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6400)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B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经治疗血糖均明显下降,A、B组患者的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显著,相对于常规治疗见效快,纠正酸中毒无反复,低血糖发生率低,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03-0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人体糖、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慢性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疾病[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类型,也是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等多种急性并发症,其中酮症酸中毒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酮血症等,可导致患者昏迷,情况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2]。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用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本研究将24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4例患者。A组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29.2±3.7岁;B组2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3例,最小年龄17岁, 最大年龄46岁,平均年龄28.2±3.5岁。所有患者均为中重度DKA急性发作,pH小于7.2。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A、B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补液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失水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输液量,当血糖控制到一定水平后改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短效胰岛素。A组患者在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首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0.1U/Kg/h胰岛素持续滴注,并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待患者血糖明显下降且尿酮呈阴性后改为皮下注射,以便有效控制血糖水平。B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在基础治疗上持续24小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始剂量为 0.1U/Kg/h,每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待血糖待患者血糖明显下降且尿酮呈阴性后改为基础量(全天量的60%)注射以及餐前最大剂量,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注射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血糖水平、尿酮体等指标变化,比较A、B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将本研究中的所有相关数据完整导入软件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表示,均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A、B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为分别为23.4±6.6mmol/L、23.5±8.2mmol/L,治疗后血糖分别为7.4±2.0mmol/L、7.0±2.4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DKA纠正无反复,复查尿酮体均为阴性,B组患者复查尿酮体21例呈阴性,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 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比较
B组患者的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表 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比较(n,x-±s)
2.3 低血糖事件比较
治疗后A组患者有5例(20.8%)患者发生低血糖,B组患者有1例(4.1%)患者发生低血糖,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胰岛素泵是通过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来达到降血糖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是采用工智能控制装置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胰岛素可迅速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减少尿酮含量,及时纠正酸中毒。相比其他治疗方法,胰岛素泵治疗可根据患者的食欲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该措施有效避免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方法剂量和滴注速度难以控制,所以降血糖的可控性较弱,多会导致低血糖事件发生。另外由于胰岛素泵治疗更接近于人体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所以该方法更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情况,因此患者经治疗尿酮体转阴后不易出现反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且尿酮体转阴,A组出现低血糖以及尿酮体指标反复情况,B组均为发生低血糖以及尿酮体指标反复情况,而且B组患者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该研究结果与周建达的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迅速降低血糖,纠正酸中毒无反复,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该治疗方法整体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彦,黄乐,杨斌等.胰岛素泵治疗104例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5):2244-2246.
[2] 刘文华,王红旗.胰岛素泵治疗1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25-25.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患者论文; 酸中毒论文; 血糖论文; 酮症论文; 胰岛素论文; 低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