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水口乡第二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强调要创设情境使学习者进入情境,认为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创设情境尤其是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景生动、真实,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兴趣,激发联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灵活多变的幻灯片,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清晰动感的模拟动画,亲切熟悉的视频片段……无不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了全新的刺激,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很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多媒体教学中情景创设的作用,我就有一些教学体会,在此浅述,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一、巧设引入情景
激发需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当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参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动需求,或者创设的情境能调动其情绪,使之兴致勃勃地进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1.视听刺激,激发兴趣。如在教《春》时,我配的背景音乐是儿歌《春天在哪里》,《夏感》我配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秋天》配的是钢琴曲《秋日私语》,这样一来不仅图片和课文相关而且背景音乐也极“切题”。学生们一上课就陶醉在一幅幅优美的大自然图画里享受于悠扬的音乐声中,接下来的课他们就上得精神饱满。这种导入有时也可以是直接播放声音导入,如讲《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就是由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导入,那高亢激昂的钢琴曲结束之后学生纷纷畅谈自己听完音乐的感受:有的说听出了抗争,有的听出了挣扎……这些感受无疑对理解贝多芬其人其事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动画故事,引人入胜。学生从童年开始就喜爱听故事,故事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小说时,我设计的导入就是由电影《城南旧事》的剧照和林海音的小说故事简介(解说)组成,在最后再配以淡淡伤感之情的《骊歌》音乐,达到了非常好的激趣作用,学生课后急迫地想要阅读这部小说和观看这部电影。
3.创设疑点,激发思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发掘出能激发学生讨论并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教材中虽是“沧海一粟”,但又好似平静的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能激发学生由一个疑点去探究教材中的其它问题。从而,为这一节课奠定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冲动由此生发势不可挡。比如,教学《恐龙无处不在》这篇说明短文时,我设计的导入先是一组孩子们感兴趣的恐龙图片,之后动画显示恐龙在南极和南极以外的各大洲存在,其中在南极大陆的恐龙旁边文字显示说:“好冷啊!冻死我了!”。紧接着下一张PPT中的一脸疑惑的小男孩以及“海上航行的轮船”图片,旁边的文字显示“难道是……”。这样的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立即使学生进入渴望找得答案的求知情境中,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二、巧设学习情景
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就能够事半功倍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其想象的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1.再现场景,激发情感。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声响、视频等,把教材内容再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媒体的刺激下,使眼前见、心中想与文中情相互作用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理解。比如,教学《安塞腰鼓》时,我所教的学生由于生活在晋西北,对于陕北地区的人文特色并不了解,在头脑中又难以再现安塞腰鼓表演的具体场面,从而阻碍了他们对作者所抒情感的理解。为此,我从网上下载了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的视频,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计算机放映出来,那雄浑激昂的鼓声、那飞扬的流苏、漫天的黄土、满眼的红色……视听的强烈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把这段视频与文章内容结合,在心中重构作者在文中所绘之景体验着所抒之情。对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农民性格以及他们身上所蕴含积蓄的力量有了非常感性的理解。
2.模拟实境,自主探究。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如小说类的课文时,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也特地运用多媒体的展现功能让学生在家自行模拟人物进行录音训练,在课堂上通过录音猜人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对于人物形象也能较好地把握。比如在教到《范进中举》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对比观看了四川话版的《范进中举》,特别对中举前后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接着还让学生模拟了范进中举那一刻的情境进行了表演,生动地再现出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当然,最后还是不忘回归文本,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语句,反复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样,不仅理解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很好地理解了小说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情境朗读,感悟突破。在一些诵读的课文教学时,配乐朗诵常常是学生非常乐于去做的事,这样一来不仅加深理解和体验还能够帮助记诵诗文内容。 特别是多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诗歌不是说明文,不能通过教条的分析去讲解;也不同于议论文,不能运用逻辑和抽象去分析。诗歌是形象,教学中要靠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去理解、欣赏。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读。在“读”中理解诗中的情,去感受诗歌意境,老师很难用有限的语言去表述诗歌的意境美和独特韵味,学生也就很难领会诗歌的美。多媒体的优势在这里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中国古典诗歌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音乐、画面,动画,很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比如,多媒体对李清照的《如梦令》是这样解读的: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首先映入眼帘,明丽、轻悦的古筝声作为背景,一古典女子轻摇小舟,从荷花池中缓缓驶出,一飞鸟从荷花丛中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让人如痴如醉,仿佛自己被带入宋朝,带入诗人“沉醉不知归路”的那个傍晚。在这样的情境中,让学生用不同形式多次朗读。相信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既落实了背诵的目标,又领会了作品的主题。还会深深爱上了宋词爱上了文学。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思维。”在这里,诗歌的意境美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声音得以充分的表现。
论文作者:陈良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诗歌论文; 多媒体论文; 陕北论文; 贝多芬论文; 课文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