是砖木结构,所以,其安全的最大敌人就是火灾,火灾一旦发生,极易在短时间内导致古建筑损失,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各部门必须要重视、加强古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以此来为古建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消防知识与技能培训
针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来讲,除了对消防给水设计的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之外,还要重视消防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从整体上提升防火意识,真正实现群防群治,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损失。对此,古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其树立良好观念,正确认识到,古建筑消防工作是全体职工的重要责任与义务[1]。
古建筑的建筑年代少则上百年,多则已经千余年,不仅拥有很多可燃物,木质梁柱与彩画等也异常干燥,一旦发生火灾,会向四周迅速蔓延,大量可燃物会即刻化为灰烬。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上的专业消防队伍通常都与建筑单位有着较远距离,在接到报警之后,到达古建筑单位少则需要二、三十分钟,多则需要一两个小时,所以,初期火灾时通常都需要本单位人员进行自主扑救。对此,在消防给水设计过程中,应对古建筑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作出充分考虑,对其优势给予恰当利用,成立义务消防队,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古建筑火线自救的宝贵经验,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巨大损失的产生。此外,新进职工在正式入职之前,也要做好岗前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够准确掌握消防知识,并对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了解,能够清楚的记得每个区域消火栓、灭火器的配置位置,使用方法也要熟练掌握,进而尽量将每一次火灾险情都消除在萌芽状态,将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各种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2]。
二、构建科学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即使多么科学、完善的消防给水设计,若无法在具体操作中得到有效落实都无法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为了给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证,各单位应重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构建。古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共同建立一套科学、适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用火制度,以及片培训与逐级防火责任制等等[3]。
针对逐级防水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来讲,其可以将各项消防工作有效落实到各部门的各级人员身上。各单位领导每年都要与部门负责人、职工个人进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充分明确每个部门及其部门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义务落实好每项消防工作,同时还要明确奖惩内容,以此来促进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充分体现出各单位消防安全的规范化、法制化特点。针对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且发现、及时处理火灾隐患的工作人员,应从精神、物质两个层面给予奖励。而对于不履行职责,且导致火灾发生的人员,应基于情节的严重性给予合理的经济、行政处罚,若情节较为严重,则要追求其刑事责任。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的构建与有效实施是及时发现、处理火灾隐患的重要保障。对此,各单位应给予足够重视与有效落实,真正做到每天认真检查,确保各类火灾隐患可以及时被消除在萌芽状态,之后还要进行相应整改,同时进行临时性应急措施的制定,全方位的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优化消防给水系统建设
消防给水系统是扑灭火灾的一项重要条件,一旦发生火灾,不论是专业消防团队扑救,还是本单位自救都离不开水的有力支持。在进行消防给水系统构建过程中,不论是高压水泵房、备用发电机,还是消防供水池等一系列设施的选址、建设,都要结合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报批。在设置消防给水管线、消防栓过程中,必须要对国家标准做出充分考虑,并严格按照各项要求来落实。古建筑室内通常都不适合进行消火栓的设置,主要是因为:一是,室外消火栓取水通常都比室内便捷;二是,火灾发生后,通常都会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救火人员若到室内去取水,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三是,室内消火栓的安装,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古建筑带来破坏。所以,出于上述几项因素的考虑,古建筑消火栓应尽可能设置于室外,若没有特殊要求,不宜在室内设置[4]。
在进行消防给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避免给古建筑带来破坏与不利影响,管线在穿过古建筑的围墙时,对于相应墙体,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措施给予其必要的加固,进而为古建筑安全提供有力保证。北方的冬天气温相对较低,所以,用于古建筑的消防蓄水池、供水管线,以及消火栓等一系列设施,应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以此来尽可能减少低温造成消防水池、供水管线等设施产生冻裂等现象,进而无法正常适用。每年的春秋季节,都要定期对消火栓进行检查,特别是消防水泵、发电机都要进行定期启动试运行,以此来保证相关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此外,还没有建立消防蓄水池、消防泵房的单位,可以进行便携式加压水泵的配备,进而确保在必要时,单位职工可以进行自防自救。
另外,还要注重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源、消防泵的建造。就目前来看,很多古建筑周围的水源都比较缺乏,对此,在进行消防给水设计过程中,就要结合古建筑的地形特点,对其利弊做出综合分析,基于不同地形条件设置更适合的消防水源、消防泵房。若是平摊地区,消防车可以达到的区域,还可以进行提供消防车取水用相关设施的修建。因此,在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中,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5]。
针对消防给排水管网布置来讲。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消防站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相对较多的消防站,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古建筑先增设一个消防给排水滚网系统,这样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先将或是控制住。需要注意的是,消防给排水管网与古建筑间的间距设计要给予合理控制,要以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或者是合理利用市政水源,对文保单位进行简易消防水喉、喷淋的设置。以此来确保火灾发生后,相关单位能够获得足够水源来救火。
结语:综上所述,古建筑通常都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但同时其拥有的火灾危险性也相对较高,怎样保护其尽可能的远离火灾危害,是消防规划部门及其设计人员应给予综合分析与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古建筑特点,制定出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消防给水设计,还要重视各项预防措施的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以此来尽可能避免、减少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一系列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旭东. 泰山岱庙古建筑群消防给水系统改造方案构思[A].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2015:3.
[2]马万学.古建筑消防安全分析评估及防火对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6):12-16.
[3]张勤,马静,颜强,李坤.重庆市某寺庙古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4,50(06):64-67.
[4]杜峰,尤飞.南京典型古建筑的消防现状调查和消防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06):89-94.
[5]刘起富.加强古建筑消防工作 有效保护民族文化遗产[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5-7.
论文作者:焦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古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消火栓论文; 单位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都要论文; 水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