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效率与公平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效率与公平_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效率、公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公平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2)06-0030-05

一、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的扩散

世界经济国际化联系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后,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日益成熟,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世界市场的思想。当然,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联系并不等于经济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经济全球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冷战结束后,这一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不断深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国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的历史过程。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的主题,而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全球加强合作。在本质上,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不断扩散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市场为趋向的改革,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任何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不管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不管其社会性质如何,都与全球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的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其中资源配置是其核心内容。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资源配置的3种方式:传统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在传统经济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靠习惯和本能;在命令经济中,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全部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一种价格制度(市场制度、盈利和亏损制度、奖励和刺激制度)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企业使用成本最低的生产技术生产那些利润最大的商品,人们的消费产生于他们如何花费由于劳动和财产所有权带来的工资和收入的决策。”(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在根本上是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调节经济运行。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求没有地域界限,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只有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灵活地转移,社会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只有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价值规律的要求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西方的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已有500年的历史。历史上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向外扩张和侵略政策,从根本上是为了本国经济利益,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对他国实施的资源掠夺。一国发展建立在损害别国利益的基础上,这种霸权主义显然不利于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清作为经济规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根本上是无国界的。

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整体经济效率

经济的全球化,推进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并促进了全球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效率是投入系统的功能,是投入与有效产出的比率,即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有效产出是有效率的,否则,就是无效率的。效率原本是经济学的命题,现在虽有不同意义的指谓,如经济效率、政治效率、文化效率、社会效率,但经济效率始终是最根本的。经济发展中对效率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在追求效用最大化,但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做到效用的最大化却始终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市场经济把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把市场机制与提高效率内在地结合起来,使得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效率成为出发点和最高目标,达到了效率与经济机制的内在统一。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机制的作用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各经济主体作为市场参与者和竞争者,面对的不再是狭小的国内市场,而是瞬息万变的复杂的国际市场。这不仅使得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而且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不同的竞争主体在竞争条件上现实差异,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因而实际上各竞争主体、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这就使得我们在分析全球化给全球带来效率的问题上有必要区分个体效率与社会整体效率。

社会是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效率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如果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那么市场机制在全球作用的结果,在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全球的资源配置效率。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范围内产生结构的调整。因此,一方面,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下,国与国明显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不同地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由发达国家兴起的,由于其经济、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处于明显的优势,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竞争较弱,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发展中国家能否在全球化浪潮中迎头赶上、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跨国公司,跨国公司通过其日益跨国界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把各国经济连成一体。跨国公司是经济国际化的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这就使得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而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整体效率的提高是各个个别效率提高的结果。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的国家和竞争主体达到同等的效率和发展水平,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不同发展水平的竞争主体之间进行的市场竞争,才不断促进着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但是,市场机制虽然内在地促进着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公平问题,从而使得个别效率和整体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三、经济全球化与公平问题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效率的提高,但使全球公平问题变得更为激烈。焦点集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的不平等待遇和不平等结果上。

从根本上说,公平是人们对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价值评价,这种价值评价以相称或平衡来表示。通过衡量人们的投入与所得是否相称或平衡,并进一步来衡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得的差距与人们在投入上的差距是否相称或平衡,来确定社会的公平程度。一方面,公平具有客观内容,公平是对客观对象的评价。公平问题所涉及的领导包括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内与国际等方面。另一方面,公平是一种价值评价,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多元性。由于人们对利益的不同期望值和需要的不同偏好,由于人们的生活境遇不同,所持的立场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平问题的评价具有主观随意性。人们对公平的评价虽然有一定的主观差异,但公平与否的标准本质上不是由主体的主观意志而决定,而是必须符合历史的规律性和合理性,必须与历史的事实相一致,并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公平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

1.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

完全的绝对的起点平等在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自然和社会的差异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而起点平等和与之相联系的过程平等实际上是相对平等和形式上的平等。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强调机会和规则的平等,是指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各经济活动主体享有平等的市场经营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各经济竞争主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同的竞争力,不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的客观存在,因而在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竞争最终导致的是结果的不平等,但只要市场竞争有公平的规则,市场竞争主体具有同等的参与机会,这就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符合的公平。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各经济竞争主体之间存在着机会和规则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成为由发达国家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大多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全球化导致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严重

市场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竞争的结果必然产生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两极分化,世界上一部分国家和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全球占有社会财富越来越多,而大多数国家则变得相对贫困,企业倒闭。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机制在全球作用的结果造成了全球的贫富差异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更为严重。因此在世界上全球化主张者高谈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同时,反全球化者则认为,与“灾难”相比,“进步”简直相形见绌。他们所批评的是越来越扩大的全球贫富差距和最近十年急转直下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认为全球化实质上是西方的、跨国公司与经理阶层的、不顾社会与环境代价的、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份额为目标的、只有物欲而缺乏可行的、是对全世界最大的挑战。

3.对结果平等的修正缺乏可行的、有力的措施

萨缪尔森认为,市场能较好地解决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的问题,“但是,市场并没有特殊的才能去寻求解决为谁生产问题的最好答案。……这样,我们可能要为市场喝彩两声而不是三声”(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下),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955页。),充分的市场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差距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我们必须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所主张的结果的完全平等。收入上一定差别的存在是一种激励机制,它能激发人们尽可能地去争取更多的社会财富,而利益上的均等(主要是劳动收入的分配),使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平均化,从而弱化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使全球贫富差距无限夸大,从而导致极端的不公平。在一国之内,可以运用国家权力,通过社会收入的再分配进行平衡,保护弱者,缩小差距,这就是市场外公平。但在国与国之间,则缺少具有同等效力的组织和联盟来对结果平等进行有效的修正,市场外公平缺乏保证。

公平作为人们对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不同观点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为了更好地推进全球化进程,和平处理各种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必须把公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四、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的实质:效率还是公平

经济全球化尽管带来了全球经济效率的提高,但导致了全球两极分化的加剧。由于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同利益,对全球化就有了不同的立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实质上是公平与效率问题在全球化问题上的体现。

全球化的主张者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历史机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布莱尔、德国总理施罗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等在过去几年多次表示,全球化带来的是进步,比如富者会愈富,穷者也会变富,因此有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但反全球化者认为,现在的全球化严格意义上是“公司全球化”,公司主导的全球化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正进一步加剧,全球化不过是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的说辞,是发达国家的伪善。反对全球化的概念就象全球化概念一样宽泛和含糊,其中包括了对全球化的否定,对全球化片面性的批评,对全球化的担心,对全球化代表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回击,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鸿沟加深、社会分裂、环境灾难的不满,呼吸“全球化要有人性面”,善待全球化中没有竞争力的、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等。其中大多数反对全球化者集中关注的两大问题是全球正义和生态环境。全球化与全球争论,实质上还是效率与公平的争论。

在当代社会,对公平与效率有着多元价值取向。根据公平与效率的本体意义,符合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决择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影响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公平与效率的决择问题是一个以经济为核心的、几乎涉及所有社会领域的复杂问题,这就导致了在社会价值目标上的多元取向,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且不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学家和政治家们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问题上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策选择。一种观点认为,公平是较高的价值,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美德,不能舍弃公平而追求效率。在现实政策中,宁愿选择较公平而低效率的政策,而不要高效率但不公平的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效率是评价和选择政策的首要标准。经济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波斯纳是西方法学界主张效率优先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从根本上说,传统的正义、公平和道德原则应该改变,社会财富的极大发展,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会使公正、公平、道德在更高的水准上实现,因此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财富是法律活动的惟一宗旨,在发展财富的要求面前,公平应该退居第二位。

虽然全球化不是政策的选择,而是市场机制的推进过程,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明确价值取向有助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合理解决。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价值目标和政策取向,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从效率与公平的本体论意义上说,效率是根本的,但效率决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平等、自由、社会稳定、社会安全和秩序等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全球效率与公平的合理解决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办到的,因而在现代,各国的互相协调、取得共识是当务之急。但是各国的多元价值取向又时时阻碍着这一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必须正视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促成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类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正如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所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

收稿日期:2002-02-07

标签:;  ;  ;  ;  ;  ;  ;  

经济全球化与效率与公平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