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S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强,王波,钱欢,黎锁平[1](2021)在《智能交通系统中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智能交通系统(ITS)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吞吐量和能效性能,提出了一种具备空间调制的协同多输入多输出自动重传请求(CMIMO-SM-ARQ)协议。考虑了双发送节点和双接收节点的四节点WSN,其接收节点可以互为中继辅助发送端传输数据,以降低系统中断概率。建立了具有3L+1个状态的CMIMO-SMARQ协议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DTMC)模型,并给出状态空间。根据WSN的中断概率和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推导CMIMO-SM-ARQ协议的吞吐量、能效和时延性能解析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协议的中断概率和能效性能优于单输入单输出自动重传请求(SISO-ARQ)协议,在中远距离(大于67 m)传输信息时,CMIMOSM-ARQ具有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时延。
温琦丽[2](2021)在《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联网正朝着异构化的趋势不断演进。异构车联网将短距离通信、蜂窝网等技术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车载业务需求。面对车联网中复杂的网络拓扑和严苛的通信条件,如何保证车辆移动时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提升车联网技术辅助下车辆的驾驶安全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早期的异构车载网络大多依靠远程云服务器进行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决策,由于传输距离较远很难对一些时延敏感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利用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可以将计算资源下沉到网络边缘的MEC服务器上,以提供更低延迟的数据处理能力。本文围绕异构车联网中的网络连接及驾驶安全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基于MEC技术分别提出了网络切换方案与区域车速管控方案。将MEC技术与车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为车辆移动过程中的频繁网络切换问题提供选网决策,提高网络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实时分析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提供动态车速建议,提升驾驶安全。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首先,以异构车联网中车辆与蜂窝基础设施间的V2N通信为研究背景,针对LTE与5G RAN-level异构蜂窝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该方案在切换信息采集时多维度地考虑到了交通态势、用户偏好及网络状态,利用MEC技术执行切换决策,通过车辆与基站的信令交互完成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切换。方案决策涉及到候选网络吞吐量评估、Qo S边界转化、车辆驻留状态预估及层次分析过程,解决了传统切换机制移动性分析不足的难点,降低了不必要的切换次数,较大程度地提升了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网络连接稳定性。其次,以异构车联网中车辆与路侧单元的V2I通信为背景,针对IEEE 802.11p短距离通信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MEC的区域内动态车速管控方案。该方案遵循欧洲电信标准协会车联网相关标准,采用合作感知类(Cooperative Awareness,CA)服务和分散式环境通知(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al Notification,DEN)服务进行车辆与路侧单元的信息交互。针对关键路段(十字路口、车流密集区域)利用MEC辅助决策建立了区域内动态车速管控策略,能够实时采集驾驶盲区路段的路况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碰撞事故发生的次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最后,使用NS3+SUMO仿真平台以北京冬奥首钢园区实地部署为原型搭建了车联网中的交通与通信模拟场景,分别实现了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与车速管控方案,并对方案所提到的功能模块及算法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相较于传统方案的功能完整性和性能优势。
王波[3](2021)在《智能交通系统中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无线传感器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信息通信的重要技术载体,被广泛部署在车辆和道路基础设施中,形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进行信息传递。然而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受限及低可靠性成为影响WSNs系统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备空间调制的协同多输入多输出自动重传请求(CMIMO with Spatial Modulation Automatic Repeat re Quest,CMIMO-SM-ARQ)协议以提升WSNs的中断概率、吞吐量、能效等性能,并且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有效互联。具体工作如下:首先,为提高ITS中WSNs的吞吐量和能效性能,提出了CMIMO-SM-ARQ协议。考虑了双发送节点和双接收节点的四节点WSNs,其接收节点可以互为中继辅助发送端传输数据,以降低系统中断概率。建立了具有3L+1个状态的CMIMO-SM-ARQ协议离散时间马尔科夫链(DTMC)模型,并给出状态空间。根据WSNs的中断概率和一步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推导CMIMO-SM-ARQ协议的吞吐量、能效和时延性能解析表达式。其次,为了进一步提升CMIMO-SM-ARQ协议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该协议在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会激活接收端的节点辅助目的节点接收数据。旨在降低信息传输中断概率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效和时延等性能。考虑了双发送节点和四接收节点(其中两个接收节点为待激活节点)的WSNs,在节点激活前,该协议通信机制同CMIMO-SM-ARQ协议相同。在簇内传输也会存在中断的情况下,建立了具有2L+2L+2状态的DTMC模型,求解其稳态分布,并且推导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的中断概率、吞吐量、能效以及时延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针对上述分析得到的表达式,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MIMO-SM-ARQ协议的中断概率和能效性能优于单输入单输出自动重传请求(SISO-ARQ)协议,在中远距离(大于67米)传输信息时,CMIMO-SM-ARQ协议具有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时延。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在中断概率和能效性能上优于CMIMO-SM-ARQ协议,在中远距离通信时,该协议的整体性能优于SISO-ARQ协议。
李敏[4](2019)在《《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智能车联网技术已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领域。近年来,美日欧等国的智能交通系统都已日趋完善,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次翻译实践能帮助我们了解先进概念和技术,期望能对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智能车联网与通讯》一书共有九章,源文本节选自其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适合用来锻炼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并能为目标读者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该实践报告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背景、语言特点及翻译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过程,包含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第三章笔者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总结了翻译实践经验并就笔者对译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阐述。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源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译文以传递有效信息为主要目的。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合理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其次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翻译能力的同时,掌握科技翻译的要领;最后希望能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本次实践,笔者发现文本类型理论适合指导关于智能交通类信息文本的翻译,希望本报告能对该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潘淑贞[5](2019)在《基于RNN的交通事故预测及救援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交通系统中有一个特殊的子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的存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件。该系统的高效运行依赖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其他的子系统,并且可以将交通监控中心与职业的救援机构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该系统的存在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这就需要完善的紧急救援系统的快速响应来减少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当事故发生时,会同时需要很多救援资源到场合作处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率的完成资源的调度成了现在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现有条件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1)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简称RNN)的交通事故预测算法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RNN模型的交通事故预测算法。该算法对车联网中车辆上传的实时数据和网络基础设施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历史数据信息训练得出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根据现有的交通天气情况对道路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并利用RNN模型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预测,为后续的资源调度提供依据。从模型的训练结果可以看出,预测的准确度和误判度都达到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运行的需求,可以作为ITS中资源预调度以及调度的重要参考依据。(2)基于预测的资源调度算法其次,根据RNN预测算法预测出的事故严重性对资源进行预调度,针对紧急资源,系统管理中心可以提前将其调度至预测出的事故发生地点来控制交通指挥情况,理想情况下希望紧急资源的到场可以缓解交通情况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而对于其他资源,系统做出预测判断的情况下,若未能成功避免事故,可以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对资源进行调度,节省了紧急资源在协同调度时所花费的时间。不同类型的事故的救援效率根据资源预调度的状况也有所不同,本文所做实验证明了基于预测的资源预调度的算法所执行救援消耗的时间比事故发生后再对资源进行调度的时间更短,效率更高。同时从实验结果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我们提出的基于预测的资源调度算法,对于事故处理的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算法具有实质性的提升。
马飞虎,罗梓铭,姜珊珊,孙喜文,金依辰[6](2017)在《3S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3S技术在促进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关问题。从3S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出发,分别描述了GIS-T数据传输、GPS定位导航、RS图像数据处理,以及三者在交通领域现阶段普遍的应用技术,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智能交通系统架构。从经济学层面分析了3S所带来的影响,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对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的投资规模,提出了交通、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最后,从目前3S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引发思考,总结了提升其技术与完善智能交通系统的方法。
刘丽珍,王函石,宋巍,王旭仁,王万森[7](2015)在《非良构领域智能教学系统的探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智能教学系统是以信息集成技术为核心的开放复杂智能系统,知识构建及Agents行为管理是其核心支撑技术。针对智能教学系统的复杂应用问题,文章阐述非良构领域下智能教学系统面临的挑战,分析非良构领域知识构建及Agents行为管理的研究思路,进而探究数据挖掘技术在非良构领域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贺大胜[8](2013)在《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是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通行能力提高两至三倍;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高近70%;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50%以上;并能显着的降低环境污染。而ITS中的汽车辅助驾驶,将极大降低交通事故提高安全性。ITS结构非常复杂,且需要众多单位配合等不利因素,为此我们设立本研究,从下列:①ITS体系框架与标准、②ITS所涉及的基础技术、③ITS中交通流诱导系统、④ITS中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⑤ITS中先进的车辆系统,5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在我国外的应用情况研究进行详细研究。从研究可知:发达国家的ITS建设已经有了长期、循序渐进的发展。美国、日本、欧洲为ITS研究和应用的3大重要力量。各项ITS核心技术均为发达国家掌握,建设ITS所需的各项基础IT技术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准。发达国家正在运营着多个ITS子系统,正处于全面整合、提升ITS应用的阶段。我国的ITS经过近10年建设,ITS应用主要在交通视频监控、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方面逐步开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为道路交通运营、监控、管理等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说来,我国ITS市场规模小、水平低,高水平的交通流诱导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自动驾驶汽车、自动公路等先进的车辆系统的应用离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本研究还根据我国ITS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张晨[9](2013)在《基于RFID的车联网在ITS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城市交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但随着现代城市的规模日益庞大,交通安全、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却成为了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难点。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使用ITS来解决交通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了研究重点。目前智能交通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大致有环形线圈检测技术、地磁感应检测技术、压力传感器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雷达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GPS及GPRS结合检测技术、RFID检测技术等。而RFID技术除了有全天候工作、成本低、易部署、多目标识别、不破坏环境、不受环境与光线的影响和寿命长等特点,还具备能对车辆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的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就基于RFID技术形成的车联网在ITS中应用的基础问题开展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建立拥有车载标签、路侧设备和汇集网络的车联网体系结构。给出ITS中车联网的定义和其应用方向。设计适合车联网环境的有源RFID标签,阐述其双频结构、频率范围和性能指标。同时对不同环境下车联网的工作模式和可能出现的邻道干扰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车联网部署的参数设置设计了仿真实验。②针对ITS中交通流参数检测这一基础应用难点建立车联网环境下的检测模型。给出空间密度、平均车头间距、交通量、平均车头时距及空间平均速度等传统可测参数的检测模型和方法。并对车联网中才可准确测量的如道路选择概率、平均行程时间和平均延误时间等参数进行严密的分析与推理,给出其计算方法和应用模式。通过两个实验分别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检测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③在解决了ITS中交通流参数检测的基础上,将车联网引入到抽象层次更高的高速路OD矩阵估计应用领域。分析了车联网环境下高速路OD矩阵的采集模式,建立了在有缺失数据情况下的OD矩阵估计模型,同时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对OD矩阵元素的概率极大似然估计进行推导,给出了基于EM算法的OD矩阵估计详细流程。并以重庆市内环高速为样本建立912节点规模的实验仿真模拟高速路OD矩阵估计流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刘晓平[10](2009)在《基于web2.0的智能导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开始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智能导学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web教学系统,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利用许多新的思想理念与技术手段,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在引导性、智能性、交互性等方面始终存在不足。web2.0作为网络发展的新时代,其去中心化、参与、分享、协作的理念,为智能导学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RSS、Tag、SNS、wiki、Masshup等作为web2.0的代表性技术,为智能导学系统更好的实现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等基本特点,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在人本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数据挖掘、知识表示、动态评价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将web2.0的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导学系统中,深入研究了如何将web2.0与ITS融合、学习者模型建立、知识表示方式、系统数据库的特点、系统规则的产生、系统评价功能等核心问题,设计出包含个体学习模块、SNS社会化协作学习模块、以及评价分支导学模块。其中,个体学习模块相当于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空间,记录着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信息;SNS社会化协作学习模块利用web2.0技术让学习者轻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让学习者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分支导学模块在掌握学习者学习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推理,为不同表现的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路径,结合学习模型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最后,为了对该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估,在Kirkpatric四层效果评估模型的指导下,设计了评价方案,指导系统的使用。
二、ITS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TS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及技术研究 |
2.1 车联网通信技术与业务概述 |
2.2 MEC技术特性概述 |
2.3 异构蜂窝车联网网络切换相关技术 |
2.3.1 异构蜂窝网络的融合与演变 |
2.3.2 网络切换流程及相关解决方案 |
2.3.3 网络切换中的决策与评估参数 |
2.4 ITS中驾驶安全类标准概述 |
2.4.1 ETSI相关协议概述 |
2.4.2 CAM分析 |
2.4.3 DENM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设计 |
3.1 场景需求分析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切换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3.3.1 交通态势感知组件 |
3.3.2 用户偏好组件 |
3.3.3 网络感知组件 |
3.4 切换决策模块设计 |
3.4.1 吞吐量评估组件 |
3.4.2 QoS边界转化组件 |
3.4.3 驻留状态预测组件 |
3.4.4 层次分析组件 |
3.5 切换执行模块设计 |
3.5.1 信令交互组件 |
3.5.2 应急处理组件 |
3.6 本章小结 |
4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设计 |
4.1 场景需求分析 |
4.2 车速管控方案设计 |
4.2.1 总体方案设计 |
4.2.2 信息采集模块 |
4.2.3 管控决策模块 |
4.2.4 控制信息下发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5 方案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
5.1 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与通信场景模拟 |
5.1.1 基于SUMO的车辆移动模拟 |
5.1.2 基于NS3 的车辆通信仿真 |
5.2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方案仿真实现 |
5.2.1 基于MEC的切换方案实现 |
5.2.2 冬奥园区下的异构蜂窝网络环境搭建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的仿真实现 |
5.3.1 基于MEC的车速管控方案实现 |
5.3.2 冬奥园区中的车速管控系统搭建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智能交通系统中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TS中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ITS中 CMIMO-SM-ARQ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2章 ITS中 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 |
2.1 系统模型和传输机制 |
2.1.1 建立ITS中的WSNs模型 |
2.1.2 简化的CMIMO-SM-ARQ协议通信系统模型 |
2.1.3 CMIMO-SM-ARQ协议的传输机制 |
2.2 CMIMO-SM-ARQ协议系统吞吐量 |
2.2.1 建立CMIMO-SM-ARQ协议的DTMC模型 |
2.2.2 中断概率 |
2.2.3 吞吐量分析 |
2.3 CMIMO-SM-ARQ协议系统能效分析 |
2.4 CMIMO-SM-ARQ协议系统时延分析 |
2.5 数值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 |
3.1 系统模型和传输机制 |
3.1.1 建立系统模型 |
3.1.2 简化的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通信系统模型 |
3.1.3 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的传输机制 |
3.2 接收节点自适应CMIMO-SM-ARQ协议系统吞吐量 |
3.2.1 建立DTMC模型 |
3.2.2 中断概率 |
3.2.3 接收节点自适应 CMIMO-SM-ARQ 协议系统吞吐量分析 |
3.3 接收节点自适应 CMIMO-SM-ARQ 协议系统能效分析 |
3.4 系统时延分析 |
3.5 数值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
4.1 研究工作总结 |
4.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Pre-translation plan |
2.2 Task preparation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
3.3 Transl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
Chapter 4 Summary |
4.1 Understandings on professionalism in translation |
4.2 Experiences in translat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 : Source Text |
作者简介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RNN的交通事故预测及救援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预测算法研究现状 |
1.3.2 资源调度算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事故预测算法 |
2.2 资源调度 |
2.3 循环神经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NN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算法 |
3.1 设计目标 |
3.2 问题描述 |
3.3 基于RNN的预测算法描述 |
3.3.1 数据预处理阶段 |
3.3.2 事故预测阶段 |
3.3.3 模型训练阶段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测结果下的紧急救援资源调度算法 |
4.1 设计目标 |
4.2 问题描述 |
4.2.1 实体定义 |
4.2.2 系统设计 |
4.3 基于预测的资源调度算法详细描述 |
4.3.1 算法符号描述 |
4.3.2 模型的具体描述 |
4.4 算法的性能分析 |
4.4.1 实验衡量指标 |
4.4.2 实验环境设置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3S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3S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1.1 GIS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1.2 GPS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1.3 RS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
1.4智能交通中3S技术的联系 |
2 3S技术在ITS中带来的经济影响 |
3 3S技术在ITS中面临的发展问题 |
4结束语 |
(8)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社会的汽车化带来了严重的交通问题挑战 |
1.1.2 ITS 的基本概念 |
1.1.3 ITS 的重大作用 |
1.2 国外 ITS 进展情况 |
1.2.1 国外 ITS 发展历程与现状 |
1.2.2 国际 ITS 技术趋势 |
1.3 我国 ITS 发展历程与现状 |
1.3.1 我国 ITS 发展历程 |
1.3.2 我国 ITS 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 |
1.3.3 我国 ITS 建设的问题 |
1.3.4 我国 ITS 应用与发展对策 |
1.4 本研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本研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
1.4.2 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ITS 体系框架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2.1 ITS 体系框架的产生背景 |
2.2 国外 ITS 体系框架发展现状 |
2.2.1 美国 ITS 体系框架 |
2.2.2 日本 ITS 体系框架 |
2.2.3 欧盟 ITS 体系框架 |
2.3 ITS 体系框架的发展趋势 |
2.3.1 ITS 体系框架表现出与其它重要的社会信息化建设日趋紧密的趋势 |
2.3.2 ITS 体系框架设计与智慧城市、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之间的关系 |
2.4 我国 ITS 体系框架的应用研究 |
2.4.1 我国 ITS 体系的发展过程 |
2.4.2 我国 ITS 体系框架的作用 |
2.4.3 我国 ITS 体系框架的用户服务 |
2.4.4 我国 ITS 体系框架的标准化成果 |
2.4.5 我国 ITS 体系框架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
2.4.6 对我国 ITS 体系框架研究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TS 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3.1 ITS 的技术特点及主要核心的基础技术 |
3.2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发展现状 |
3.2.1 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概述 |
3.2.2 移动式交通信息检测技术 |
3.3 交通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
3.3.1 ITS 信息传输设施 |
3.3.2 无线通信在 ITS 中常用的种类 |
3.3.3 公众商业移动通信技术在 ITS 领域的应用 |
3.4 ITS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 |
3.5 云计算技术在 ITS 中应用的发展现状 |
3.5.1 云计算在 ITS 中的应用背景 |
3.5.2 在 ITS 建设中的交通云 |
3.6 ITS 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3.6.1 ITS 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在我国 ITS 领域的发展现状 |
3.6.2 RFID 技术在我国 ITS 领域的发展现状 |
3.6.3 RFID 技术在我国 ITS 领域的发展及对策 |
3.6.4 ITS 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
3.6.5 ITS 所涉及的基础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S 中的交通流诱导系统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4.1 交通流诱导概述 |
4.1.1 交通流诱导系统的意义和分类 |
4.1.2 交通诱导系统的组成 |
4.2 诱导系统理论 |
4.2.1 路径规划 |
4.2.2 交通网络实时动态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
4.2.3 交通网络交通分配的原理 |
4.2.4 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及其算法 |
4.3 交通流诱导中的交通流采集子系统发展现状 |
4.4 动态交通诱导系统中的智能停车诱导技术发展现状 |
4.4.1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基本组成及原理 |
4.4.2 新加坡不停车智能停车场诱导技术 |
4.4.3 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发展的趋势 |
4.5 动态交通诱导系统中车载定位导航仪技术发展现状 |
4.5.1 车辆定位导航仪的功能 |
4.5.2 车辆定位导航仪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4.5.3 车载导航发展趋势 |
4.6 交通流诱导信息发布系统中的电子站牌系统发展现状 |
4.6.1 电子站牌系统的应用功能和分类 |
4.6.2 国外电子站牌的发展现状 |
4.7 交通流诱导中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现状 |
4.7.1 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背景和功能 |
4.7.2 国外的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现状 |
4.7.3 公众出行服务发展趋势 |
4.8 交通流诱导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4.8.1 交通流采集子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
4.8.2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在我国应用 |
4.8.3 车载定位导航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4.8.4 电子站牌在我国的应用 |
4.8.5 公众出行服务在我国的应用 |
4.8.6 交通流诱导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
4.8.7 交通流诱导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TS 中 ATMS 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5.1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概述 |
5.1.1 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
5.1.2 ATMS 主要研究方向和设计原则 |
5.2 ATMS 中的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5.2.1 国外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5.2.2 交通控制管理系统中电子警察子系统的发展趋势 |
5.3 ATMS 中的交通事件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5.3.1 交通事件管理系统的功能 |
5.3.2 国外交通事件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5.4 ATMS 中的 ETC 收费系统的发展现状 |
5.4.1 自动收费 ETC 系统及其原理 |
5.4.2 ETC 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5.5 ATMS 中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5.5.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分类 |
5.5.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趋势——基于多智能体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 |
5.5.3 国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5.6 ATMS 中的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APTS) |
5.6.1 发展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背景 |
5.6.2 APTS 关键技术 |
5.6.3 APTS 核心内容——快速公交 BRT 系统 |
5.6.4 城市 BRT 系统的发展趋势 |
5.6.5 国外 BRT 的发展现状 |
5.7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5.7.1 交通控制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
5.7.2 交通事件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
5.7.3 ETC 在我国的应用 |
5.7.4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
5.7.5 BRT 在我国的应用 |
5.7.6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
5.7.7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对策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TS 中先进的车辆系统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6.1 先进的车辆系统概述 |
6.1.1 先进的车辆系统简介 |
6.1.2 先进的车辆系统的功能 |
6.1.3 先进的车辆系统所涉及的传感器技术 |
6.2 AVCS 中的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 |
6.2.1 车辆定位导航服务的分类 |
6.2.2 车辆常用的定位导航方法的分类及基本原理 |
6.3 AVCS 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 |
6.3.1 AVCS 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
6.3.2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核心技术 |
6.3.3 自动驾驶汽车行车方式研究方向的分类 |
6.3.4 道路安全列队行车项目研究 |
6.3.5 国外单车式自动驾驶方式汽车研制情况 |
6.4 AVCS 中的自动公路系统的发展现状 |
6.4.1 自动公路系统的定义 |
6.4.2 国外自动公路系统研究现状 |
6.4.3 我国自动公路系统研究现状 |
6.5 AVCS 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
6.5.1 AVCS 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趋势 |
6.5.2 AVCS 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挑战 |
6.6 先进的车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6.6.1 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6.6.2 自动驾驶汽车在我国的研制情况 |
6.6.3 先进的车辆系统在我国应用与发展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RFID的车联网在ITS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 ITS 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 ITS 研究历史、现状及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RFID 及 ITS 理论基础 |
2.1 RFID 技术 |
2.1.1 RFID 概念及标准 |
2.1.2 RFID 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 |
2.2 ITS 技术 |
2.2.1 ITS 概念及应用 |
2.2.2 ITS 主要技术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 RFID 的车联网体系结构 |
3.1 车联网概念 |
3.2 车联网模型 |
3.2.1 车载标签 |
3.2.2 路侧设备 |
3.2.3 汇集网络 |
3.3 仿真实验 |
3.3.1 VISSIM 交通仿真平台简介 |
3.3.2 车联网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ITS 中交通流参数检测 |
4.1 交通流理论简介 |
4.2 传统可测参数 |
4.2.1 空间密度 |
4.2.2 平均车头间距 |
4.2.3 交通量 |
4.2.4 平均车头时距 |
4.2.5 空间平均车速 |
4.3 车联网下可测参数 |
4.3.1 道路选择概率 |
4.3.2 平均行程时间 |
4.3.3 平均延误时间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一 |
4.4.2 实验二 |
4.5 本章小结 |
5 ITS 中高速路 OD 矩阵估计 |
5.1 OD 矩阵估计理论 |
5.2 基于 EM 算法的 OD 矩阵估计模型 |
5.2.1 OD 矩阵采集 |
5.2.2 OD 矩阵估计模型 |
5.2.3 OD 矩阵估计的 EM 算法 |
5.3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基于web2.0的智能导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ITS 系统发展背景分析 |
1.2 ITS 的历史演化 |
1.3 ITS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1 ITS 体系结构的新进展 |
1.3.2 知识表示与管理的新进展 |
1.3.3 智能导学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web2.0 对智能导学系统设计的支持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6 本文的内容组织 |
第2章 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 |
2.1 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 |
2.2 动态评价理论的指导 |
2.3 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
2.4 数据挖掘与模糊推理 |
2.5 知识表示与关系数据库 |
2.6 web2.0 相关理念与技术 |
第3章 系统核心问题研究 |
3.1 如何将web2.0 与 ITS 融合 |
3.2 学习者模型的建立 |
3.3 知识表示方式 |
3.4 基于web2.0ITS 数据库的特点 |
3.4.1 采用B/S 模式扩展web 服务器 |
3.4.2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优化措施 |
3.4.3 Ajax 技术的使用 |
3.4.4 从数据库本身进行优化 |
3.4.5 针对数据库自我扩展的要求 |
3.4.6 针对数据库关联性要求 |
3.4.7 针对数据高速查找计算与传递的需求 |
3.5 系统规则的产生 |
3.5.1 系统推理规则 |
3.5.2 系统策略规则 |
第4章 ITS 系统计算机模型 |
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4.2 系统的具体设计思想 |
4.2.1 web2.0 关注学习者的体验 |
4.2.2 web2.0 让学习者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 |
4.2.3 web2.0 让学习者协作学习并及时交互 |
4.2.4 引入动态评价并进行分支性学习引导 |
4.2.5 个性化学习 |
4.2.6 基于web2.0 智能导学系统的优势 |
4.3 个体学习平台的实现 |
4.4 SNS 社会化网络协作学习 |
4.5 迁移评价分支系统 |
4.5.1 迁移评价分支系统运行机制 |
4.5.2 分支系统试题库的存储实现 |
4.6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系统知识库的实现 |
第5章 分支教学模块试题库的设计 |
5.1 学习者分析 |
5.2 学习对象分析 |
5.2.1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2.2 分支教学试题库设计 |
5.3 分析自适应功能 |
第6章 系统绩效评价方案 |
6.1 反应层次的评估 |
6.2 学习层次的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ITS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交通系统中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J]. 周永强,王波,钱欢,黎锁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1(08)
- [2]异构车联网中基于MEC的网络切换与车速管控技术研究[D]. 温琦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智能交通系统中CMIMO-SM-ARQ协议性能建模分析[D]. 王波.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D]. 李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基于RNN的交通事故预测及救援资源调度算法的研究[D]. 潘淑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6]3S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J]. 马飞虎,罗梓铭,姜珊珊,孙喜文,金依辰.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7(04)
- [7]非良构领域智能教学系统的探究及应用[J]. 刘丽珍,王函石,宋巍,王旭仁,王万森. 计算机教育, 2015(18)
- [8]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 贺大胜. 长安大学, 2013(07)
- [9]基于RFID的车联网在ITS中的应用研究[D]. 张晨. 重庆大学, 2013(02)
- [10]基于web2.0的智能导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刘晓平. 湖南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