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数量也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针对于此,本次研究尝试探讨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点,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文章的最后,总结全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涵
市政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离不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设备运转等多个环节。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在工程运转过程中利用具体的管理模式来及时发现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1.2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2.1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2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效益
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对调动施工中各要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缺乏设计全局意识
有些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整体的设计原则,多停留于局部设计的层面,如对过期无法使用的建筑采用局部整修的方式,这样会使局部小规模建筑层出不穷,而市政建筑整体设计则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与一般建筑类型存在明显不同,市政建筑具有服务性和公共性的特点,如果仅仅只实施局部建设,往往会使城市总体设计呈现混乱的局面,不利于崭新风格的形成。
2.2施工材料不达标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施工所用材料的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如果施工材料不达标,则会影响施工质量管理,延误工程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前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多是选用混凝土,而水泥、骨料、水、砂等是构建混凝土的原材料,若缺少这些材料中的任何一组,都会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例如:水的用量、砂石大小、沙粒大小等会干扰混凝土的强度,一旦这些材料的质量与用量与规定标准不相符,或者是没有及时查明这些材料的不规范使用,则会导致市政工程施工存在质量隐患。
2.3缺乏监督与指导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极易出现忽视工程监理的问题,尤其是中小型城市的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建筑企业不能充分意识到监理的作用,无法积极监理检验工程总体的施工质量。通常监理工作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发挥出良好的监督功效,如果在工作中忽视监理,则会为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改进措施
3.1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工作
市政工程事前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施工企业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和监理单位质量保证工作,前者主要指的是检查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施工方案和施工环境等等,后者主要指的是监理单位要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文件,根据工程合同文件及规范来制定的质量预控计划。监理单位要详细审核施工企业的各项资质,直到确定施工企业资质达到要求后方可允许其施工。在进行施工材料控制时,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来采购相应质量的施工材料,并且在材料入场前核验施工材料的各种单据以及合格证书等,同时要把施工材料证件的复印件递交给监理工程师。在采购每一批材料时,施工企业都要严格鉴定所采购施工材料是否合格,同时将鉴定结果递交给监理单位。当施工企业确定所采购的施工材料质量后就可以办理施工材料入场、入库,同时记录号施工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要认真了解标书中关于施工任务、施工技术、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信息,同时结合自身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水平以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设计来对本次承包的工程进行部署。当施工企业中标后,本次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设计也就成为施工合同的一部分,然而该项文件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施工。在正式施工开始前,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施工场地的查看工作,切实了解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之后的正式施工方案。监理单位也要做好施工环境条件和施工企业准备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工作。要做好技术环境因素的控制工作,即水电、动力供应、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通道、交通运输以及道路条件等等。还要对施工企业在技术环境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直到确定相关工作都已做好后方可允许正式施工。
3.2做好事中质量控制工作
施工过程是整个市政工程最重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故此,做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是极为必要的。作为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做好每一个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施工材料以及结合施工材料的特性和指标所指定的计划。在正式工序施工时,要做好施工操作与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要严格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来明确质量控制点和施工机械,要制定出施工设备运行和相关参数检测的计划。
监理单位要做好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工作,按照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控制计划来获取反映工序实际质量的相关数据,并且使用质量分析工具来得出质量特征值数据分布规律,同时以此来确定工序活动质量是否稳定。如果工序质量不够稳定,监理单位要在第一时间责令施工企业停止该项工序以及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分析导致工序质量不稳定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矫正,最终做好工序控制工作。此外,监理单位还要做好施工企业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和考核工作,由于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相对较高,故而监理单位在开展质量检查工作时要重点做好重要环节以及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甚至于可以直接介入到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之中。监理单位要对施工整体质量和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现场抽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还需要业主、监理单位和质检站的共同努力。
3.3做好事后质量控制工作
所谓事后质量控制指的是当结束施工后进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事后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竣工资料的审核,对施工企业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技术性文件的审核,对工程项目质量相关技术文件的审核,对工程项目质量情况的编目、建档与评价等等。在以上工作中,工程质量评定以及工程验收是最主要的工作。所谓工程质量评定,指的是通过某种质量评定方法来评定工程的质量等级。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工程质量评定需要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而工程验收则是在完成工程质量评定后根据相关验收标准,通过相应的验收手段来检验市政工程的产品特性是否满足合同中规定的相关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市政建筑单位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认知工程施工原则,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加大工程监督和监理的力度,加强工程形象设计,从而很好地解决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实现工程的最大化效益。
参考文献:
[1]蔡世江.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126.
[2]秦艳芳.浅谈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37.
[3]梁云山,梁菊萍.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提高市政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224.
论文作者:王广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