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论文_魏文亮,闫怡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 甘肃兰州 734000)

摘要: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在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并分析其拔管的原因。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饲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鼻饲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分析鼻饲患者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产生的原因,进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的鼻饲患者在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胃管的不适反应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均要优于未接受相关护理干预的患者。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的拔管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

关键词: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胰腺炎是当今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患者常常因为饮食功能的障碍不能经口进食,使得其不得不依赖留置胃管来实施鼻饲流质与药物,满足患者的体内营养要求和治疗疗效以达到营养需求和治疗效果。在鼻饲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非计划性的拔管现象,如患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动作引起的脱管现象。胃管的脱落不仅影响患者的病情治疗也会增加其再次插管的痛苦,而且还会额外的增加相关医疗费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鼻饲患者非计划性的拔管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一科在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鼻饲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0 例,年龄 56~80岁,平均年龄 66.7 岁,其中急性胰腺炎的为38 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2 例。将我院普外一科2016年7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40例鼻饲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 15例,年龄 52~81 岁,平均年龄在61.1 岁,其中患有急性胰腺炎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

1.2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6月出现的30例非计划拔管,分析其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2.1放置插管后出现不适

常见的塑胶胃管的材质较为坚硬,放置插管的环节容易造成粘膜损伤;长时间的放置插管也会在咽部出现寄生物。此外,长期的口鼻干燥感也会引起患者的不适症状。

2.2 固定方法有待改善

一些护理人员在裁剪鼻贴使面积过小,在固定住后无法形成足够的牵引力。鼻部的液体分泌也会导致鼻贴的松动、脱落。

2.3 缺乏有效的约束

一些患者表现为情绪的过于烦躁,医患配合度较低,护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肢体的有效约束;高龄的患者一般出现醒、睡转换过程中的恍惚状态,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进而产生一些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动作,无意识的拔管。

2.4 健康指导确实

一些护理人员忽视对于患者的置管前后的健康教育指导,没有向患者详细讲解置管的注意事项、置管的优势。此外,患者大多以老年人居多,其听力、视力功能的衰退,导致其不能快速全面的了解病情的相关知识。

2.5 巡视不到位

鉴于非计划性拔管大多出现在护理人员缺乏巡视的中午或者是夜班,在此期间医院配备人员相对缺乏,值班护士疲于应付所导致。

3 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

3.1 操作前后充分的健康教育

在全面研究了鼻饲操作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流程之后,本院制定了针对鼻饲患者的科学性的健康教育。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病症,包括其是否存在置管史、管道脱落史等,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置管的重要作用以及可能要发生的并发症,耐心向患者讲解置管的注意事项以及管道脱落的风险等,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降低置管后的不适

选用合适的带引导钢丝的复尓凯鼻胃管,该胃管为聚氨酯材料,舒适、柔软、耐受性高。同时带有引导钢丝,能大大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置管时动作轻柔,尽量减轻患者不适感,如留置胃管过程中,可让神志清楚的患者做吞咽动作或喝少量温开水。

3.3 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笔者所在科规定“工”字型鼻贴的宽度为 7.5 cm×4 cm,增大与鼻翼的接触面积。同时用一条胶布在耳垂处交叉二次固定。鼻贴每周更换两次,发现胶布失去黏性或松动及时更换。

3.4 保护性肢体约束

对于一些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为其穿上手套,约束患者的手指抓握活动。针对夜间易拔管的高危时段,笔者所在科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在21∶00-06∶00使用海绵前臂吊带约束双上肢。进行以上约束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约束的目的,取得理解,并签知情同意书。在约束的过程中加强巡视和观察,同时做好交接。

3.5 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在患者床头悬挂防管道滑脱警示标示。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妥善安置好管道。晚夜班交班时,管道护理列为重点交班内容,严格床边交接:鼻饲管标记刻度、外露的长度、固定是否牢靠、有无管道标识、更换的时间、管道有无堵塞、鼻饲次数和量等。

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软件对相关数据展开分析,计数的资料采取 字2检验,计量的资料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通过分析鼻饲管运用过程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非计划拔管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表现。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比如下,见表 1,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对比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比较

 

6 讨论

在对患者实施置管时,可以对鼻饲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不断提高置管的技术,运用新型的胃管材质,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设计并执行规范的防范程序,加强护理人员的监管,尽力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出现。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重视科室内医护人员的合作与配合,提高整体的治疗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华晶,蔡益玲.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19-120.

[2] 胡红英,吕霞,肖秋眉,等 . 老年患者留置胃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J]. 护理学报,2012,19(11A):57-58.

论文作者:魏文亮,闫怡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论文_魏文亮,闫怡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