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良好的质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发展和信誉,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即要求在确定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针、职责与目标的前提下,通过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方式来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与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建议
导言:近年来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惨痛代价屡屡出现是对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一名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就此引发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措施。
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工程质量与公众利益以及公共安全关系密切
建筑工程质量是伴随着所有建筑程序的产生而形成的,从最初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之后的建设方案决策阶段,均会对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问题能够出现在工程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的任何一个环节。
1.2工程质量属于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激烈起来,以质量求生存和以质量求发展已逐渐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大量的事实证明,建筑企业所完成的工程质量水平,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只有注重施工质量的管理,并尽力打造企业品牌,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
1.3工程质量属于国民经济建设效益的根基
工程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工程质量差实际属于一种最大的浪费。工程质量较差时,一方面需要增加大量的返修和加固等人工、材料费用;另一方面,还会增加用户维修和改造的费用。此外,工程质量较差时还会降低工程的使用寿命,给用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将质量问题摆放到首要位置已成为当务之急。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参建各方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如今很多开发商为了企业获取最大利润,在选择施工单位的时候,将投标报价做为确定施工队伍的最大标准,并未全面考察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和综合管理能力,导致综合素质低下的施工单位承揽了工程。承建方在恶意低价竞争承接项目后,由于其自身的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将工程的利润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就会出现使用伪劣材料、恶意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为了压缩成本,部分项目的施工单位往往没有配备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更有甚者,开发商和承包单位还擅自改动设计,不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来组织施工。这些都将直接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和施工质量控制混乱等后果出现,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2.2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不完善。施工方案缺乏操作性是指施工方案的制作以及组织设计、施工作业的指导说明等都缺乏有效性、具体性、指导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等。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各个工程项目都有各自的独特性质,但是有一些施工部门就照搬照抄其他施工方案,未组织技术人员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或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不组织有关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论证,造成其施工方案的内容空洞,技术含量低下,不能有效的指导现场施工。
2.3施工单位的检测不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些施工部门没有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材料的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调查和评估,从而使用了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在施工材料进场的试验和检测中没有严格要求,也会使用到不合格的施工产品;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监控和检验不到位,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推进度,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
2.4监管机构不健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中,工程质量的监管不仅要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我监督,更为关键且直接的的还需要业主聘请专业监理机构来进行监管。由于监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现场监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水平要高、管理水平要强,同时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然而现在的监理行业中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弊端,就是目前监理单位数量的大幅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与低收入的层次竞争激烈,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大多数中、小监理公司在现场监理机构的管理无法按照常规的要求去执行,有些监理现场甚至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这样导致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形成质量隐患。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意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只有从根本上形成质量管理意识,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才能充分激发单位及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感。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从建筑工程的筹建、协调直到具体的施工全过程,都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通过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简单化、规范化、标准化,并有效提升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健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首先,应设立严格的建筑许可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其次,应实行严格的工程招标制度[3],保证工程招标过程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根据建设监理的相关目标,对建筑工程的建设监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改进监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质量,切实保障监理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同时,要完善建筑工程相关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使每一个质量管理环节都具有清晰的责任人,每个工作人员都具有明确的质量任务与职责。
3.3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管理
进场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有关单位必须做好对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工作[4],确保进场的是施工材料保质保量,进场后的施工材料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管理。
3.4完善质量管理过程中政府的监督职能
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公平执法的职能,并通过设计审核制度、工程咨询制度等的设立来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运行。同时,政府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并对相关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真实有效性。
结束语
在针对建筑工程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中,应让质量意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不但要严把质量关,而且应完善有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各项参建工作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文钦.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215.
[2]蒋开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40+159.
[3]刘凤斌.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9):90-92.
论文作者:石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制度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