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一(中)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要:目的 研究并且总结骨科创伤性感染病人接受封闭式负压吸引以及常规换药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骨科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创伤感染病人资料100例实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实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换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平均治愈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骨科创伤感染病人,为其开展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换药治疗,能够促进疾病治愈速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骨科创伤感染;封闭式负压吸引;常规换药治疗;疾病治愈速度;治疗效果
骨科创伤通常会引发神经、肌肉、血管以及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同时会伴随不同程度感染,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会引发肢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障碍,伴随较为剧烈的疼痛,十分容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为病人提供常规换药治疗,在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以及感染较为严重的病人中治疗效果不理想,通常需要给予病人Ⅱ期手术实施清创,不但会延长疾病治疗时间,还会提高治疗费用,使病人的痛苦增加[1]。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属于一类新型治疗技术,应用于处理创伤引发皮肤软组织损伤和创面感染效果理想,本文对于我们医院骨科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创伤感染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我们医院骨科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创伤感染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6.1-2017.1),所选100例病人无法实现Ⅰ期缝合的四肢骨科创伤病人,所选病人完全排除严重并发症以及新鲜创伤之后继发严重感染病人;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换药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研究组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5岁,平均27.7±3.8岁,其中上肢创伤病人20例,下肢病人30例,陈旧创面病人20例,感染新鲜创面病人30例;对照组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5岁,平均26.8±3.2岁,其中上肢创伤病人17例,下肢病人33例,陈旧创面病人19例,感染新鲜创面病人31例。
1.2方法
两组病人全部接受常规清创术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换药治疗:每间隔1天到2天给予病人敷料更换1次,更换敷料的频率依照病人创面实际情况加以调整,针对创面较大的病人,施行病原学检查,为病人提供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为病人放置引流条,当生长出新鲜肉芽之后对创面进行缝合,针对肉芽生长不理想以及部分创面比较大的病人,为其开展皮瓣转移手术治疗。
给予研究组病人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选取VSD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倘若病人的创面比较深,需要对创面底部和死腔采取VSD敷料加以填充,选取半透明薄膜封闭创面,开展-450到-125mmHg开放负压施行负压吸引治疗,VSD敷料明显瘪陷代表负压发挥作用,针对创面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冲洗,手术之后5天到7天之后将VSD敷料取出,对于创面进行检查,如果肉芽组织处于嫩活并且鲜红,马上实施缝合,对于创面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查,倘若缺损较多软组织,需要继续应用VSD敷料实施覆盖,直到创面肉芽新鲜之后开展植皮手术修复创伤[2]。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愈时间,病人治疗2周之内创伤表皮完好覆盖,创面恢复完全愈合,代表治愈;病人接受治疗之后,创伤面长出新鲜肉芽,创伤面面积明显减少,分泌物降低,皮肤大部分存活,但是依旧需要接受敷料更换以及继续治疗,代表有效;病人接受治疗之后,创伤面没有长出新肉芽,创伤面面积没有改变或是出现增大,分泌物多,原位回植皮肤出现坏死,代表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t 值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卡方采取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P 值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 所得P 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平均治愈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3讨论
临床中较难愈合创面以及慢性创面不但会伴随严重的肌腱与骨组织外露和感染,部分合并软组织缺损,对病人感染加以控制需要为其提供多次床边清创配合多次换药,同时接近外露骨以及肌腱创面肉芽生长效果不佳,和传统治疗方式对比,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并且预防感染,还可以加快严重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度,从而显著提升创面愈合机率[4]。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平均治愈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表明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关于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的优势为,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无需每天给予病人换药操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防止频繁换药为病人产生的疼痛,降低用药剂量,减少治疗费用,降低疾病治愈疗程[5]。
综上所述,在临床骨科创伤感染病人中为其提供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效果和常规换药治疗效果对比明显升高,能够提高疾病治愈进程,因此在病人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为病人提供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嘉凯,潘晓华,张晓明,等 .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 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90-191.
[2]陈艳,付昆,李洪潮,等 . 封闭式负压吸引与常规换药治疗骨科创伤 感染的临床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4017-4019.
[3]刘德谦,吴碧涛,蔡喜传,等 .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 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8-19.
[4]安鹏,王建,石成柱,等 .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 染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24-25.
[5]宋长利,金述涛,夏楠 . VSD 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 疗效观察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2):1482-1484.
论文作者:宁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病人论文; 创面论文; 创伤论文; 封闭式论文; 骨科论文; 负压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