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相关学科--兼论对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认识_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相关学科--兼论对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认识_传播学论文

传播学是图书馆学一门重要的相关学科——兼谈对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传播学论文,一门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

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彼此渗透,联系日趋紧密。每一门学科的进步与发展,都必须依赖于其他相关学科乃至整个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借鉴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图书馆学的进步与发展,当然也不例外。

图书馆学有许多相关学科。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传播学也已成为图书馆学一门新的相关学科。引进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推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

1 什么是传播学

50年代末,几个经济发达国家进入了新的科技革命时期,即号称“信息化社会”、“后工业化社会”或“第三次浪潮”。在科学领域,则是信息科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带动了一批新兴学科的发展,其中就有传播学。

1.1 传播的内涵

“传播”一词,英文叫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等等)传给乙等。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记录等符号效果作用于乙及乙以外的他者。有人把它简便地概括为: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作为学术概念,Communication一词是多义的,汉译有传递、输送、沟通、交流、共享等的意思。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考察,似乎译为传递、交流更为恰当,但我国较早译成“传播”并广泛采用,故约定俗成。

人类信息传播可分两大类,即: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大众传播。

1.2 传播学及其发展

传播学也称传学、传意学,是研究人们同其生活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及其机理和作用的科学。也有人概括为: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规律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创立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有五位奠基人,即: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社会心理学家保尔·拉札斯菲尔德、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著名新闻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此人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讲授传学,起中文名曰宣伟伯)。前四人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社会传播现象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多属关于人的传播行为的理论。而宣伟伯则是第一个把传播作为专门学科来研究的,是传播学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传播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

1.3 大众传播的内涵

在传播学中与图书馆学关系密切的是大众传播学。所谓大众传播,是指由一些职业工作者通过机械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向社会公众定期传播信息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过的哈罗德·拉斯维尔,在1948年提出了著名的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五个W模式,即:谁(传播者)→说什么(内容)→何种渠道(媒介)→对谁(受传者)→有何效果(效果)。因为这个模式注意到了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所以在传播学研究中被称为经典模式。由于这个模式被认为是过高地估计了传播效果,而忽略了传播反馈,因而后来其他人又提出了多种模式。但在许多传播学著作里,仍然把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即受传者、接收者)和效果等五要素作为大众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

2 最早而又成功地把传播学引进图书馆学的是J.H.谢拉

很长一个时期,图书馆学偏重于研究图书馆工作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过程等具体实体活动,人们称之为实用图书馆学。但是,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整个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满足于这种反映事物表象的认识。试图从事物的内部找出其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近三十年来,在世界图书馆学界出现的从实用的图书馆学观点逐步向理念的图书馆学观点的转变,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使图书馆学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谢拉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1 谢拉对图书馆学的一个突出贡献是其交流说观点

长久以来,人们颇重视谢拉的社会认识论,但对涵盖其中的图书馆学交流说观点,则予以隐没。随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交流说是比较完整的,是成功的,是图书馆学研究上的一个突破。

谢拉的图书馆学交流说集中反映在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图书馆学引论》一书中,其主要思想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他认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交流传播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他认为交流过程通常包括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和传递媒介物等四个因素;第三,他再三强调必须以信息的接收者为核心。

2.2 谢拉是最早并成功地引进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图书馆学家

谢拉构建的图书馆学交流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吸收了其他学科特别是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有二:

第一,谢拉认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交流传播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第二,把传播学关于传播过程的要素的研究成果引入图书馆学。

早在60年代初,谢拉在其所著《社会认识论》一书中就认为,文化交流一般要在二人或二人以上之间进行,并且要有四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发出者、接收者、传递者和传导体。(注:与以后的提法稍有不同)

后来,谢拉在《图书馆学引论》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交流过程通常包含四个因素: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和传递媒介物。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这要看在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是否有中间因素存在。这种中间因素可能是文献、唱片或其他任何可以用某种方式加工信息的手段。我们关心的是通过文字记载的,即图书的间接交流形式。例如,图书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它能够使接收者获得距他万里之外的信息,或从前人那儿得到信息。这些传播过程的要素,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间接交流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获得信息等观点,都是来

自传播学的内容。

3 引进传播学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1 新形势下,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摆在中国图书馆学界的历史任务主要有三:

3.1.1 要根除藏书中心观念的影响。藏书楼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曾有过值得回忆的历史;但其藏书中心的观念,却给后来的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带来负面影响。5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图书馆工作者为消除这个影响,曾进行过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一切为了读者”正是对此作出的理性思考。可惜未及深入就半途而废。所以,根除藏书中心观念的历史重任,就遗留了下来。

藏书中心的观念是比实用的图书馆学更为落后的东西,是中国所特有的。

3.1.2 要消除技术方法中心论的束缚。图书馆学的技术方法中心的观念,是中国式的实用图书馆学观点。本来矛盾说、规律说和早期的读者核心说都是对它的否定,但由于矛盾说和规律说均未能突破要素说的束缚,仍在其所构的框架内作文章,所以未能如愿,因而消除技术方法中心观念的历史重任也遗留了下来。

3.1.3 把图书馆学纳入信息科学。这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国门开放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因此,把图书馆学纳入信息科学的任务,又摆在了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界面前。他们必须迎头赶上,作好这篇大文章。

历史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学界要把这三项任务毕其功于一役,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十多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突破,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传播学的引入。

3.2 传播学对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图书馆学建设中,大量地引入了传播学的思想,几乎随处可见。兹举其主要者如下:

3.2.1 以传播学理论作为立论基础的。最明显的就是几种交流说,如文献信息交流说的要点是:图书馆学是研究文献信息交流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文献信息交流是人际知识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知识交流可分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直接交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人们就不得不利用文献等中介物来进行间接交流。人们从文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文献信息交流,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应将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文献信息交流现象作为图书馆学的对象。可以看出,交流说基本上是以传播学理论作为立论基础的。

3.2.2 以传播学的要素取代要素说的要素。中国图书馆学的要素说,有三要素(书、人、法)、四要素(图书、人员、设备、方法)和五要素(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等。这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随着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要素多为事物表象,而传播学的五要素(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媒介和效果),反映了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此来研究图书馆学,则概念准确,框架清晰,结构合理,易于抓住要害。相比之下,要素说的要素则概念不够准确,主次不分,甚至还缺少主要的要素。所以,传播学的五要素一经传入,便为图书馆界所普遍接受。连读者核心说也以此框架来构建其信息交流的模式。

3.2.3 推进了图书馆学从文献世界向信息世界的转变。中国图书馆学的传统是以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文献为已任的。传播学概念的引入,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原来文献是信息与媒介的结合物。从现象看,图书馆整天在和文献打交道,其实质是在不断地开发信息。传递的既是文献,更是信息和知识。表面上看,我们引入的是名词术语,其实是一种思想观念。由于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为广大的图书馆工作者所普遍接受,变成了他们的行动,因而必然引发图书馆学的一场深刻变革。诚如谢拉所说,图书馆学已从书籍世界发展到信息世界。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正在实现从文献世界向信息世界的转变。

3.2.4 受传播学的启迪,从而突破了原来的立论者。如矛盾说和规律说都是土生土长的重要学说,但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今在传播学的启示下,均有所突破。

综上所述,传播学的引入给中国图书馆学界带来了一股清风。不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而且大大地开阔了视野,推进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但应当看到,这还只是初步的,既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应当从传播学那里获取更多更深刻的启示!

3.3 传播学是怎样引入中国图书馆学的

我认为,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中国图书馆学,是以间接传入为主,主要是两个渠道:

3.3.1 第一个渠道是在研究和介绍图书馆学交流说的同时,也把它所吸收的传播学思想传入中国图书馆学界,传播者并非有意,但在客观上却成了传入者。其中的首功当推周文骏先生。

早在1979年,周文骏就在《图书馆工作的传递作用、体会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当着信息(情报)化社会来临的时候,人们使用图书馆,在图书中获取各种信息(情报),将是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1982年,他在《概论图书馆学》一文中更进一步指出,图书馆工作发展的历史,基本上是利用文献这个情报交流工具进行情报交流的历史。情报交流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时间距离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是空间距离上的交流。在整个情报交流系统中特别是时间距离上的交流,文献是最基本的工具,图书馆是最基本的机构。可以看出,文中充满了传播学思想。

3.3.2 第二个渠道是后来有的理论工作者在研究图书馆学时直接引入的,但为数不多。其中应特别推崇的是黄宗忠先生。1993年他所发表的《文献信息传播理论初探》,是我国最早的用传播学理论系统地研究文献信息的专文。

当然,也有从信息学、情报学等学科间接引入的,因为在信息科学的各学科之间,有些名词概念等是通用的,是相互借鉴的。

4 图书馆学与大众传播学的联系与区别

由于图书馆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仅与大众传播学作一些比较。

4.1 图书馆学与大众传播学的主要共同点

4.1.1 同属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社会交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谢拉有过深刻的论述。

4.1.2 有基本相同的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和要素。

4.1.3 都是面向社会公众的。

4.1.4 同是进行信息的间接交流活动并以书本和电子为媒介。

其中第一条是最主要的共同点。

4.2 图书馆学与大众传播学之差异

虽然图书馆学与大众传播学同属研究信息交流的科学,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差异。

4.2.1 最根本的差异是:图书馆学以接收者(读者、用户)为中心,而大众传播学则以传递者为中心。对此,谢拉曾作出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图书馆这种交流的大部分是接收者自己获得的。读者必须到图书馆去寻找那些他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从图书馆的全部藏书中挑选出来。相比之下,大众传播则完全控制在传播者手中,由他决定向大众传播什么样的信息。而接收者除关掉电视机或抛开报纸外,别无其他选择。图书馆读者们所需的信息并不是人人相同的,就象电视屏幕或广播上接收的内容那样。相反,每个人选择的都是与自己的需要有关的信息。而且他需要这些信息,还可以反复借用。这些信息并不是荧光屏忽隐急现的图像,也不是光学中瞬息消失的锥形光圈。

他又说,图书馆与广播和电视不同,它不向读者“发布”消息。大众传播工具有许多输出口,但只有一种信息。图书馆从集体的观点来看,包括各分支机构在内,是一个单一的输出口,但它却传播许多信息。

4.2.2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差异:

第一,在传递信息内容上有差别。图书馆的信息是广泛的,任凭读者选择有关的信息,还可反复借阅。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固定的、单一的,“发布”信息的权利在传播者,接收者只能在看(听)与关(抛)掉两者之间选择。

第二,在传递信息时间上的差别。图书馆在开放时间内,接收者可随时借阅。大众传播是定时的、周期性的,其中广播、电视,不看(听),信息就消失了。

第三,在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上的差别。图书馆可根据接收者的需要,设内阅、外借、馆际借书、邮借、咨询服务、电脑联网等各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接收者可以任选一种或几种。大众传播则只有一种,无选择余地。

4.3 大众传播也得益于图书馆学

4.3.1 图书馆是各种信息机构的主要情报源。保存文化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这是其他信息机构包括大众传播机构在内都不承担的。至今,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这一点并未改变。正如国际图联秘书长利奥·福赫德所说,图书馆可能拥有的最大魅力就基于其占有的信息量。吴慰慈先生则认为,即使是那些对图书情报部门形成挑战的社会咨询机构,它们的主要情报来源也是图书馆。

4.3.2 图书馆学的信息处理理论已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整套文献信息加工整流的理论和实践。如文献信息的采选、编目、分类、标引等的基本理论,这些已逐步为信息行业所吸收,成为现代信息处理的科学理论。诚如吴慰慈先生所说,文献资源的分类、标引的基本原理也逐渐被运用于信息业中;图书馆学的文献采编、分类原理,也成为现代信息处理业的基本理论。

上述理据充分证明:传播学是图书馆学一门重要的相关学科。

标签:;  ;  ;  ;  

传播学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相关学科--兼论对图书馆学若干问题的认识_传播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