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咸阳供电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复杂化,在实际的电力调度中容易出现各种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了解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识别,对安全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
1 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电力调度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安全上的风险,若管理不当会造成电力调度事故的发生,从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深刻分析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风险,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的分析、识别和控制等方面,并以此为根据进行风险的分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电力调度的运行效率,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2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
2.1 外部风险
电网覆盖比较广泛而且环境复杂,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性造成影响。电网的外部风险主要有:(1)地域特性的危害,如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2)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城市在台风天气影响下、夏季雷雨活动频繁期间,输电线路甚至变电设备易受雷击、漂浮物而跳闸;(3)高杆植物的影响,在偏远山区,线行下的未高杆植物若未及时发现并清除,容易因风吹树木导致树木对输电导线安全具备不足而对地短路引起跳闸。(4)外力破坏的影响,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的输配电线路易受市政施工、机动车等外力破坏。主要在雷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事故调整情况多,事故处理的工作量大,电网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
2.2 内部风险
电网运行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运行中设备的随机故障往往超过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如有变压器、输电线路、发电机的故障,保护的误动、拒动或越级跳闸,开关的不正确动作等等。另外一些系统内部风险在设计阶段就已经产生,如电网设计的不规范,设备选型、配置标准不满足运行,无序地批复用户的用电报装,导致用电负荷过度集中,同时变电站布点不足、电源布点不合理,也会增加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必须在前期阶段就完善相关的设计和控制要求才能避免运行中的风险问题。同时调度自动化系统UPS设置不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临时电源而使得设备无法在停电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对电力调度造成不利影响。设备检修停电、运行方式改变期间,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了的调整,电网的运行风险将发生变化,而且,往往会增加电网运行的风险。
2.3 人为风险
电力调度中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也是导致电力调度过程中发生故障的重要因素。有如工作人员在接替及轮班的过程中未交接清楚,出现误调度、误操作的,使得安全风险增加。由于调度指令发布和接受方对指令理解不明、甚至误解,都会导致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增加。调度工作比较繁杂,而且工作强度大,需24小时不间断值班,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在工作时出现误操作,或者在发布调度指令时没有综合考虑实际的电网运行情况,只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记忆,降低了电力调度工作中的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导致出现误送电的现象出现。另外,接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心理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地、客观的反映设备运行状态也将影响调度员在处理事故时候的准确性、及时性,增加了调度运行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管理风险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使安全风险增加。部分电力调度执行人员没有深刻理解调度安全,缺乏安全意识,并且在进行制度的执行中行为不够规范,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若电力调度过程中的不具备计划性的检修工作,也会使得电力调度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使得整个电力调度过程杂乱无章。另外电网事故预案是否完备,是否进行过演习,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合是否调度员的业务培训是否充足,也将影响调度员事故处理的响应能力。电力调度过程比较复杂,且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若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会对下一个环节造成很大的影响,对电力调度的整体工作进度造成不利影响。
3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3.1 持续开展电网运行风险的评估
电网风险评估的作用是在分析查找可能引发电网安全风险的危害因素和危害事件的基础上,参照一定的评级标准,根据电网发生事故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主要是依据造成电网减供负荷的比例、造成城市供电用户停电的比例、发电厂或者变电站因安全故障造成全厂(站)对外停电的影响和持续时间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定。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的目的就是为实现电网风险控制,以系统运行为主导,实现系统运行部、计划部、生技部、安监部、市场部、基建部、供电局、电厂之间的横向协同、纵向沟通,将风险控制融入安全生产的每个人、每个环节;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司职能部门的作用,从各专业角度共同保障风险控制措施有效落地。
3.2 加强设备的运维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在电力生产工作较少的时候,应加强设备的巡视,安排相关人员对关键的设备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隐患。并且在电力调度的运行方式上,需要专业人员科学合理的调整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相关的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同时,设备运维部门应及时项调度部门反馈设备运行状况,如设备故障情况、负载情况以及其他特殊状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调度运行的风险。
3.3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坚强的电网结构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电网的运行方式专业应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线路、主变、母线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方式,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并根据设备检修情况,并应合理安排停电用户的供电顺序,合理安排检修方式下的运行方式,及时发布电网风险预警,落实相关风险控制措施,降低检修方式下的调度运行风险。另外,电力系统的运行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相关调度人员需要对天气因素、负荷情况及安全隐患进行综合详细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在特殊情况下,人们的用电需求会发生变化,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做好电力运行方式的改变,并合理安排好电力调度,遇恶劣天气,减少计划停电工作,增加调度值班,以充足的精力处理各种意外的情况,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4 降低人员的操作失误
人员缺乏规范的操作习惯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都会导致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人员的误操作。因此需要对从事电力生产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并在实际的电力调度过程中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两票”、“十个规定动作”等相关规定,同时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因误操作引起一些安全事故。
3.5 提高电力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调度员是电网运行和事故处理的指挥者,完善对电力调度人员的管理对减少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者应加大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调度员的故障分析能力和处置能力,并促进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执行电网运行的方式,并在下达指令后严格核实人员的调度任务,保证操作指令的妥善完成,保证电力调度运行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为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检查已风险为导向,持续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并改善电网结构,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水平,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电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调度管理的效率,规范人的行为,有效降低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邱荣柔.试析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J].大科技,2014(31).
论文作者:郝峻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方式论文; 调度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