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林芳

露天采矿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林芳

摘要:矿山资源是通过地质成矿的作用下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矿物,呈现出一些固态、液态或者是气态存储于地壳内部的一种有用的资源。慢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这就导致了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多,进而导致了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也在加大,但是由于矿产资源本身的属性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不合理的开发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很严重的破坏,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会限制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整改迫在眉睫,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进行观念的转变,还要在实际行动上做出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露天采矿环境地质;防治措施;

矿业开发是人类活动对矿区最为显著的外力地质作用,它强烈影响和改变了矿区及其邻区地质环境,产生并诱发多样的环境地质问题 ,同时带来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露天开采适用于埋藏较浅的矿种开采,但由于开采工作不科学、不规范,以及闭矿后对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容易造成众多地质环境灾害,对周边居民及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一、露天采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在进行露天采矿时,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和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严重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边坡失稳。边坡失稳与露天采矿区的开挖角度、高度和岩土性质密切相关,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开挖斜坡,人为形成高陡的边坡,使原本稳定的山坡变得很不稳定,并且加快了矿体围岩节理的发育程度,严重影响边坡的稳定程度,还会导致危石的形成。并且开挖过后的浅层土层在经过雨水冲刷过后会产生失稳现象,极易发生坠石、崩塌等灾害,危害了采场作业的工作人员,同时影响了正常的采矿活动。

2.地质灾害。露天采矿与传统采矿方式不同,露天采矿在开采过程中,不需要构筑隧道,不用建设建筑,是将矿体表面的土层进行剥离,将矿体的情况与山势的情况进行结合,在露天情况下实现对矿体的开采。由于开采的手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差,造成了很多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常见。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使边坡改变原有的天然平衡状态及边坡开挖影响斜坡稳定,最终导致岩体变形,继而诱发地质灾害。对近几年滑坡、泥石流发生次数的统计,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呈逐年上涨形式,说明地质灾害发生越来越多,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刻不容缓。泥石流产生的原因是矿山开采中形成的矿渣的随意堆放,在矿山采场附近和公路旁都有堆积的废石、废土,并且这些松散堆积物位于沟谷上游,在遭遇大暴雨、洪水时,废土、矿渣就会随同水体形成泥石流。形成山体滑坡和崩落的原因是山体自然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没有进行维护措施,矿渣的随意堆放,超出了山体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最终引起山体滑坡。在露天开采时还会产生大小采坑、弃土堆、选矿的淤泥,严重危害了矿山的地质环境。

3.污染水源。在洗矿和选矿过程中,排除大量的污水、废水,造成矿泥淤积、水质恶化等现象。如果有下雨情况,污水和废水会经过雨水淋漓后会与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直接间接流入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和土地,进一步污染农作物,恶化生态环境。

二、防治措施

1.造地复垦。由于露天采矿活动进行后,出现了大量废水和尾渣,形成大小不一的采矿淤积地,覆盖大面积的土地不能耕种,还存在大量的采矿废弃土和碎石。对这种情况进行复垦,首先把淤泥清理掉,碎石采用就近埋上的方式处理,采用挖填结合的方法对洼地进行平整,对含土量较少的地段进行田埂造地。用推土机将采掘坑底的覆土整平,将其周边排水系统相连,完成土地复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边坡及其顶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首先对以往开采造成的倾角较大的边坡进行削坡放缓,另外主要对边坡松动危岩体进行摸排,必要时进行放坡,对边坡顶部的浮石进行及时清理。在采场边坡上部设置截、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矿区冲刷边坡,防止边坡岩石风化程度加剧。

2.生态修复治理措施。露天采矿的闭矿期,是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阶段。由于开采活动基本结束,开采活动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各类污染相继消失,生态功能质量恶化的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闭矿期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体现在:按照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等各类技术方案的要求,对矿区生态功能进行恢复。其中,在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前期,主要对开采边坡进行危岩清除,同时开挖种植槽,实施边坡植被恢复。复垦植被应因地制宜,尽量选用当地物种,慎用外来物种,综合考虑物种成活后人工景观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性的问题。为保证后期生态恢复及土地复垦时有足够的表土资源,今后在开采前需对矿体上部表土进行剥离。同时,为保证原有表土层肥力免受破坏,应注重分层剥离—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操作方法。其中剥离时注重林地区域将残树(根)清除后进行剥离,其它区域直接进行剥离。堆放时采取保护措施,堆场四周设置截排水沟,根据情况在下游设置拦挡设施,同时撒播草籽履盖土壤保持水土。表土回填后进行平整压实,消除明显起伏,使其达到天然土壤的干密度,复垦前进行土地翻耕,松土,提高土壤肥力。

3.完善法律法规。在进行露天开采前,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规范标准,加大对开采项目的参与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建立监督监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工作的质量以及提出意见。在对造成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时,要从源头进行管控,利用科学的方式,降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开采工作没有结束之前,就要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与恢复。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标准,要求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对于矿山的管理会涉及到表面土地的使用、当地的气候条件状况等影响,在对环境进行处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对露天开采地的环境影响。

4.统一管理方式。在露天采矿后的矿渣不能对其自由堆积,采用推挤倾倒的方式,对排水进行统一管理,防止山体滑坡等灾害。对边坡进行实时检测,如有失稳状况应及时处理,在开采过程中保护当地农作物,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把开采设备存放在现有平台,减少占地资源。在矿区开发过程中,适当拆除生活设施,对场地进行平整,种上绿植,恢复耕地资源。并且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对矿山道路进行修整。

目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在我国发展中占重要地位,但矿产资源因人类的过度开采和不正确的开采方式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破坏。露天采矿活动虽然开采简单,但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对地貌、植被、水源等都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长远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矿产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对露天采矿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恢复治理措施,以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龙,王雪冬,张哲.山东废弃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特征与治理恢复探索[J].地质与资源,2018,27(1):89-92.

[2]钱开铸,吕京京,郭密文.黄土湿陷与地面沉降对油气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J].岩土工程技术,2018,45(1):245-567.

[3]李永军.新疆青河县阿苇灌渠渠首片区砂铁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对策[J].新疆地质,2017,35(s1):189-191.

论文作者:李林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露天采矿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李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