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慧敏 李肖静 李晓莉 黄秀珍 李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0052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意识,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干预组采取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强化随访的模式,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糖尿病强化健康教育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与改善糖尿病控制方面优于传统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55-0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甚至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有研究显示,到2025年将突破3亿。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前三位国家为印度、中国 、美国 ,有文献报道,中国糖尿病患者中96%~97%是2型糖尿病患者。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计,21世纪将是糖尿病流行的世纪。
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以了解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收治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均符合1999 年WHO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 年;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2~80岁;文化程度均小学以上;空腹血糖<9.6mmol/L,餐后血糖<16.0mmol/L;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5例。患者住院前大多数未接受过系统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及运动的健康教育等。实验组采取短期集中强化教育+强化随访的模式,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糖尿病知识的咨询和指导不变,并接受连续10天的短期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部分患者住院期间未完成健康教育课程者,出院后继续回院完成所有健康教育课程。为保证住院患者的正常休息和诊疗护理工作,每天下午培训1—1.5小时。出院后强化随访,患者接受研究者每周一次的电话或短信提醒,提醒患者血糖监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及气候变化的注意要点,并通知参加我院组织的有关糖尿病患者的活动等。
1.2.2评价方法
采用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中文版[2]和密西根糖尿病中心发展成熟的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量表中文版[3],实验组患者在入组和随访3个月时各进行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测评,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在入组和出院3个月时进行同样的测试与复查。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 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内比较方差齐时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患者糖尿病认知行为、自我管理能力、疾病指标控制均有显著改善(p<0.01)。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
注:FBG 空腹血糖, PBG 餐后2h血糖,HbA1c 糖化血红蛋白
3.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各种方式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通过教育可使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学会自我管理,掌握对疾病自我护理与配合治疗知识的关键。此外,有研究发现,即使接受过教育患者也很难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监测,这对糖尿病的治疗和并发症防治十分不利。因此,仅仅是短期糖尿病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出院后随访作为一种提醒监督手段,是教育后的必要补充。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的程度、自我管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短期集中强化教育,由于教育周期短,使患者在短期内接受大量信息,强化认知,符合记忆遗忘规律,能更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其次,住院期间患者社会活动少,能系统全面地学习,教育者对患者的各种情况很了解,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学习兴趣。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虽然实验组血糖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在随访中,部分患者认为经常测试血糖没必要,浪费金钱,患者的自我感觉好,或者惧怕疼痛,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患者不愿意主动进行监测,故监测依从性还是比较差。因此,在进行教育时,应强调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同时教会患者减轻疼痛的技巧,提高自我监测的依从性。
通过本研究采用糖尿病强化教育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再次验证了自我管理教育不仅可以增长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激发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促进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4,5]。
参考文献
[1]胡一宇,黄丽华.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6:555-567.
[2] 贾芸,滕香宇.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29-30.
论文作者:程慧敏,李肖静,李晓莉,黄秀珍,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知识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