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教育的未来之路--基于六次世界成人教育会议的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中国成人教育的未来之路--基于六次世界成人教育会议的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我国成人教育未来之路——基于六次世界成人教育大会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之路论文,大会论文,未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44(2011)01-005-03

收稿日期:2010-12-27

虽然早在清末年间颁布的癸丑学制就提出了成人补习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办了各种夜校、补习班等,开展成人教育实践;建国后,也比较重视扫盲教育,开展了许多成人教育实践活动,但我国成人教育理论发展比较落后,还很不完善。在80年代以前,我国的成人教育也只局限于扫盲教育和干部教育,直到1985年第三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时,我国才派代表出席,自此拉开了学习国外成人教育理论与发展经验的序幕。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学习借鉴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经验,积极响应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努力拓展成人教育的实践、丰富成人教育的外延。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从成人教育角度首次述及终身教育,顺应了国际教育潮流。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成人教育不再是正规教育的补充,而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国与国际交流合作也愈来愈频繁,比较成人教育研究也越来越炙手可热。但按照最新的一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关注的重点、指定的发展方向来看,我国成人教育在立法与政策、管理、教师质量、财政支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要走的路还很长。

一、六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理念的发展

从1949年开始,每隔十二年左右,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无疑是近几十年来成人教育发展的方向标,引导着成人教育实践发展的方向。每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有一个与世界主流形势联系紧密的主题,指导着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成人教育的行动和研究。

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于1949年在丹麦的埃尔西诺(Elsinore)举行,共有2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大会的主题是:促进民族融合、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本次成人教育大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召开的,当时国际发展的背景主要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虽然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冲突不断;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人们的知识越来越无法应付。因此,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避免战争、实现民族融合、重振各国经济是人们最关心的。“民主不是一个取得成效的简单、容易的政治组织形式”,“要达到成效,必须建立一个能胜任理解、判断所面对的复杂社会问题的选民,只有教育能创造一个这样的选民。”[1],而正规教育在应对社会危机时,有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学校培养的具有新知识的社会成员总是未来的一代,不能应对本时代的需要。因而,成人教育承担了社会发展的重任。英国成人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哈奇森(E.M.Hutchison)在本次大会上指出,“成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心智发展与能力,……在社区、国家和世界公民教育框架内培养人们的道德和社会责任”[2]。“在今天对成人教育的要求是:发现工作的意义,在闲暇时间找到意义、创造可能,作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认识到我们的政治责任,并能够承担责任”[3]。大会最后要求各国成人教育开展扫盲和基础教育,帮助广大民众掌握基本的读、写、算能力。

1960年,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召开,本次会议共有51个国家和46个国际组织参加会议,其主题是:变化世界中的成人教育。当时的世界,战后经济恢复较快,民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许多国家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但“变化在不断发生”,“不管多有效或入时的学校都不可能为青年提供应对以后成人世界的完满教育”。面对这种情况,教育被认为是“终身的过程”,终身教育理念开始再次活跃起来;巴班格(Joseph Barbag)指出,“永久的或终身教育理念,是作为人们处理困难和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出来的”[4]。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成为必然;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促进了劳动力大量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价值显而易见”,但“在成人教育的历史中,成人职业技术教育一直被忽视”,实施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也“很少将职业和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概念相联系”;而另一方面,成人非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边缘活动,这些都使得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因此,在本次会议上代表们着重讨论了成人教育的地位、优先发展等问题;并指出,成人教育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认识到职业不稳定的原因,帮助他们获得灵活并且乐意改变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为成人提供包含其需要、能力、兴趣和新的就业机会在内的培训”[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于1972年7月至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共有85个国家和42个非政府组织参加,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冷战持续进行、人们的恐战情绪蔓延;另一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进行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更多,但心理和精神却更孤独。而成人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维持变化世界中的人和环境的平衡”,“为成人提供教育咨询服务”是成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的发表,终身教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夸大成人教育的独特性是一种误解,教育应该被看做是与各年龄层相关的持续不断的过程。”[6];成人教育作为人的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与其它阶段或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人教育对学校系统的改革有很大的贡献,“学校应该为终身教育做准备”;“教育不仅涵盖了所有的年龄群体,她应该走出传统学校的围墙,进入社会。这样,人们聚会、工作、休闲的每一个场所都是潜在的学习环境”,长此以往,非正式学习就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7]。会议还强调了要重视成人教育在教育民主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非正式教育和正式教育要相互补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要加强合作,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1985年,第四届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共有103个国家、841名代表出席,其主题是:成人教育的发展。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高消耗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且各国政府开始关注知识型的综合国力,成人教育被认为在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增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获得人权和自由、克服社会不公正、反对种族主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本次会议特别关注成人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民主化和终身教育等问题;并通过了《学习的权利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 to Learn),希望借成人受教育权的获得来推进成人其他权利的实现。大会强调多功能的成人教育,认为成人教育要有利于学习者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要求重视妇女、老人、少数民族、移民工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成人教育计划;并建议,“在终身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来进一步拓展成人教育活动,使成人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民主化的加速器,以推进享有全民教育平等的机会”[8]。大会还讨论了自1972年以来,国际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推进成人教育发展的最佳国际及区域合作方式,要求加强正式和非正式、正规和非正规成人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大会还十分重视扫盲、功能性文盲和扫盲后的教育问题,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并针对非洲、亚太地区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制定了地区扫盲计划。

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于1997年7月在德国汉堡召开,13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478个非政府组织等一千五百多人参加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成人学习,视成人学习为一项权利和工具、一种乐趣、一项需共同承担的责任;大会致力于国际范围内学习环境和学习文化的构建。会议期间举办了许多有关成人学习的论坛,涉及了民主、21世纪的挑战、性别平等和成人学习的环境、条件与质量等多个方面;并通过了《汉堡成人学习宣言》(Hamburg Declaration on Adult Learning),宣称成人教育是通往21世纪的“一把钥匙”,每个人都要终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人的终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本届大会是在世纪之交之际召开的,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不得不面对很多来自新世纪的挑战;另一方面,全民教育、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人们认识到学习也是一项投资、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必须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与特征”。为了“使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勇气和创造性应对面临的严峻考验”[9],大会还制定了旨在对《汉堡成人学习宣言》确定的成人学习发展目标细化的《未来行动计划》(Agenda for the Future),以“聚焦新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探索成人学习如何发挥其关键作用”[10]。

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于2009年12月1日—4日在巴西帕拉州贝伦市举行,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会议,超过1500名代表与会,154个国家派出代表团。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成人教育的力量:生存和学习,为了可实现的未来;大会十分关注成人学习与教育,开幕式上再次强调教育也是成年人的权力。会议期间共探讨了包括成人学习与教育的政策与管理、财政投入、扫盲教育、活动参与情况以及教育质量和效果评定在内的五个主题。本届会议上,各主要与会国家都提交了国家报告并形成了《全球成人教育报告》、修改了《贝伦行动框架》,勾勒了全球成人教育在政策、提供、参与和平等、质量、财政方面的现状、面对的问题以及发展走向:“154个国家报告中,126个国家(82%)表示已经有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关于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政策”[11];“成人教育在大多数国家的整体参与率低,并且在许多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的不平等”[12],性别、地理位置、年龄、种族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要保证成人教育的质量,至少还需要投资720亿美元”[13],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投入都不足。大会努力要达到这三个目标:一是促进对于成人学习与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部分和有利因素、扫盲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的认识;二是突出成人学习与教育在实现当今国际教育和发展议程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重申政治动力、承担义务、研制工具以便从口头转向行动。

二、我国成人教育的展望——立足本土,放眼国际

从第一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开始,成人教育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过,扫盲教育、闲暇教育和补偿性教育一直是大会重点关注的方面;特别是在近几次大会上,教育与学习的终身性、全民化、平等与公平性等主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按照六次大会所关注主题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面对第六次大会提出的各国在成人教育政策方面做出的努力、参与率低和不平等问题、确保成人教育的质量以及成人教育投资和资金不足等需加强的方面,我国成人教育应朝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生活化

教育,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教育生活化一直以来更是教育家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成人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的更为紧密,也是其最初的表现形式。回归成人生活的世界,缔造更完满的生活一直都是成人教育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正如几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所倡导的,帮助成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寻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是国际成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回归生活、成人教育的生活化要求成人教育走进成人生活、参与成人生活,将生活世界视为一种把握和研究成人教育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

2.法制化

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成人教育立法能够有效保证成人教育的发展。六次国际成人大会也多次强调了要对成人教育给予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国外许多国家都已对成人教育立法,保障了成人教育的实施。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地位不高、发展较慢与成人教育缺乏法律基石有很大的关系。对成人教育进行立法,可以从法律地位、财政支持、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给予保障,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3.全民化

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已被纳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深入人心,教育惠及普通民众已成必然趋势;而且,成人教育包罗万象,涉及家庭、工作、生活、闲暇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有正式和正规的教育形式还包括非正式和非正规的教育活动,惠及了包括老年、妇女、文盲等弱势群体。因此,笔者相信,随着终身学习观念的传播、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会有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开放的学习途径供人们选择,人们会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人教育一定会发展为全民性的教育。

4.终身化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在国际社会广为传播,我国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要求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而且早在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就将成人教育放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来探讨她的发展。教育是终身的过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承担了从成年早期到老年的教育,因此,终身化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5.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成人教育也不例外,国际成人教育大会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规划纲要》中也要求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教育合作。特别是我国的成人教育发展与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要更加注重借鉴吸收他国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标签:;  ;  ;  ;  

中国成人教育的未来之路--基于六次世界成人教育会议的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