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夏艳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夏艳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方面。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比较健全,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刚刚起步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本文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处理农村污水的方式主要是直接排入地面、就近排入沟渠和借助下水道排入附近水域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对当地土壤环境造成了污染,更大幅度加大了后期环境治理的成本及难度。所以有效的加强农村污水质量尤为重要。

1农村污水的特点

1)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农村生活污染源分散,不易集中,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村民环保意识差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污水的治理存在较大困难。2)无统一污水收集管网:绝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大都直接排入就近河流,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3)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部分区域有农家乐)污水水量不稳定,处理设施进水水量存在波动性,尤其节假日的冲击水量可以达到平时水量的数倍之多。4)部分地区存在小型工厂和作坊:污水的水质成份可能较复杂,需详细调研地域排水点和排水水质,针对性确定处理方案。5)没有专门的排放标准:目前开展的农村污水整治工程中,大多采用的标准是参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尚没有专门的针对农村污水的排放标准。

2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

2.1依靠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通常来说,这种模式更多适合一些离城镇较近的农村,将其污水集中收集之后可以直接运送到处理厂中进行处理。总体来说,处理厂在的工作方式较为规范,而且管理十分完善,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投入。为此,一些污水处理能力较差的村庄,应当积极应用这一形式[1]。

2.2村庄集中进行污水处理

如果处理厂的位置相对偏远,亦或者需要投入的资金过高,则村庄可以采取单村或者附近几个村庄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方式,依靠创建污水处理池的方式完成处理工作。

2.3村庄分散进行污水处理

农村的分布情况差异性较大,如果村庄处于山区之中,则其地形呈现是高低不平。而如果处在平原地区,则通常会表现为中心高四周低。基于这些情况,污水集中处理的工作很难展开。为此,设计人员便需要因地制宜,先针对地形地貌展开研究,合理采取分区处理的方式,以此减少资金成本投入。

3农村污水相关的处理技术

3.1人工湿地组合技术

首先是人工湿地组合技术。一般来说,人工湿地组合技术更多适合在一些小型的处理工作,通常主要是指厌氧沼气地+接触氧化池+复合型人工湿地。流程包括:无数结合会流水全部流入到沼气池内部,不仅能够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沼气,而且可以依靠反硝化脱氧完成污水处理。之后将沼气内部的水通入到氧化池之后,借助相关填料可以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将其中的有机质完全去除,并将氨氮全部转化成硝氮。氧化池内部的一部分会流水会回到沼气池之中,剩下的部分则会进入到人工湿地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人工湿地之中,则通过水生植物自身的作用完成净化效果,对周边所有的水体展开净化。

3.2组合工艺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污水成分更加复杂多样,组合工艺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强化污水的净化效果。因此,组合式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为广阔的应用。无动力升流式的厌氧生物滤池和潜流式人工湿地的耦合技术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动力消耗,减少系统的管理维修,为农村污水的处理做出重要的贡献。生态塘—人工湿地—生态渠等组合而成的生态处理系统,在各项出水指标上均有所提升,达到了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一级B标准,为更好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奠定了技术基础。厌氧生物和高效碳纤维生物塘的组合技术则不仅能够有效处理生活污水,达到现有城镇污水处理的二级排放标准,更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减少污水处理系统的后期管理运营成本,提升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一体化成套设备处理技术

一体化技术是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反应、沉淀和污泥回流集中于一个容器内,减少了占地面积,并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脱氮除磷。该技术是适用多种水质、占地面积小、水再生利用,分区处理的有机废水处理专利技术。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成套设备集膜与生化反应池以及各工艺相关设备于一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组合式结构。经管道收集的生活污水经过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均质。处理后出水直接达标排放,剩余有机污泥近零排放。鉴于农村地区的特点,农户分散布置,设置管网统一收集污水的难度较大,因此一体化成套设备的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4农村污水处理意见和建议

4.1加强宣传引导

村民了解政策多数通过镇村宣传,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了解政策。可以通过试点村改造,给居民直接带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了解改水改厕对其生活环境带来的好处。同时,引导村民改变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自觉自愿支持改水工作。

4.2健全农村水环境整治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水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二是引入第三方服务专业公司。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环保企业对村镇环境整治设施开展第三方运营监测。三是建立事后评估制度。可出台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和管理机构,实施与乡镇业绩考核和行政村补助挂钩考核机制。四是完善农村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为建立农村污水治理多元化投资机制,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项目打包捆绑,通过区域整合将众多村镇的污水处理项目“优化组合”,整合新建项目和存量项目来形成规模效益,发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模效益。

结束语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人用水习惯有所不同,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规律等因而有着极大的差异。农村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科学适宜地借鉴城市污水厂的治理模式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在根据农村分散污水实际情况和区域特征等的基础上探索污水处理的运行、管理、监督和检查机制,使得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能够长期有效、科学稳定地运行。同时,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重要理念便是投资少和运行费用较低,考虑到农村的实际人口规模和所处的地理条件、区位经济等,尽可能地利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建立处理效果较好的污水处理体系,为我国农村污水的处理和农村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澍晗,董凌霄,张亚雷,吴德礼.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专利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8,36(04):1-5.

[2]刘佳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及流量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3]丁国民,郭仕捷,高炳巡.探析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领域的PPP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7.

[4]范彬.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技术构架与顶层设计构想[J].环境保护,2015,43(Z1):46-49.

论文作者:夏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