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基础上——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上论文,重要讲话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江泽民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突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把理想信念教育搞实搞细指明了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信念问题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我们正处于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社会上和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我们恪守的理想信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透过各种各样的议论,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确实让人感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需要在新的时期联系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如何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
一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的真实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认,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维系它的是什么?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华民族有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了光复旧物,为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代代仁人志士,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可以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威武而不屈。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都是源于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可以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就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在于有这样的脊梁,有这样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具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之所以能够抛头颅、洒热血,战斗失败了,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继续战斗,靠的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忠诚,尽管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未必能够看到社会主义,但却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是美好的正义事业,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凝聚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还说过,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着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理想、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回顾历史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正是凭着这种信念、这种团结,我们不仅从战争年代闯过来了,从三年困难时期闯过来了,而且经受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凭着这种信念、这种团结,不管将来有什么艰险,我们都可以成功地闯过去,以达到胜利的彼岸。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是我们维护国家独立、保证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在世界政治格局中能占一角?原因在于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为什么中国能够独立自主?最根本的是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而且就连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我们党和军队的总体状况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领导十分信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但也确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一部分人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甚至动摇、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的人甚至说,现在社会是多元化的,不要再搞指导思想一元化那种“左”的东西了;有的人认为共产主义是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空洞说教,说什么现阶段要人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是超越了历史阶段,是“左”。不要以为上面说的一些情况只是个认识问题。现在有的人已经按照这样一些认识支配自己的行动了。有的崇拜金钱,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甚至因此而丧失国格人格,滑进了犯罪的深渊。譬如像褚时健、胡长清、成克杰等,有严重的经济犯罪的问题,但深层的东西却是理想信念的动摇。这个问题如不能有效地解决,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确实非常令人担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当今时代,有没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不是真信、深信,已经不只是个人的信仰问题,而是一个严肃、重大的政治问题。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事实,我们不能不感到这一问题的重大。戈尔巴乔夫下台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我的最大遗憾就是使伟大的苏联公民丢掉了伟大的苏联国籍。今年元旦过后,俄罗斯代总统普京一方面处理着车臣问题,一方面关注着经济形势。他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当年的世界第二大强国,今天仅相当于中国的1/5”。造成这些国家这种后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不能说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著名学者亨廷顿就曾明确地讲过:“前苏联败在了意识形态上,败在了对马列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上。”俄国人走过的路我们不能再走,俄国人尝过的苦果我们不能再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这是一项强基固本的工作。
二
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实质问题在于用什么样的宇宙观来作为观察国家前途命运的工具。毛泽东同志当年说,中国人找到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强调理想信念,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要使广大干部尤其是高中级干部,能够更加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作为观察国家前途命运的工具。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曾经说:学好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队伍就能巩固,我们的干部就能得到提高,我们也才能够有本事迎接未来的光明世界,掌握这个新的光明世界。他还说,“加强全党的思想教育,这是对付黑暗和迎接光明的思想准备”。从那时到现在,情况根本不同了。但是,从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和经受各种可能的风险考验而作思想准备的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抓紧理论学习,强调理想信念,做的是同样的工作。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领导干部要成为政治家”、“要划清重大的原则界线”,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都是在为迎接21世纪、为经受各种可能的风险考验而作思想准备。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它不可能与生俱来,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发展到今天,一百五十多个春秋,潮起潮落,怀疑、议论甚至否定的态度始终不断,而且这种情况今后还将会持续下去。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深入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就一定能够比较好地经受各种风风雨雨。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思想方法问题。是教条主义地还是历史主义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对于人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就会发现今天的好多问题它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于是有的人不免会产生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的认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答新的重大的问题,创造并产生了新的理论,如果用“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这些创造,又会觉得这些理论创新“老祖宗”没讲过,不是马克思主义。这些认识无疑都是错误的。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这些问题,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要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由于它们具体地、历史地回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时代课题,因而成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按照这种态度去思考,马克思主义既有一般性的原理,又有特殊性的原理,还有一些在特殊情况下作出的个别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某些个别结论当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失去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原理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以至被新的实践所修正;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则是始终起作用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说,对待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既不能因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否认和抛弃应该抛弃的个别结论,也不能因为抛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有了这种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会更加清醒,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
三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经过对各种学说的反复比较。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对于高中级领导干部来说,单有这一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各种社会学说的反复比较。世界上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早期都曾采取过单一的“苏联模式”,以为那就是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但实践证明那些“左”的僵化的做法是不成功的。于是有人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倡导什么偏离甚至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新思维”。结果是东欧剧变了,苏联解体了。实践证明,搞社会主义,“左”的不行,右的也不行,唯一正确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本国实际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信仰邓小平理论,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注意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吸取“左”和右的教训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要有同“左”和右的比较,而且要有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布热津斯基曾经在《大失败》中讲,“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这是典型的反对马克思主义言论,目的是要我们放弃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条路我们不能走,如果那样,中国就只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对于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就连资产阶级有头脑的思想家都是深信不疑的。美国的著名学者沙弥尔逊就曾明确地讲过:“马克思主义是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解剖刀,每一个愿意洞察社会历史底蕴的人都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有了对各种社会学说的反复比较,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更加坚定。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还需要对理论和现实的差别进行冷静的思索。现实生活中不如人愿的地方确实很多,这就有一个如何看待理论和实际的差别问题。如果对这种差别不进行冷静思索,就很容易产生错觉,把那些不如人愿的东西都简单地归结于马克思主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动摇对它的信仰。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淡漠甚至动摇,有着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从客观上说,比如“文化大革命”中党执行过“左”的政策,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伤害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当前社会主义进入低潮,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我们队伍中的一些意志薄弱者。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有些具体作法从形式上看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一些具体方法差不多,于是有些人就以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同”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所有制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这些变化的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人们的思想上发生作用;另外就是党内腐败的滋生,使党组织的凝聚力相对减弱。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我们党建设好,加上采取其他方面的措施,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会逐渐得到解决的。我们分析这些问题时,不能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简单地对接起来。要学会把握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一系列中间环节。这样我们就会认识到社会生活中好多不如人愿的地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结果,恰恰相反,有些问题是偏离甚至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坚持把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过渡环节搞清楚,就不会简单地用社会生活中那些不如人愿的东西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也就会坚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