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可能造成桥梁施工质量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要针对施工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总而言之,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施工质量问题,首先要第一时间确定施工质量产生的原因,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的质量改进和完善。这一过程,我们采用先进的科学施工技术来进行处理,尤其是在桥梁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中,更是要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来保障现场的施工质量,只有在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中,保障施工质量,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关键词:水利工程;中小型桥梁;施工技术
1中小型桥梁施工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
1.1设计方案不足
如果中小型桥梁施工在设计方案层面有所不足,极有可能造成中小型桥梁工程位置的误差,导致工程出现更大的错误,如在不适合建设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中小型桥梁施工,降低中小型桥梁施工质量,增加所需资源,造成财产、人工、土地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埋下安全隐患。
1.2中小型桥梁裂缝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积极进行中小型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而中小型桥梁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我国中小型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以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材料质量不符合中小型桥梁工程建设标准是导致裂缝产生的关键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在应用混凝土进行中小型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对混凝土的强度拥有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对这一问题产生高度的认知,并能够充分利用施工经验,高效控制混凝土强度,从细节入手对混凝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进行掌控,避免受潮现象产生于混凝土中,导致这一材料的性能下降;浇灌混凝土时,应对振捣的频率、速度等各项参数进行全面控制,同时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精心计算,反之就容易降低混凝土性能和质量,导致裂缝出现在中小型桥梁工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拆除混凝土模以后,必须做好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工作,避免水分流失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只有从工程建设环境和温度特点出发,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材料和技术,才能够避免中小型桥梁裂缝问题。
2中小型桥梁施工问题的具体处理措施
2.1优化设计方案
针对中小型桥梁施工,可以对一些施工困难的地形区域、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进行规避,因地制宜,优化设计中小型桥梁工程,进而降低中小型桥梁施工中的难度与施工技术,获得更多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外部条件的支持。如通过积极探索桥梁施工技术,认真总结经验,有利于改进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中小型桥梁施工的价值与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2.2中小型桥梁裂缝问题解决策略
混凝土浇筑施工后,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水化热能积累的现象,此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会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在拆除模板以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会骤降,这就容易在膨胀应力的影响下,促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混凝土浇筑初期,尽管抗拉强度较低,但是在这一内外温差的影响下,抗拉强度会小于拉应力,最终导致中小型桥梁工程形成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解决中小型桥梁裂缝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入膜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浇筑应以分块分层方式为主,完成浇筑后,应立即展开保温养护措施。施工人员应根据中小型桥梁工程特点,合理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材料的骨料粒径进行充分控制,确保其小于钢筋最小净距离,才能够促使混凝土的张拉强度同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2.3强化中小型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
首先,相关人员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在开展中小型桥梁施工工作之前,相关人员应该对施工图纸以及资料、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更好的保证施工计划能与施工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不合理的内容,应该及时提出改建意见。施工图纸是施工过程的主要指导,施工人员应该对图纸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严格按照图纸开展施工工作。其次,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中小型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3.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①从设计图纸出发进行测量放线,对全站仪等精密测量仪器进行应用,确保测量放线精确性;②对施工场地剖面图进行绘制和补充,精确计算钻进压力与速度,将不同钻头应用于不同土层中;③应用专业运输车辆进行混凝土灌注,实时集中搅拌,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
3.2表面施工技术要点
①施工前,必须全面落实水平测量、长度测量、放中线等操作,同时还应对中小型桥梁工程线路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对各路段上下纵坡进行合理设计。必须保证施工图构建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有据可依;②在将水泥应用于混凝土表面时,应对标号进行充分的控制,通常采用42.5或32.5号,以C30标号为基准展开混凝土的配比,在对水灰比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也应注重配比拌和要求;③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应对机械拌和法进行充分的利用,模板应以钢模作为主,严禁对吊模法进行应用,确保其整体长度同基层紧贴,预防漏浆问题,同时还需要以设计坡度线为基准进行施工,确保平纵坡度符合规定;④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应对每一个振捣位置操作时间进行全面控制,在混凝土不再下沉或冒气泡并泛出砂浆的基础上,对模板下沉和变形松动等现象进行全面观察和控制,为提升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3.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对于中小型桥梁施工软土地基承受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很容易超过其使用极限。软体地基的构成主要是粉土与黏土等有细小的微颗粒组成的有机质土壤与松软的土壤等,这一土壤的主要特征就是强度比较小,固结时间比较慢,很容易发生变形。这都是因为软土地基中含有很多的水分,这样就会影响中小型桥梁施工技术的使用,从而使施工标准与施工要求难以达到。在对中小型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与措施与普通的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通常可以采取换填法、振冲法、压实法等。首先,换填法我们又可以称之为置换法,其主要的原理在于对基础土层进行更换,结合现场情况,替换为符合地基基础要求的土质条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性能要求。其次,振冲法主要应用于沙土、素填土、杂填土、粉土等类型的地基中,如果所处的地基环境为黏性土或者饱和黄土类型的基础地基,则需要进行相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是否符合振冲法施工要求。压实法主要是通过压实技术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在施工中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做好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技术,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的保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监管。虽然说中小型桥梁工程施工的施工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在施工工艺性以及技术应用上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通常情况下,尤其是中小型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并不完全具备施工资质,特别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桥梁施工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桥梁施工技术要点探析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孟庆波.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J].交通世界,2017(36):154-155.
[2]孙秋杰.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低碳世界,2017(34):236-237.
[3]杨长兴.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17,43(33):167-168.
[4]蒋晓军.桥梁施工技术及其质量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7,43(11):144-145.
[5]刘志文.桥梁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4):264-265.
论文作者:李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桥梁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