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一项事关城市空间管控与空间规划的重大工作,要求对空间的高度理解,折射了规划对于人本的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消除空间差异,构建协调统一的空间管控体系是其重要目的。而当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规范和技术标准仍在探索中,鉴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空间规划体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特征的特殊体现,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于优化空间开发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空间规划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空间规划体系。
1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原则
一是求同存异,协调一致。“同”即同一个城镇空间,“异”即各个专业规划中除空间以外的其他专业规划内容,“协调一致”即各个专业规划在空间安排上要进行协调并取得一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各个专业规划在空间上不再互相打架和冲突,实现对空间的各取所需,由此为构建统一的空间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要抓住城镇空间发展建设中的重点空间功能区,包括基本农田地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产业园区等,这些重点功能区是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与关键。除了这些重点空间功能区以外,还要兼顾那些一般性的城市空间功能区,要确保这些一般性功能区也做到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空间差异问题提出差别化的对策和策略。
三是合理统筹,明晰权益。本质上,国土空间规划就是一项克服我国当前规划体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不利局面的重大举措,是破解城镇空间发展建设中“九龙治水”困境的一剂良药。在统筹的过程中,还要统筹各方利益和各个专业规划的内容,做到实事求是,条理清楚,利于操作,最终使各方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攻坚,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同一个空间。
2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法律体系、行政体系、运行体系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法律体系看,我国目前还没有《空间规划法》,同我国空间规划相对应,我国目前空间规划的法规有《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除此之外,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等主要依据中央文件推进相关工作,不管是从横向上我国空间规划的主干法、配套法及相关法,还是纵向上不同层级的规划还缺少有法可依来看,我国空间规划的法律体系尚未形成,而且现有法律法规对各类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关系及监督程序等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约束作用弱,这也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统一、有序的空间规划体系有关。
行政体系看,我国尚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各类空间规划的内容趋同、职能不清、事权错配,而且各类规划的规划期限、分类标准、技术方法等方面不一致,同时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在空间尺度较大的国家和省级层面上,各类规划间矛盾还不明显,但在空间尺度较小的市级层面上,各类规划间矛盾集中爆发,规划内容及管控空间重叠、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审批部门繁多,影响了国家空间治理效率。同时,不同的规划其体系层级也不同,主体功能区划为国家—省两级,国土规划为国家—区域—省—市四级,土地利用规划为国家—省—市—县—乡五级体系。
运行体系看,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可总体上分为国家级、省级的战略性规划和地方级的操作性规划,此外还有专项规划贯穿于空间规划,如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环境规划等,但是我国横向上各类规划的关系还需理顺,规划运行体系还需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措施
3.1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技术路线
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重点是制定系统拼合的基础图件。以经批准、具有空间数量并经各行主管部门认可的法定规划为基础,落实市人民政府的发展部署,初步梳理各类规划用地布局的差异、重点解决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布局矛盾,以ARCGIS的建库模块将用地分类等拼合形成工作底图。同时,统一空间坐标系,集成各口径的数据,基于自然资源部的测绘和地理信息中心建立数据中心形成技术平台。
3.2 GIS在规划布局中的应用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底线思维,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有限的城镇空间内完成高质量建设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比较成熟的模型方法,不仅能用于资源利用和分配,而且对研究城市空间特征和规律、分析空间分布格局、评估和优化设施配置等方面具有支持作用,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空间发展决策的科学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GIS可以对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最基本的高度、密度及强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分析、等值线分析、空间高度拟合分析、空间波动分析、聚类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引入空间句法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整合度等因子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和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并指导用地调整。
对于单一功能的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例,结合POI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统计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等方法进行空间分析,探索商业空间结构与模式。
另外通过交通网络构建拓扑关系,可对公交站、学校、公园等设施进行服务区分析和选址优化模拟,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评估和规划有很大帮助。
3.3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公共政策导向的规划是国际空间规划的主要趋势,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无论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专家作用,还是完成编制成果,须全文公布规划草案,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为了更好发挥人大参与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监督的作用,强化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环节。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强调了上报省级和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前需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要求。充分发挥不同领域专家作用,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扎实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
3.4提升国土空间规划人才自身的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刻化,对于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为严苛,相关人员需要掌握最为先进的信息处理与判断技术,同时,还需要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表现出的深层次规律,掌握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地做出相关规划与应用的决策,并通过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完成对国土空间规划合理性的协调调整。这就要求对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深层次的培训,更好地完成对于人才专业技能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和决策的一般方式。
结束语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率,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足日益突出,构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应对当前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空间规划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杜澍,连欣.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03):7-12+48.
[2]张晓玲.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面临的技术挑战[J].人类居住,2018(04):18-20.
[3]于少康,李统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J].中国土地,2018(10):18-20.
[4]向亚丽,杨浩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09):107-108+111.
[5]张晓玲,赵雲泰,贾克敬.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历程与思考[J].中国土地,2017(01):15-18.
论文作者:高鲁宁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空间规划论文; 国土论文; 空间论文; 体系论文; 我国论文; 城市论文; 功能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