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马淑霞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马淑霞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马淑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所有的教育者都感觉到了新课改带来的好处。新课改倡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教学变得有生命、有活力。但很多时候,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不当会导致合作失意。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点和一些不足之处及解决对策,与大家共同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为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益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淤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于增进了学生间的关系。共同合作时,体验到同学的奉献,分享他们的观点,感受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体会到不同的思想观点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盂激励了学生相互的思维。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2 目前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2.1 时机不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2 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3 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4 评价单一。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3 解决的对策3.1 营造适合讨论的氛围。教师可以视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和自觉行为,适当地设计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也提高了合作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合作。

3.2 加强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在课前准备的小组分配时注意分组的合理性,尽可能的让小组成均衡搭配,内外向的搭配,优中差组合。分配组时指导组进行分工合作,可以参与到一个具体组中进行指导。指导小组成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辩论合作、提问合作、协商交流等,避免每次都是一样的讨论方式而逐渐失去兴趣,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3.3 加强讨论中的积极干预。应及时干预学生无关于课堂的讨论话题,指导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不断巡视学生参与合作的情况,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教会学生合理地分工,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表达、学会记录、学会总结。

3.4 重视及时的评价与层次性的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解决了学困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文作者:马淑霞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马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