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源
230402199102060011 黑龙江鹤岗市 154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项目不断增多,市政工程的建设,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软弱地基,对于市政工程而言,软弱地基可谓是一项较为棘手的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针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意义深远。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1市政工程中处理软弱地基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数量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许多市政工程项目也日日趋复杂。在所有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往往都避不开地基的处理问题,特别是软弱地基的处理,会对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地基情况,它具有液化程度大、压缩性高等特点,这些都影响了其本身的强度和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市政工程,就容易出现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出现沉降及变形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大大缩短市政工程的建筑寿命,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当工程建设中遭遇软弱地基时,必须采取有效处理手段,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建筑质量不受影响。
2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特点分析
软弱地基一般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在这样的地基上,其工程的稳固、质量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因其对整个工程稳固影响较大,施工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否则,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为后续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软弱地基的具体特点就是软,对之处理的目的就是区分情况,采用换垫层、预压、强夯、灌浆等方法对其进行硬化处理,已提高其承载力。软弱地基由于形成原因不同,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2.1软弱地基一般土粒分散,内部空隙较大,凝聚效果较差。建设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一遇较明显的外部压力作用,必然导致地基结构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工程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严重者还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市政工程效能的发挥。
2.2承载力不足。软弱地基
自身不可克服的“软”的特征,大幅度降低了其土质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这种地基上进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极易导致因其承载力不足而降低市政工程质量,影响其使用寿命。尤其是对教育、医疗卫生、少儿活动中心、影剧院的人流密集,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软弱地基的威胁更为突出。因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如果遇软弱地基结构,必须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方法进行加固处理,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切实提高地基承载力。以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效果,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稳定性、牢固性和安全性。
2.3软弱地基土质结构较为明显的特征是含水量高,这在淤泥、淤泥质类土质地基中表现尤其比较突出。较高的含水量的地基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由于土壤间的摩擦力偏低,土质稳定性的较差,极易导致自身结构变形,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稳定性及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3.1竖井排水技术
对于竖井排水技术而言,可以使用竖向的排水设置,从而让土壤当中的水分逐渐向外排出,这就能够让淤泥当中的孔隙慢慢缩小。这种情况下,地基会发生固结和变形,从而有效提升地基的强度和硬度。技术人员在天然土层当中适当的加入排水途径,有效减少排水的距离,也可以安装竖向排水管,从而促使地基固结速度提升。对这一方式进行应用,能够让地基沉降提前完成,有效提升地基的抗剪强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低级的额承载力迅速提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抗剪强度,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进一步加快荷载,为地基的稳定性提供保障。此外,将这一技术和沙井发进行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加快地基的固结速度。
3.2夯实处理
夯实技术在软弱地基中经常使用,对该技术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使用相应机械设备对其进行物理碾压,然后采用夯实的方式,产生巨大动力,从而促使地基固化和压实。此外,还可以对重锤进行使用,然后从高处向下自由落体,对地基进行反复夯实,促使软弱地基强度和硬度得到有效提升。一般而言,人们在对夯实技术进行使用过程中,夯实的最大深度可以到1.2m,技术人员需注意观察地基含水量,当含水量均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才能促使夯实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人们对夯实技术进行具体应用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当重锤从高空向下自由落体的时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人员均需要撤离,以免发生重大事故,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3软弱地基的换填处理
在市政工程的地基处理中,虽然直接在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比较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常常存在软土层过厚的情况,这时如果仍然采用填入废料或者建筑垃圾的方法,效果会十分有限,反而无法保证市政工程的地基建设效果。因此,在软土层过厚时,可采用换填处理的策略进行地基处理。这种方式需要施工企业利用相关设备将软土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挖掘后运走,并随填入较高强度的砂石等材料,最后运用加固碾压设备将材料和土层进行夯实,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此处的地基承载能力,从而是其符合市政工程的建设需求。在整个换填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取优良的回填材料,避免应材料稳定性不足或受到侵蚀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确定好适宜的换填深度,通常换填深度在0.5~2m左右即可,太浅不利于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太深则容易造成资源和费用的增加。
结束语
软弱地基对市政工程的耐久性、牢固性和安全性会产生不利影响,施工前,必须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处理,以保证地基具有工程项目要求必须具备的承载力,这是保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质量要求,严格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彻底改变软弱地基的土质属性,建设高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殷忠平.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6(01):111+107.
[2]赵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259.
[3]谢碧丹.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初探[J].江西建材,2017(12):62.
论文作者:王旭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地基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软弱论文; 承载力论文; 夯实论文; 稳定性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