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农业技术论文

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经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农业技术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城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X(2014)01-0087-13

一、引言

在过去的30年里,城镇化快速推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城镇化也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未来20年,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其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在取得这些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例如农村资源不断流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业技术水平滞后,农村严重落后于城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出现较大偏差等,已经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借助城镇化的力量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以我国的经验数据为例进行理论与经验研究,通过分析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探索城镇化与农业技术提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

技术创新包括非农产业与农业两个方面。其中,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直接的农业技术创新,另一个方面是非农技术向农业技术的转移,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农技术会成为农业技术变迁的一种传导机制。城镇化会对非农技术和农业技术产生影响,同时,技术变迁又会对城镇化本身产生影响,本文将在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分析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作用机制。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普莱德(Pred)通过研究美国在1860年前后的专利数量,发现美国35个重要城市的人均专利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1倍,这说明城市本身的聚集作用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杨军论述了城镇化对提升落后地区创新技术接受能力的作用,认为通过高速度和高效率的城镇化进程来创建接受创新技术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2]程开明和王亚丽认为,城市相对于乡村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创新中心,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会对创新网络形成、创新主体间知识流动及创新扩散模式与效率产生影响,有利于激发城市技术创新。[3]王铭研究了科学技术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城市的功能,扩大城市的规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创造新的城市类型,同时,城镇化也必然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条件。[4]王永锋和高建华认为,城市是技术创新的“神经中枢”和主要发源地,只有城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相应的技术创新才会产生,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则通过物质与能量的输出,对城镇化进程产生反作用。[5]

二是城镇化与农业技术水平的作用关系。有些学者认为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具有促进作用,郑京海和胡鞍钢(Zheng and Hu)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论证了城镇化对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6]石慧和吴方卫通过测算中国28个省级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论证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7]石智雷和王佳通过经验数据研究发现,农民在城镇就业时间对提高农村劳动力新技术的使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城镇返乡的劳动力更愿意接受农业新技术,同时,在城镇务工时间越长、从事的工作越稳定,其获得非农技能的概率也就越高。[8]也有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郭军华等人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流动到城市打工的大部分人是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妇女儿童和老人被留在农村,这会使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弱化,会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9]宋元梁等人经过研究认为,农业技术效率与城镇化的短期响应是负向的、相互抑制的,但在长期中存在着比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10]

关于农业技术对城镇化进程影响的研究也有不少。费等人(Fei,et al.)认为,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而且可以使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同时获得发展。[11]周申和漆鑫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顺利转移的前提条件,农业技术进步速度越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就越快,城镇化速度也会越快。[12]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了城市和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是新技术的发源地,城镇化对技术创新和扩散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城镇化是否一定会促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则存在争议,有的认为中国城镇化削弱了农村的技术发展潜力,有的认为城镇化与农业技术短期是相互抑制而长期则相互促进,当然,更多的人认为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认可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发展对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可以为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提供必要条件,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城乡人口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但是,对于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作用机制,以及非农产业技术提高在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相互作用中所起的中介和传导作用则被忽视,即忽略了技术在产业间转移对于工业技术变迁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以非农产业技术作为中间机制来探讨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促使二者良性发展的途径,借助城镇化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二、城镇化与农业技术的互动机制

农业技术变迁包括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方面,技术创新是指新技术的生产和创造,包括开发新技术和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发现基础之上的。技术转移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以及使用部门或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本文所强调的转移主要是指技术从非农产业向农业的转移,新技术的发明和扩散都归于技术创新。城镇化会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方面作用于农业技术变迁,有些是直接作用,有些是间接作用。同时,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对城镇化产生反作用,而在技术转移和农业技术反作用于城镇化的过程中,非农产业的技术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传导作用。下面将对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分析。

(一)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变迁的作用机制

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变迁的影响途径包括两个方面,如图1所示,一个方面是直接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多种,有传统的经验式的技术创新,靠农民边干边学的方式对技术做一些改进。也有现代技术创新,依靠科学研究来实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转移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社会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完全依靠传统的经验式的技术创新方式已经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传统经验式的技术创新已经不是主导创新形式,而必须依靠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现代创新方式。每次现代农业技术的革命都是靠科学研究来实现的,如19世纪90年代农业“机械革命”,20世纪初的农业“化学革命”,20世纪前半叶“杂交育种革命”,以及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两次绿色革命。农村并不具备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创新的实现条件,关键的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在城市里来实现。

城镇化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生产与扩散,为新农业技术提供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和传播网络。

第一,从农业技术投入要素和科研基础上来说,现代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基础条件和人才储备,而在这方面农村是极其匮乏的,不可能承担起这个重任。技术创新所必备的资金、实验场所和科研人员等创新投入主要集中于城市,城镇化程度越高,城市的规模、数量和聚集程度越强,技术创新能力也会越强。

第二,技术创新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技术创新环境是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地方政府等行为主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系统,技术创新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创新主体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所能达到的协调发展、相互合作的程度。只有城市才有可能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城镇化的推进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平台。

第三,城镇化推进有利于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发展到普遍采用阶段的过程,是在新技术产生后才发生的,与新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传播过程有关。技术扩散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扩散,创新不可能有经济影响。城市具有的相对完善的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为技术扩散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能更快更有效地扩散。所以,城镇化可以通过技术的生产与扩散直接影响农业技术创新。

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变迁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技术转移主要是指技术从非农产业向农业的转移。非农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度要远远高于农村,而且,大部分重大技术创新又产生于城市,这样非农产业更容易接触和接受到新技术、新方法。又由于非农产业的聚集性,容易产生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使知识能够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使技术水平提高速度加快。而农业自身技术创新的能力比较弱,其大部分技术是在城市中生产然后向农业进行推广的,或者是通过非农产业的技术、管理方法向农业转移。城镇化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城镇化会促进非农产业本身的技术进步,非农技术的进步所受的影响和农业技术创新所受的影响是一致的,城镇化同样为非农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投入、环境和网络等,促进非农新技术的生产与扩散,提高非农产业技术水平。二是帮助非农技术向农业转移,城镇化在非农技术向农业转移中会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途径发生作用。直接作用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和农村的联系加强,城市所生产的机器设备、化肥农药、优良品种等可以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非农产业也会更多地直接进入农村、进入农业相关部门和行业,将非农技术转移到农业。间接作用体现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员的流动加强,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到非农部门就业,可以更多地接触到新技术和新技能,并把它们传播到农村和农业部门。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这就增加了农民承接技术转移和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更有利于技术向农业顺利的转移。

图1 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作用机制

当然,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变迁也存在着负面作用。因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双层作用,总会使农村资源流向城市,这些资源包括资本和优质劳动力,这就容易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加重,农业技术和发展水平落后于城镇和非农部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双层作用削弱了农村技术提高的根基,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障碍。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和对待这个问题,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城镇化所起的负面作用,使其正向作用更好地发挥。

(二)农业技术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农业技术水平的变化也会对城镇化产生反作用,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农业技术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

农业技术进步对城镇化会直接产生作用。这个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是城镇化的基础,城市发展首先要有资源,没有农业技术提高带来的剩余粮食和劳动力的供给,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可能进入城镇化进程。12世纪农业革命以前,人类一直难以摆脱马尔萨斯陷阱,粮食增长没有人口增长得快,所以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不可能太高。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逐渐能够提供城镇化所需要的大量食物、资本、生活用品、原料、土地和优质劳动力等,这就推动了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也可能对城镇化速度起到相反的作用。农业技术提高导致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当城乡差距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的时候,就可能会延缓城镇化进程,减缓城镇化速度,至少在短期内可能使城镇化速度有所放缓,不过,城镇化的质量会得到提高。

农业技术变迁对城镇化的间接作用体现为农业技术对非农技术产生影响,然后通过非农技术影响城镇化过程。农业技术对非农技术的影响也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农业技术与非农技术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虽然农业技术对非农技术的影响可能没有非农技术对农业技术的影响那么大,但是,农业领域的新技术与管理方法也可能直接被应用到非农产业。在间接影响方面,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会得到提升,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会有更多的优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提升非农产业技术革新的能力。非农技术水平提高,自然会对城镇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非农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度很高,非农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会为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城镇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其聚集能力,把众多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形成高效率的生产和有规模的消费,而这些都是以一定的技术作支撑的。工业革命以前,虽然也存在一些大型城市,但是其规模肯定是受到技术约束的,更不会进入持续的城镇化过程,因为它会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包括运输、管理、信息等各个方面都会形成瓶颈,而且,大部分城市都是消费型的,对农村存在极大的经济依赖性。自从工业革命爆发以后,城市显现出巨大的生产能力,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巨型城市大量增加,与此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城市产业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被转移到城镇。所以,城镇化始终是以一定的技术发展为前提的。

图1很好地展现了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城镇化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作用于农业技术变迁,其正向作用应该大于负向作用。农业技术变迁又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对城镇化起到推动作用,城镇化再作用于农业技术变迁,形成一种循环机制,其中非农产业在技术转移和农业技术间接作用于城镇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所以,要重视非农部门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的中国,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城镇化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因为城镇化速度本身并不慢,关键是如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作用,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三、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

前面对城镇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下将根据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探讨城镇化、非农技术与农业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响应关系,进一步验证和拓展前面的讨论。

(一)数据与模型的选择

首先选择变量。由于技术水平直接表现为人均产出的变化,所以用非农产业(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年产出代表非农产业的技术水平,用农业的人均产出表示农业技术水平。由于剔除自然增长率后的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同城乡人口转移和城镇化趋势一致,所以用剔除自然增长率后的城镇人口代表城镇化带动的人口转移。然后,选取我国195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城镇化、非农产业技术与农业技术变迁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城乡人口流动和技术变迁都存在着滞后影响,在研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选择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或者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进行研究,至于哪一个模型更适用,则需要进行具体判断。

首先,观察三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图(见图2)。用X1表示非农产业的人均年产出,X2表示农业部门人均年产出,Y表示剔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后的城镇人口,可以看出,这三个变量都存在着一定的趋势,都是非平稳序列。其次,分析三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表1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同期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非常高,这说明同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因此必然存在着结构关系。综合这两个方面,选择SVAR模型进行研究更为合适。

图2 变量时序图

构建SVAR模型,首先要确定滞后阶数。为了使数据更加平稳,需要对每个变量取对数后构建模型,这里用LX1表示变量X1的对数,LX2表示变量X2的对数,LY表示变量Y的对数。然后,通过序列的VAR模型来判断滞后阶数。表2是EView输出的结果。

根据LR准则、FPE准则、AIC准则、SC准则、HQ准则统筹考虑,这里选择3阶滞后SVAR模型进行研究。构建如下模型:

(二)回归结果

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得到A,B矩阵的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回归结果看,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矩阵的结果看,变量LY和LX1的同期系数为0.6062,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同期非农产业部门技术水平与城镇化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变量LY和LX2的同期系数为-0.442 2,这说明同期农业部门技术水平与城镇化之间是负相关的,呈反方向变化。变量LX1和LX2的同期系数为0.189 9,说明同期非农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转移到农业部门,但这种影响比较小。

(三)脉冲响应实验

最后来做脉冲响应。首先,观察三个变量之间的滞后响应关系。假设分别给LX1,LX2,LY三个变量一个标准差的新信息冲击,来看三者相互之间的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图形输出见图3。从滞后响应来看,非农产业技术对城镇化的反应一开始并不明显,5期以后开始不断加强。城镇化开始对非农技术的冲击为负,5期以后变负为正,而且逐渐加强。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城镇化之间是相互强化的作用,但农业技术对城镇化的冲击要早于城镇化对农业技术的冲击。农业技术对非农产业技术水平的正向冲击具有长期性,而且在不断强化,而非农产业技术对农业技术的冲击则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开始慢慢衰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会为城镇化提供持久动力,而且也会对非农产业技术的提高产生长期作用。城镇化对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非农产业技术对农业技术提高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由此可见,目前除了倡导适应性的农业技术创新,还应当提高城镇化对农业技术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加快技术从非农部门向农业的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技术效率,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图3 脉冲响应图

说明: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四、促进城镇化与农业技术良性互动的政策启示

要实现城镇化与农业技术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技术变迁的促进作用,关键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生产出适应性的农业技术,并使其顺利扩散和推广,同时要让非农产业技术迅速转移到农业部门,此外,农业技术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也应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在城镇化进程中推动适应性农业技术创新

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不是分散的农民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大批的科研人员,它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机构的参与,所以,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核心一定是在城市,而不是农村。要真正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借助城镇化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并且增强农业技术的适应性。

现代农业和现代新农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每一项农业的重大科技进步都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杂交技术的应用使美国的玉米、日本的水稻、英国等国家的小麦单产迅速提升了2倍多,动物杂交技术大大提高了世界禽畜的生殖能力和出栏率,第一次绿色革命使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增加了70%。大多发达国家都在增加投资,加速农业科技研发,增强其农业竞争力,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0%~8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增加很快,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真正高效、实用的成果并不多,每年仅有6 000项左右的农业科技成果。1995—1999年,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0%左右;1996年,种植业的科技贡献率为39%,水产业的科技贡献率为48%,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是47%,林业的科技贡献率为28%。“十五”时期以后科技贡献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在城镇化进程中,利用城市的规模和聚集性,大大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随着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借助小城镇增强基层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多层次的创新网络,使各层面的科研机构合理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的作用,使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在城市,科技人员也是生活在城市,与农村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对农村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多,所以,容易造成很多科技成果生产出来以后就被束之高阁,不能被广泛应用。这样,就要求农业科技成果要有比较高的适应性,要跟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农业机械化,但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非常低。在集体化的配合下,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基本上又回到了传统农业工具水平上,长期都没有大的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农业机械化与当时中国的实际相背离,中国是一个人地矛盾高度紧张的国家,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必然会受到排斥。城镇化的推进为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适应性创造了条件,城镇化使城乡联系增强,城乡市场一体化逐渐形成,这样就要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经济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科研成果的适应性,使技术创新在农村需求的带动下进行,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使宝贵的科研力量用在有用的地方,农村需要什么,城市就创造什么技术,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

(二)借助城镇化加快技术扩散与转移

要借助城镇化的力量加快技术的扩散与转移,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利用城镇化本身带动的网络建设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传播农业新技术,另一个方面,借助城镇化的推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借助城镇化推动技术信息网络和平台的建设,形成连接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农村的科技信息网络和平台,能够使各种科技信息迅速地传送到农村、农民手中。农业技术信息网络和平台有利于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满足创新主体在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及应用环节中的信息需求,是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要有效地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功能,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提升农民承接运用科技的水平提供信息支撑,充分依靠城镇化的成果,使城镇化为城乡各类信息网络的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同时,要借助城镇化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农村非农产业是连接城镇产业和农业之间的纽带,它是与农业关系最密切、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同时又同城镇产业具有类似的属性,属于一个产业体系。这样,农村非农产业就成为技术转移的最好的中转站,能够加速非农技术向农业技术的转移,同时还能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所以,要借助城镇化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非农化过程本身也是城镇化过程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此外,城市研发的新技术和非农技术向农业转移,很大程度上依靠农业科技推广的工作,它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中间环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科技推广体系的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有的学者归纳为六种):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各级政府的农政厅都设有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机构,县以下区域分设“农业改良普及中心”,同时,农民组织的农协也设有专门从事科技推广的指导员。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由政府领导,各农业院校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由联邦政府领导、县政府参与、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化。第三种是以法国、英国和新西兰为代表的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技推广活动全部实行行业管理,由农会委托一些私人公司承担,政府仅仅为科技推广活动提供一些补贴。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951年最先在东北地区试办了农业科技推广站;1953年,颁布《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草案)》,要求各级政府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1974年,提出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四级农业科学网。改革开放以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比较快,1979年,在全国建立29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共有22多万个农业科技推广机构,92多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兴起了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的潮流,很多地区减拨甚至停拨农业科技推广事业费,1993年,大约44%的县和41%的乡减拨或停拨农业科技推广事业费,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离开。1993年的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事业单位地位,实行政府财政拨款。1996年,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完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三定”工作。①此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从省到地市,再到县、乡、村的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共包括种植业、水产、畜牧兽医、农机化和经营管理五个系统,2003年,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超过100万人,在编人员在60万人以上,在40万个村设立了农业服务机构。但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可以趁着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契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县级政府和小城镇的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机构为主体、农民充分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三)增强农业技术承接能力

农业技术变迁对城镇化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城镇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劳动力,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增强对农业技术的承接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加速农业技术创新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民对于科技成果的认识和接纳程度,这主要由农民本身的素质所决定,而中国农民素质普遍比较低,所以,提高农民教育水平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民素质提高了,接受技术的能力增强了,技术水平提高了,能够节省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就能为城镇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对城镇化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在农村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失学儿童,城乡教育差距比较大。从经费上看,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低于城镇,2006年,全国小学生平均预算内经费为1 633.51元,农村小学生为1 505.51元,初中生平均预算内经费为1 896.56元,农村为1 717.22元,农村均低于平均水平。②从教师质量上看,农村教师以高中学历为主,很多未参加过上岗培训,城镇教师基本都受过高等教育,高学历者远远多于农村。从教学设施上看,城市学校大部分都配备了现代化教育设施,而农村校舍陈旧,设备落后,加上农村家庭受到收入水平和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导致城乡教育质量相差很大。从城乡整体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如表5所表示的2006年城乡人口学历结构,在农村具有小学文化及以下的占到6岁以上人口的一半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只有7%左右,而城市高中以上人口占到36.76%,建制镇高中以上人口也达到22.14%,远远高于农村。

农村教育不只关系到当前,更关系到农村的未来,而且还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提高农村教育水准在现阶段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确保农村青少年和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完善农村教育保障制度,使家庭困难儿童、留守儿童和女童都能够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其次,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特别是加强职业教育,除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要特别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习型农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民的职业培训,美国政府和很多培训机构在农村开办各类培训班和农民继续教育班。英国建立了很多业余农业学校,如农民夜校、农业青年培训学校等。日本也做了很多工作,加强对农民子女的专门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国应该由政府统筹、协调各个部门,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形成形式多样的农民职业培训体系,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培训供给,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提高农民的技能。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转移,而且可以增加农民进入非农产业的机会,增强农业技术对非农技术的影响。所以,要依靠提升农民素质、发挥农业技术对城镇化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收稿时间]2013-06-19

注释:

①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的精神,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以巩固和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②数据来源于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标签:;  ;  ;  ;  ;  ;  ;  ;  

城市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互动机制:基于中国数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_农业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