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思琪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目前许多独立院校转型成为应用型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专业建设面临困境,学科存在感弱、实践教学环节落空、课程体系设计冗杂、师资结构不合理等。为此需要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课程体系精细化和师资力量多元化。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院校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重任,许多独立院校又正在“应用型”转型中,因此如何构建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在转型成功或正在转型的独立院校中,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更强调把公共管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管理部门的实践中去,注重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更加强调管理能力,创新思维,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

其次,科学亦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科学的精神追求主要体现在对于真理和人类福祉追求。科学本质上是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科学家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捍卫。比如,布鲁诺为了坚持日心说,宁愿被烧死,也要捍卫真理,便是对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最好证明。真正的科学还关心人类的福祉。

1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已经有专家学者对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过“三维互动”、“四位一体”、“五一工程”等培养模式,但独立学院在转型过程中,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仍然面临困境,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人民警察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对继续盘问、传唤、先行拘留和拘传等强制措施混淆适用的情形。对已经确认相对人存在着违法犯罪嫌疑的,按照法律规定应当采取传唤、先行拘留或拘传等强制措施,并不辨明清楚具体情形,统统以继续盘问为由予以处置。

1.1 学科存在感弱

公共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许多人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而忽视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得公共管理专业与政治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等学科区别不大,专业辨识度低。

公共管理专业是纯文科类专业,在高校所有专业设置中并不受重视,生源也相对不足,很多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都是调剂进入本专业学习,学生本身重视程度也不够。独立学院的性质特殊,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而公共管理专业不能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学校考虑到短期利益,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和教学资源,这直接给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教学设施陈旧,图书资料更新不及时,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跟不上学生实践需要等。很多调剂过来的学生甚至第一选择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暴露很多问题,如难以对这个学科培养良好的兴趣,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等。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房价的持续高涨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虽然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由于住房兼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与基本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房价上涨应该以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因此,短期的房价调控政策不仅无法实现房价的合理回归,也不利于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1.2 实践教学环节落空

(3)投资控制不力。如果设计完成后发现概预算超标,再变更设计,满足限额要求,则会使投资控制处于被动地位,降低设计的合理性。因此,应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前,就对各工程项目、各单位工程、各分部工程进行合理的投资分配,以控制设计,体现控制投资的主动性,此即为限额设计。限额设计不仅能促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克服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而且能树立设计人员的责任感,使设计院内部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整体。该法可在设计阶段初期应用,全局控制工程投资。

1.3 课程体系设计冗杂

公共管理专业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都有交集,交叉性很强,导致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难以形成特色,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没学到”的感觉,学生难以对本专业有准确的定位。同时,整体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并未真正凸显新形势下的专业特色。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就是实践教学,然而对于纯文科类专业,往往在实践教学方面难以达到预期,存在很多问题,公共管理专业也是如此。一是本身实践教学所安排的课时就极少,也没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往往导致许多老师和学生不重视,很多实践环节也是流于形式。二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也比较单一,有些实践基地并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三是学校的不重视导致专业经费不足,很多独立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都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拥有独立实验室的也大多硬件设施不全,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时大多针对理论性研究,缺乏社会调查,对现实社会指导意义不大。

1.4 师资结构不合理

现如今独立学院为了迎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纷纷谋求转型,现代社会也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探索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要而迫切,针对前文分析的公共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本文拟以下几个方面对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2 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公共管理专业是交叉性学科,因而其师资队伍也应该是多元的。但是,我国公共管理专业起步晚,专业型人才匮乏,导致独立学院中很多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是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发展而来。此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不仅理论功底过硬,还要实践能力突出,但是目前存在于我们独立学院中的大多都是从校园直接走上讲台的“学术型”教师,他们的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对实践技能的“教”与“授”明显力不从心,且这部分教师因各种缘由,大多也不愿意到企事业单位学习。这样,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就极其令人担忧,没有足够比例的“双师型”教师,谈何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1 完善公共管理专业建设

公共管理专业能够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优质的管理类专业人才,所以从相关政府部门到高校领导包括一线老师甚至是本专业学生都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不要眼光局限于短期利益,理应加大对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的投入,努力找准应用型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为本专业的学生树立信心。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应当掌握好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专业素养,摒弃传统的单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为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成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平台是公共管理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课时,并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资源,不能让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工具和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还要有效的利用案例、情景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引进一些品质优良的模拟软件,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更要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为实践教学活动搭建良好的平台,深化学生的专业体验,实践基地的锻炼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日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在课堂之余,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帮助本专业学生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建立长期的合作,共同制订实习和培养计划,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2.3 课程体系精细化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化人才,应该既是“通才”也是“专才”,所以在公共管理专业本身辨识度不高的现实情况下,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既包括必要的专业课,专业课的学习中一定要有所侧重,打造核心课程和精品特色课程,其他专业课程要围绕其而开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也要涉及足够的通识课,另外还要包含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理论课程之余最重要的是将实验、实践还有实习等课程切实开展起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让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学有所得,成为这个专业的精英和人才,而不再是就业的“万金油”,去哪都能干,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干,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2.4 师资力量多元化

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是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保障。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本就紧缺,且有许多转行而来甚至是兼职的教师,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要拟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一是要提升,充分挖掘现有人才,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现有教师考取考博士、做博士后、做访问学者、高级进修等。二是要扩容,引进实践技能型人才,招聘时可以将实践经历放入招聘要求中,同时可以聘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共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来给学生授课。三是要培养,可以通过高校教师挂职,深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完善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这样,不但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多元化,还实现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林艳,邱房贵.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13,(1):119-122.

[2] 秦正为.公共管理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0-102.

[3] 张美丽,魏昀妍.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5,(6):132-133.

作者简介: 刘思琪(1991-),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26

标签:;  ;  ;  ;  

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