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视野的校本研究模式探索_校本研修论文

基于国际视野的校本研究模式探索_校本研修论文

基于国际视野的校本研修模式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视野论文,模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学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而要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学校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在这方面,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高新一中”)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基于国际视野的六大研修模式。

      一、以主题交流为核心的教师“访学”模式

      让教师走出去看世界,亲身感悟教育在对比中的切入点,是学校在培养教师过程中借助外力强化自身的做法。具体来说,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美国高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师生留学机制。1999年,高新一中第一批赴美国布鲁克兰中学交流的8名师生,为学校开辟了让美国人了解中国,让师生走进美国学校、美国家庭和美国社会的序幕。学校与布鲁克兰中学的交流一直延续到现在,已有18年的历史。目前,学校每年都会与美国3所高中互换师生,开展为期半年的交流,双方总计有300余名学生、50余名教师参与交流、从中受益。

      二是暑期项目游学活动。学生在暑期参加国外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特色,教师作为指导者、管理者和引领者,带领学生将课程延伸到国外。学生每年都要参加的活动有美国斯坦福科技之旅、哥伦比亚领导力培训、肯塔基大学写作交流、哈佛大学SAT培训及名校之旅、英国伊顿公学研修班、加拿大实践活动、澳大利亚文化之旅、新加坡迎新培训以及学校专业团体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交流等项目。学校教师是以带队交流教师身份参加的,每个教师出国都带着全面考察的任务。从国外学校的管理到课程设置,从课堂教学到家庭作业,从社区服务到社团活动,教师都要学习与观察。这些活动既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又使他们通过课程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有所作为。

      三是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互访。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学校定期选派学科教师分赴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培训和互访,让他们领略学科前沿、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借鉴与国外名校的交流方式,学校每年派教师分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名校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取长补短,力争使学校接近教育改革前沿,在高中课程改革、拔尖人才培养、国际教育发展等方面立于潮头。

      二、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研训模式

      为了使所有教师立足岗位、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培训、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高新一中以学校为基地,开展了多项高端、高位的教师培训活动。

      一是引进国外培训机构,实施体验式国际培训。学校从2007年开始(高中新课程在陕西实施之年)五次邀请美国创新教育研究院、美国大波士顿地区教师培训组织来校就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学生管理、资源开发、干部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中美教师就同一课程进行切磋交流,共同寻找中国基础教育与美国基础教育的契合点。这种体验式的培训促进了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引进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语言培训中心和美国专家对英语教师进行体验式培训。截至目前,学校的全体英语教师都接受了国际培训。

      二是举办教科研年会。学校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教科研年会,突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教科研年会主题有“我的成长经历”“集体备课展示交流”“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研究”等。教科研年会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中外“互渗式”教学研讨。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学校现有外教20余名,开设有美国AP课程和英国A-LEVEL课程,还有美国交流教师及肯塔基大学等实习教师在校参与教学。外教可以参与学科专题研讨、参与公开课教学及研讨活动,可以开放学科教研组活动等,这种“优势借力”对于学校的常规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举办全国“聚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每三年举办一次“聚焦课堂——高中课程改革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包括学术类课程、活动类课程、校本课程、国际课程等,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报告会等环节让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研讨。活动期间,分别邀请上海“名师工作室”、全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的专家、名师与学校教师同台、同课题上课,接受专家点评,共同研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共同感受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也使学校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方式。

      三、以教师主体价值追求为引领的梯队发展模式

      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这种主体价值的发展是终身的过程,是由进入教师角色到职业化,再到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职业责任感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不断扩大、主体参与意识持续提高的过程,是提升自我发展、克服职业倦怠、实现“二次成长”的有效方式。而建立教师梯队发展规划,是促进教师主体价值追求的前提条件。高新一中的教师梯队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新岗教师培训计划。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新岗教师进入教学第一线,他们需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的思想体系,要具备较好的学科技能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学校实施了教师发展的“青蓝工程”,建立了“拜师—指导—考核—认定”机制;开设“青年教师成长研训班”,让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作主题讲座;举办研讨沙龙,及时解决新岗教师成长中的问题。在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和学校浓厚研修文化的熏陶下,青年教师“一年像样,三年成样,五年榜样”,实现了快速成长。

      二是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岗教师培养的基础上,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学校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术水平、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培养,通过“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各显其能。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赛教活动,选拔一批理念先进、视野宽广、组织能力和教研活动设计能力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教师充实到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岗位,让他们承担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任务。

      三是学科领军人物培养计划。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群体性的工作,必须有每个学科、每个阶段乃至某个方面的领军人物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因此,学校对有一定潜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机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制订教师生涯发展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学校对教师的教龄长短、专业水平、学术研究及个人教育教学特点与贡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后,推出校内“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再经过考核与评比选出“校内名师”。名师与学科带头人均为高级职称教师,经学校公开评选、认定,既享受荣誉津贴,又履行引领职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四是教育家型教师培养计划。教育家型教师是对教师素质达到最高水平的形象概括,也是对教师培养目标、教师自我成就追求的最高标准定位,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典范和楷模。为培养教育家型教师,学校充分发挥“名师”作用,为他们搭建展示师德师风、教学艺术、学术文化等的舞台,提炼其思想,弘扬其精神,发挥其专长;为他们建立“学术委员会”和“名师工作室”,让他们引领学校的校本研修文化和学科建设。同时,学校鼓励他们优先参加特级教师评选、高级教师评选及省市级“教学能手工作站”“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等的建立,帮助他们著书立说,促使他们实现教育家型教师的价值追求。

      四、以学生发展需求为驱动的“再回大学”能力提升模式

      知识、能力、方法及教育智慧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知识在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及教学手段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即便是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如不进行知识更新,现有资源也不能催生教育智慧。为此,高新一中与大学合作建立教师培养基地,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一,学校加入全国“科教合作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每年选派各学科教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及相关高校进行专业培训,聆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科院的专家上课,使他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二,学校参加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教师高级培训”、清华大学“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教师培训班、中国教育学会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教师培训班等,为教师的“二次成长”注入动力。近年来,学校先后有5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项培训,他们成为学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主力并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第三,学校形成以文化建构为主题的“学院培训”机制。“学院培训”是指以在职研究生为主的专业或教育管理学历提高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例如,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两期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班,共有120余名教师参加学习: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一期博士课程班,有50余名教师参加学习。学校还邀请大学教授和全国名师来作报告,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境界、催生了教师的教育智慧,进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的合作共建模式

      每个学校都有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就同一类问题进行研究与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高新一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校进行合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开展跨国界的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例如,学校与美国布鲁克兰中学、赛格斯中学成立项目组,共同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进行学生英文阅读与写作研究;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每年选派研究生来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及实验培训;与斯坦福大学合作进行科技探索及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研究等。

      二是参加跨省界的国内名校项目研究。学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主持的“科教合作促进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项目、“中学生‘成长之路’发展指导”项目等;参加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主持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研究”项目和“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等。在专家指导下,学校与国内名校一起探索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三是带领省内学校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申报陕西省教育规划办“十二五”重大课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牵头学校,带领铜川耀州中学、安康白河一中、榆林第二实验中学、杨凌中学等开展五年的合作研究,形成了“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的‘TCTS’系统构建”研究成果,该成果荣获陕西省2014年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

      六、以学校发展战略为指向的教育论坛和国际合作模式

      高新一中的发展有几个关键节点,学校适时抓住发展契机,借助国际化教育平台提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研讨寻求解决的途径。2005年建校10周年之际,学校举办第一届国际教育论坛,主题为“高新一中如何实现国际化”,随后学校开办了国际课程班,对外交流的项目更为丰富。

      2008年新课程实施一年后,学校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教育论坛,主题为“课程改革如何与国际接轨”。这次论坛对课程建设,尤其是对技术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评价进行了研讨。随后,学校逐渐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序列化开设,学生的国外社会实践也从主题游览向主题研究课程过渡。

      2010年建校15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第三届国际教育论坛,主题为“高新一中如何成为国际名校”。随后,王淑芳校长提出创建国际名校的宣言,确立了创建国际名校的发展战略。

      2013年5月,学校与美国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联合签署了创建国际一流名校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中美双方约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定期沟通,帮助高新一中成功引进美国顶尖大学和中学的教育资源。同时,在教师培训、课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高新一中更多帮助,促使其向国际名校迈进。

      2015年建校20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第四届国际教育论坛,主题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将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建设了“钱学森生平业绩展览馆”,建立“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引入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等,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培植立德树人的“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良禽择木而栖”。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手段现代化、思维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学校要为教师营造符合其特点的激励环境,创设多元化、开放式的交流学习机会,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培养教师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的意识,提升教师完善自我的岗位成才意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及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标签:;  ;  ;  ;  ;  ;  

基于国际视野的校本研究模式探索_校本研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