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清
摘要:鉴于学生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清醒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生需求,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渗透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但同时,在目前日新月异、目不暇接的形势下,学生心理教育也提到议事日程。鉴于学生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清醒理论支撑的情况下,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学生需求,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体现,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一种成己成物,悲天悯人,民胞物与的宽阔胸怀,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追问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没有健康的心理,是难以学好的。那么,在教学中就必须结合课本知识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历史课程也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当代教育理论及课程理论的指引下,历史课程也面临着改革的趋势。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是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注意健全心理尤其是情感的培养。
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营造和谐课堂环境,把握心理教育契机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阵地。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并参与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课堂如历史一般严肃,必然会催生或加速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是和谐的课堂氛围,宽松、愉快,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去学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建立起朋友般的友爱环境,使学生有种温馨的感觉可以说这能从情感上给学生营建了“心理安全和思想自由”的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克服了孤僻、脆弱、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
三、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应用现代技术开发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知和体验历史,教师课堂多种方法并用,学生的角色扮影等形式灵活运用于课堂舞台,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学习历史,感知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重大意义。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轻松感、幸福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讲完了西安事变后,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然后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西安事变》,重温了历史,这样,课堂活了,知识也掌握了,学生学习也不那么枯燥无味了。同时这样多种形式的教学也能避免学生因心理偏差而引起落后的行为,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上课走神不专心、注意力差而且不愿动脑筋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在互动中受到遏制。
四、挖掘学科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健全学生人格
笔者在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时候,把它和汶川地震之后的全国哀悼日联系起来,以国家的名义为地震中逝去普通老百姓哀悼,这在中国是第一次,体现了对人,对生命的尊重,这正是人文主义的根本体现。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要与现实衔接,让历史活起来。再如,讲百年屈辱史的时候,与深圳举办大运会联系起来……几乎身边的任何现象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历史不是死的,历史就在身边。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杰出人物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英雄事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 这些先公后私的品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正确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许许多多杰出人物的坎坷人生,历经挫折矢志不渝的拼搏精神,就是培养学生承受挫折,调控心理障碍的最好素材。
五、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净化学生心灵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知识多姿多彩,浩如烟海。近代中国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炮火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屠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也惊醒了中国人民,他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等生存环境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如中国古代史《贞观之治》,可以引用唐太宗的名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引导学生探索、思考,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的出现都有些什么原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归纳,培养学生严谨规范、认真缜密的思维品质。再如结合抗日战争可以给学生欣赏《长诚谣》《松花江上》《黄河颂》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巧妙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来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净化学生心灵。
六、精心选用历史素材,激发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
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我先给学生讲一个题为《圆明园是谁烧的?》笑话:一个教育局的领导到一所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检查,他问两名初中学生:“圆明园是谁烧毁的?” 其中一名学生答:“不知道,不是我烧的。”另一个学生也回答:“也不是我烧的。”学生的班主任对校长说:“这两个学生是我班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说不是他们烧的那肯定就不是他们烧的。”此时,其中一名学生家长来了,一听此事,立即对校长说:“不就是圆明园吗?烧了就烧了,多少钱?我赔!”大凡听到这,学生总会开怀大笑,之后,笔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各抒已见,然后以一个设问“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导入课堂。讲完课本内容之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让学生思考、发表见解,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并给他们一个恰当妥切的回应,最后再做一个总结陈述,让学生明白这个笑话蕴涵的道理。还有多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推动学生人格、品德的建塑,完善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健康的学习心态。
总之,历史学科蕴含有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只要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不忘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从历史课堂教学的形式、方法到内容去渗透心理教育,同时加强自身修养,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健康、合格的中学生。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让学生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西乡中学 518000)
论文作者:江文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1
标签:学生论文; 历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人格论文; 课堂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