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建筑领域的不断创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蓬勃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施工中。然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涉及许多施工环节,对施工温度和设计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速度,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和努力。同时,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因素、施工裂缝和标准浇筑技术也成为当前施工技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通常是指混凝土自身体积较大,且其能够发生较为强烈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在25度以上。在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达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这种材料所建设的结构端面所使用的混凝土量也较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并没有采取分缝分量的方式,而是增加了单次混凝土的用量,进而也更好地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及效率。外界温差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复杂性,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一般采取洒水养护的方式来为混凝土降温。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多为构造筋,其次为配筋。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原料配比设计的最优化
为了更好地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作业难题,杜绝不达标的现象发生,保证构件的施工质量,其中原料配比的设计工作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原材料配比设计时,要对工程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的原材料比配设计方案,必须突破传统的设计方式。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更好地满足构件的各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可以通过合理地减少水泥用量,已通过降低水泥水化反应的目的,以便能够更好的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同时可以通过调整沙子和粉煤灰的用量来满足高强度混凝土构件的标准。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裂缝技术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所以施工人员要充分重视。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对可能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的手段进行施工,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施工质量。裂缝控制技术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技术:(1)要进行1个施工区段的划分,每一个区段代表一个单元,按照单元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实际过程中,也要分层浇筑,一步步的进行。(2)应对不同厚度的筏板时,要采用不同的浇筑方式,对于较厚的筏板,可以将其分为多层进行浇筑,而对于较薄厚度的筏板,可以直接进行浇筑。施工人员可以按照特定的筏板厚度进行分隔,对一层或多层的筏板进行浇筑和振捣,振捣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快的下沉,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3)振捣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刮浆,然后撒上碎石,在混凝土初步凝结前,要进行2次振捣。(4)浇筑的过程必须是连贯的,所以在浇筑前,要提前准备充足的混凝土,确保浇筑车可以一直运行,防止裂缝产生,也可以使浇筑过程更好更快的进行。
2.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可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并符合下列规定:a.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b.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其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层间最长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对于工程量较大、浇筑面积也大、一次连续浇筑层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3m),且浇筑能力不足时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分层连续浇筑一是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二是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的露出粗骨料;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3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策略
3.1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工作
首先应在承台的范围内埋设四根垂直的测杆,并且每根测杆应沿着混凝土的厚度设置3个不同的测点,也就是说应设置4跟测杆以及12点测点。其次在头三天应每间隔1小时就进行一次温度测量,三天之后应保证每隔4个小时就进行一次测量。再次相关人员应针对每次测量的数据进行细致的记录,并根据温度的变化制定曲线图,图中要将不同测点的问题以及中心测点和表面测点温度差表现出来。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问题监测工作,才能有效的防止产生温度裂缝。
3.2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环节进行管理
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首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各施工技术的环节,对于当中的节点,则可给予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指导或者交流。其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的质量检验的标准,较为熟悉,掌握建筑的工程施工要求。最后,并能灵活根据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力量及机械设备、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施工,制定比较合理科学的有关混凝体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必须选择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原材料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进行细致的检验,杜绝使用不合格的产品。除此之外应注意原材料的温度问题,由此保证混凝土入模时的问题与理论相近。(2)在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添加必须由专人负责,并且添加量必须要做到准确无误。(3)用于混凝土浇筑的基槽是事先进行清理,将槽内的杂物都进行清理。(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要保证连续进行,其中的间歇时间不应超过5个小时。(5)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以及养护工作必须要求专人负责,在测温和养护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的通知有关技术人员。
4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施工前进行现场检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规范操作,强调实时温度监控和及时调整施工,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同时,减少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做好后期维护工作,确保施工能按质按量完成。
参考文献
[1]杨滕平.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26)5.
[2]王文亮,李世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
论文作者:焦向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厚度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