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村释放“无限魅力”-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我省的启示论文

如何让乡村释放“无限魅力”?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我省的启示

奋斗全媒体记者 韩建平

安吉县高家堂村村貌。 鲍高峻/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有关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随后,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

什么是“千万工程”?其核心要义和关键举措是什么,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作为农业大省、生态大省的黑龙江,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借鉴?

模型估计。使用eviews8.0软件,输入1990年至2014年的碳排放数量、碳交易金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用最小二乘法对公式(1)进行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久久为功,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农村环境脏乱差,是影响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状态必须尽快改变。”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万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该工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10月15日,4辆满载“东海”牌90号A高等级道路沥青的半挂罐车缓缓驶出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沥青车间大门,启程开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标志着齐鲁沥青正式投入国家重点项目—北京新机场建设。这是今年齐鲁石化运往北京的第二批沥青产品,前期为国家重点项目—兴延高速公路提供的3000余吨70号A高等级道路沥青已在9月完成交付。

滴灌是现代种植中最常见的浇灌技术之一,既能实现对灌溉水量的有效控制,防止水资源浪费,又能节省人力,从而在减轻人力负担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随后10多年来,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可以说,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

当前,系统梳理浙江省“千万工程”,其经历了四个阶段。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村庄整治的实际出发,不同村不同方案,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

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推进,其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拓展,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现了“质的提升”。美丽公路串起“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示范县”“整乡整镇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庭院”等,带动浙江省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

2008年至2012年,“整体推进”阶段——以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为重点,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并制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互联互动,推动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

2013年至2015年,“深化提升”阶段——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美丽乡村创建全面铺开。

研究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弹性车轮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其抗脱轨性优于刚性车轮,尤其在空载工况下较刚性车轮更具有优越性。

2016年以来,“转型升级”阶段——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转型。

2003年至2007年,“示范引领”阶段——1万多个建制村率先推进农村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90%建制村、74%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截至2018年6月,55%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因地制宜,不搞“千村一面”

“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点面结合”是浙江省推进“千万工程”的几个重要原则。

跟追纠缠等一连串之侵扰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只是侵害被害人人格权、隐私权,甚至身体健康也受影响,有关机关必须尽速进行防制专法之立法。对于跟踪骚扰问题,台湾现行法规欠缺有效的法律加以制止,相关人员对于跟踪行为之本质、样态、辨识指标及因应策略等知能尚在起步阶段,协助跟踪骚扰被害人仍力有未逮。因此,应该持续关注属于性别暴力之跟踪相关政策与实务议题,从媒体倡导、专业培训与法令推动加以着手。同时希冀支持“防制跟追纠缠”之立法,以具体规范和防制社会中之跟踪骚扰问题,促使民众的人身安全与自由、隐私及尊严得以获得进一步保障,并能为跟踪被害人发声,争取并保障被害人权益。

比如,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比如,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比如,坚持先把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两个前置性工程做到位,由此避免工作反复,进而推进全域性整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连续跨上3000万吨、4000万吨、5000万吨和6000万吨4个大台阶,全省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前,不能匆忙上马整治工程”。据悉,浙江省在实施“千万工程”初期,就是“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

改革探索的实践中,浙江省已经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浙江省提出:“中心村”主要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吸引人口集聚、辐射周边村庄;“一般村”主要实行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高山偏远村”“空心村”主要实行异地搬迁;“历史文化村落”主要实行保护修建,促进历史古迹、自然环境与村庄融为一体。

安吉县余村一景。刘海波/摄

坚持“点面结合”原则——把乡村看成一个整体,每年启动约200个乡镇的全域性整乡整镇人居环境整治,将所有村庄打包整治,避免“走过几个垃圾村来到一个新农村”的现象。

第四,实施全程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从笼子最初的工程设计到最终的产品质量验收,对其整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步骤都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质量方面的检查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失职渎职之责任。对此实施“零容忍”——决不容许“法外留情”和“下不为例”。

当前,浙江省坚持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确定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和1.6万个保留一般村,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为骨架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古村落重放光彩,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庄变身为“网红村庄”,田园风貌、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实现了和谐相融。

强化保障,重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不断强化要素保障,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而且,浙江省政府陆续出台了设立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财政预算内农业投入资金成倍翻番等政策,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据统计,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

立足工作实际,保障整治资金投入。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为保障工程切实推进提供财力支撑。

古龙:当别人说了一些使你受到极大伤害的话时,正是你最能够进步和成长的时刻,因为别人的话很可能刺中了你一向不敢面对的盲点。

程序以STAAD Pro和SSDD作为模型分析平台,同时运用STAAD Pro软件完成整体悬挂式钢内筒烟囱的设计和计算。可以通过人工输入内筒节点位移完成支座荷载计算,计算结果可以校核国内烟囱CAD软件的可靠性。将各个模块组装在一起即可形成STAAD Pro整体悬挂式烟囱内外筒协同计算软件。执行软件主界面如图1所示。

坚持群众视角,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设立驻村特派员和指导员制度,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比如,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前期,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后期,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比如,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比如,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格局。

强化绩效考核,加强环境治理监督。在2003年启动“千万工程”时,浙江省制定了对全省10303个建制村进行初步整治、把其中1181个建制村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规划,列入整治规划的村庄确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考核指标。进入第二、第三阶段后,村庄整治内容不断拓展,村庄整治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考核机制不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同时,浙江省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

正是这些举措的有效实施,形成了浙江省“一届接着一届干、齐抓共管见实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顺势而为,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

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千万工程”注重通过生态治理促进特色经济发展,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曾是当地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很长时间,该地大力发展矿山经济,全村一半以上家庭有人在矿区务工,矿山经济给余村每年带来300多万元净利润。但是,矿山、水泥厂的污染使得余村常年笼罩在烟尘中,导致土地裸露、水土流失,生态问题日益凸显。

“二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社会不公问题成为它们恢复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1955年,Kuznets针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库兹涅茨曲线。其含义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收入分配状况将会随经济的增长趋于恶化,但当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将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状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之间的关系呈现为“倒U形”曲线。显然,他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间的关系是基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库兹涅茨曲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03年7月,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把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投资建设荷花山景区,经过12年努力,率先建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精品村。2016年,到访余村的游客达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58万元。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考察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10多年来,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浙江接续努力、持续深化,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美丽乡村统一起来,着力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激发农村内生动力,推动万千乡村走上振兴之路。乡村生态旅游、网络电商等经济业态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经过系统的环境整治,为浙江农村巧借山水、盘活资源、发展村域经济提供了机遇。浙江省的农家乐大都是在村庄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村庄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浙江农村快速搭乘互联网经济快车提供了重要支撑。浙江省云和县高胥村,就从一个以种植食用菌为主的小山村,变身为知名的“淘宝村”:以木质玩具产业为依托,发展出60余家网店,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

据统计,2015年底,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201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 956元,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省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增长21.6%,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增长20.5%;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6.2亿元、增长27.8%,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1.64万个、建制村覆盖率60%。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

标签:;  ;  

如何让乡村释放“无限魅力”-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对我省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