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的最重要技术内容,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必须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消除可能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例如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在具体的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围绕某些可行性施工技术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建设整体质量。
1、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概括与分析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由多种复合人工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所制成的建筑结构,其主要的材料为水泥、石子、砂子、水,并且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加入一些辅助材料,混凝土结构中包括着干净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而且自身的承受力特点还分为几个方面,当四周的环境处于一种侵蚀阶段的作用下,混凝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磨损,溶蚀、破碎、裂缝等情况,裂缝是目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而且,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最长用的工程材料,具备着耐久性强,不易被他人破坏以及腐蚀、且运输能力较高、可塑性强,能够适应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还可以融入到钢筋当中增强其抗暴抗震能力等特点。而且混凝土的材料主要为砂石、所以使得取材以及生产方面较为方便。素混凝土结构是指无筋或者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由水泥石子和一些矿物掺合料以及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而成的。普通的混凝土是天然的砂、石作为骨料混合制成的。当混凝土结构的配件小于钢筋混凝土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置时,可以将此混凝土称之为素混凝土结构。这种材料具备着很高的抗压强度,但是却在抗拉强度上很低,一般使用在受压为主的结构构件当中。钢筋混凝土指的是当在混凝土中配以适量的钢筋,则为钢筋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这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之所以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靠两者之间存在粘结力,受荷后协调变形。再者这两种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此外钢筋至混凝土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作为钢筋的保护层,使钢筋不受锈蚀并提高构件的防火性能。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者性能特点,可形成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结构,其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好,可模性好,结构造型灵活,以及整体性、延性好,减少自身重量,适用于抗震结构等特点,因而在建筑结构及其他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2、混凝土应用时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
2.1合理选取相应的混凝土材料、专业进行技术配比
应用混凝土最重要的技术流程就是合理进行科学配比,这也是保证混凝土进行良好应用的重要基础。合理管控好配比环节的施工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合理进行选择以及适当的搭配,科学的配比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效果事半功倍,能够大大保证整体混凝土的应用质量,也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科学的指标。一般在具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配比工作应该作为施工的重点环节,必须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一般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应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施工,定期对其进行筛检及检查,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使其更好地符合工程要求。混凝土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配比时,应该将水泥分类工作放在重点之处,不同的工程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各有差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流程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过程中配比大体积混凝土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的因素,首先要对水泥原材料的水热性能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删选工作。一般来说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水热性能较低的水泥,这种水泥的应用非常普遍。混凝土配比材料不当时经常会发生碱骨料反应,这对于工程的施工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大大降低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骨料,配比专业的添加剂,这样才能够稳定混凝土自身良好的手所指,当取料工作完成后统一进行配比工作,严格管控每一处材料的选择工作能够删选出符合施工的原材料。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超高强度的混凝土,通常工作人员会向混凝土中加入特定的有机纤维或者是一些金属原材料,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内部的连接效果,保证建筑的高强度稳定性,方式建筑施工不当产生裂缝现象而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拌和技术要点
在原料制备完毕之后,就需要通过拌和工艺将所有原料融合,由此才能形成混凝土,但在混凝土拌和当中,也熬重视相应的技术要点,否则会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在拌和过程当中,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投放顺序,一般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其次在拌和当中拌和的方向必须一致,不能出现混乱,且拌和速度应当均速不可过快,同时水原料需要在拌和当中进行投放,主要控制其用量,最终在拌和时间上,一般需要时长为90秒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可以延长到180秒左右。
2.3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必须要对浇筑技术的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要将浇筑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各岗位人员以及设备的配置情况进行检查,如钢筋、模板等等,同时要注意相关事项:第一,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的问题,要确保自由倾落度在2m以内;第二,在进行竖向浇筑之前,需要在结构底部进行水泥砂浆的铺垫,厚度在50-10mm;第三,在完成墙体和梁柱的浇筑施工以后,要静置1-2h,避免接头部分出现裂缝问题;第四,要对混凝土倾倒方向加强控制,沿着浇筑前的方向进行逆向操作。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管理工作,使工程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4对混凝土结构养护的施工技术要点
目前国内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均采用的是ZY混凝土膨胀剂,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在其表面均匀涂抹ZY膨胀剂并平铺一层草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洒水可保证养护效果达到最佳。一般来说针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应该做好以下3点:第一,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在28天以上;第二,如果施工用混凝土材料的整体可塑性偏差,则要在混凝土浇筑洒水前利用喷雾进行结构养护。如果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表现良好则可在混凝土浇筑后大约6~10小时左右实施洒水养护;第三,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灌输连续养护的基本施工思想理念,即保持对混凝土的养护状态不间断,始终确保建筑混凝土表面具有较高湿润度。
3、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与整个工程的进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切实的去学习,去提高我们的水平。进而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再一步的提高。希望以此文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子君,段凯.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山东工业技术,2017,(20):68.
[2]杨进.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7,(21):281-282.
[3]李跃成.试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门窗,2017.04:105
论文作者:沙治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