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材处理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理性论文,教材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处理是指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创造,并在实践中探索对教材的超越,实现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的活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处理教材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必须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原则
新课程注重过程性,突出生成性。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教学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给予,更要着力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致力于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特别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处理教材时就必须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提出一些可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凸显结论的生成过程,达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的境界。教材第一目:“公共权力,切莫滥用”就是本框的情景创设,提出了一个带有冲突性的问题:上述两市政府作出决定的理由正当吗?由于生活阅历的差异性,学生是可能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的。一派观点认为是正当的,因为政府这样做有助于扩大本地酒厂产品的销售,给纳税大户一些特权,有助于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另一派观点认为不正当,因为政府不恰当的干预,削弱了市场竞争的作用,是地方保护主义,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最终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定指标容易滋生腐败,给纳税大户的特权,违背了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会产生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阶层,最终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师在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如下的归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是把双刃剑,依法行使,可以为人民谋福利,违法乱用则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由法律授予的,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
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实际。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要符合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从教学指导意见看,要求把握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意义,要求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弄清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应该重点引导学生突破解决这个问题,至于依法行政的含义这个概念只要学生意会即可。二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符合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和课型的实际。要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如果老师不问学生学情,随意增加学生没有学过的内容,往往弄巧成拙。作为新授课,老师如果直接要高一学生比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合时宜,无论依法执政还是依法治国学生都还没有学过。三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符合教材的实际,也就是要尊重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依据,集中体现了时代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和国家意志。教师应该自觉接纳教材,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编排体系,以及每个内容的具体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无限地扩大或者缩减。
三、必须坚持系统优化的原则
新课程课本编写虽然不再强调知识的严密逻辑体系,按照由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思路编写,有些内容的编写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往往理论逻辑兼顾不够。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优化,使之更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理论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上课学生满堂喝彩,热热闹闹,下课作业一塌糊涂,不会用学科知识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只能就事论事。比如本课关于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分析,教材只是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能从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宪法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仅仅是再现书本上的几个结论,是很难培养学生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况且,新课程的课本仍然处于实验阶段,一些内容的编排处理有待商榷,许多内容给人的感觉是点到为止,在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上都不尽如人意。如教材在讲述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这个问题时,教材就显得有点逻辑混乱:首先是以活动资料的形式补充了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接着又讲述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再接着讲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求,最后讲政府应审慎行使权力,依法民主决策。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没有理清这部分内容的理论逻辑,学生更是云里雾里。其实只要教师打破教材的编写顺序,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理论逻辑体系。首先讲述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前提就是必须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接着学习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如果改为政府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更好),再学习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方法、措施。
四、必须体现创新原则
无论是教材的重组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要求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先进入教材,然后又能够跳出教材,站得比教材更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对教材的处理创新包括两个维度的要求:从广度上讲,主要是从外延上拓展教材,关注知识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进行发掘;从深度上讲就是要对教材所涉及的概念、观点进行挖掘,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重要性正在下降的内容,处理教材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而对那些重要性正在增强、影响后面教学的或者课标要求较低而学生又完全有能力达到更高要求的学习内容,处理教材时可以大胆提高要求,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处理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内容时,从广度上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政府的性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职能的正确履行、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等角度思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与本课所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在处理政府依法行政要求这一内容时,虽然教学指导意见是不作拓展,教材也是以辅助资料的形式补充的,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这些要求的角度还是区别不开,特别是对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理解不清。这就需要教师从深度上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对各个要求的角度和合法与合理行政的侧重点进行适当的提示。在处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这部分内容时,虽然课标要求是了解,但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三权分离”(决策、执行、监督分开)时事内容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我国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措施正确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