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业化与工业地理[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香港论文,化与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香港工业是“转移型”工业,因为特殊的历史和市场条件而在战后迅速发展。它的工业主体是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香港自由贸易政策以及优良的港口及服务设施,使这类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有重要的时效性及低成本的竞争力。1980年初以来,内地开放,使这个工业体系在空间上扩大,与珠江三角洲一起构成“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
香港工业在稠密的市区亦形成城市工业地理中的新形态,出现密集的、多层式的各类工业企业在狭小空间上混集,以及工、住用途在同一幢建筑内混集。
目前香港工业已到必要的转型阶段。政府需要改变其“自由贸易”政策而采用新的、有力的导向型的政策以营造新工业。同时,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在政策上的合作亦极为必要。
关键词 香港 工业化 工业地理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工业发展一直受到世人关注。它的工业发展经验被列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是东亚发展模式的主要实例。但长期以来,它的成功经验被部分经济学者及相当多的非经济学界人士误解,认为是“自由贸易”的典范,甚至被认为是“小政府,大市场”的好注脚,因此他们提倡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应减小政府的干预,以市场规律为主要的动力。本文首先对战后香港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作出探讨,对何谓合适的工业政策作出评估。然后对香港40多年来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本地工业地理作简单介绍。后者不但显示出香港的特色,并且对其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
1 转移型工业化
香港自1842年到1949年的100多年内,工业并不发达,经济以转口贸易为主。香港本地出口只占约二成,其余八成是转口的。伴随转口贸易而来的航运业务也带来了一些修船和造船,以及造绳、炼糖、造火柴等相关的工业,但都是次要的经济活动,而且是依附于转口港这个实体的、
自1950年起的工业化主要是“转移型工业化”,即香港的新兴工业是由上海地区转移而来的。在东亚地区,现代工业的兴起,继日本之后乃中国百日维新后上海一带兴起的民族资本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予了这些工业发展的机会。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大战对主要供应国的干扰,使中国现代工业得以发展,成为亚洲诸国在日本之外的唯一现代工业中心。二战后,新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了。这些对上海一带的民族工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战结束后,不少上海工业家为战后重建的而在国外定购了最先进的机器,但由于内战的展开,不少机器设备被储放在香港的货仓里。在1948—1950年中国新政权的建立期间,不少上海资本家更携带他们的资本、市场和管理经验、工程师,甚至是管理和技术员转移来香港。他们在荃湾和长沙湾一带,建立了香港的出口型工业区。
因此香港的工业化是转移型的,从企业家、技术、资本、市场至管理都是一体地由内地移入。到日前为止,这批上海工业家及其后人仍然在香港工业中举足轻重。当时的转移工业收到港府的支持,因为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了内地政治变迁影响而出现了大幅的滑坡。单是1952—1953年,香港出口内地的货值便由占总出口额的36%下降至18%。为了解决转口功能的萎缩而引致的大量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工业成为唯一有效的经济出路。加上战时与战后的东南亚市场长期处于物资短缺(传统的西欧和日本供应商因为战时工业转为军用,战后亦要一段的复原期),形成可供香港占据之市场真空。二战后英原殖民地不少独立而组成英联邦。这个新组织所采取一大新措施乃将英联邦国家的市场相互开放,成员间互享优惠关税。这些新发展使香港的“转移工业”在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期,享受到特殊的市场条件。1954—1962年间的香港出口市场,因以英国和东南亚为主,美国仅占17%,到1962年,本港出口值中,本地制品已占了八成,而且其它经济活动,如金融、保险、贸易和船运亦由出口带动,成为出口型工业经济。
2 香港工业特点与政府政策
战后的东亚,除日本之外,就是以上海工业家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最具有实力。香港得到这些实力的相当部分的转移,是第三世界中在工业化道路上占了领先地位,且无竞争对手。战后东亚各国(包括日本)正为政权的建立和经济复原而努力,工业化成为50年代末甚至是更后的60年代中才成新兴的经济发展策略。在这15年间香港已经在市场占有和品质改进上占了优势,使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地位得以提高。60年代中期后,主要工业国利用进口配额作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手段以促使其经济政治发展。这个制度以既有的市场占有为基础,因此香港的工业受到了“消极”的保障,使劳动力密集型的低资本和低技术投入的出口型(或出口带动)的轻工业得以延续。
经济学家在总结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经验时,提出了四阶段的工业发展理论,对中小亚洲国家或地区特别适合(见图1)。
图1 工业化四阶论
(1)进口导向一型——独立后社会政治趋于稳定的发展中国家,以内部市场为主导,吸引境外成熟技术、资金及管理以建立如食品、纺织及成衣一类的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度大的轻工业;政府设立关税予以催生和保护。
(2)出口导向一型——上阶段的发展,使内部市场趋于饱和,有关工业产品在品质和成本上亦改进至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因此政府拆除关税壁垒,奉行自由贸易,以出口为工业扩大及持续发展动力。
(3)进口导向二型——成功的出口多年后,政府及私人合作深化工业的技术和构成,以既有的工业设备和中间投入为主要需求对象,发展新的重型和中间产品工业,如化工、炼油、钢铁、机械制造等。对这一类新工业政府设立关税保护以及以财政、金融和税收的优惠以扶持,或由政府直接投入以及和私人合资。旧工业亦与新工业平衡发展,因而工业结构和政府政策变得较为复杂。
(4)出口导向二型——新工业日趋成熟。其产品已经达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伴随它们发展的R&D亦生产出其它高科技产品。这两类工业的产品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成为出口的主导。为了鼓励出口,政府有关优惠和关税保护亦取消了。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P&D以及市场开发、降低成本等因素。
由于香港工业的开始是“转移”型的,它一进入工业化就是模式中的第二阶段,和其它亚洲三小龙都以第一阶段为起步点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和香港政治制度,国际市场的配额制,和国际良港及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等作用,它能较长期的在出口导向一型工业中保持国际竞争力。自1980年以来的成本(主要是劳动力和土地)增加的不利因素,亦因内地改革开放的机遇而能通过向珠江三角洲的又一次“转移”而使本港工业得以保持及扩大。使香港和珠三角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导向一型工业地区。
表1显示出80年代香港工业的市场及产品类别的主要特色,它们和目前的情况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因为向珠三角北移,大体上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新的空间和功能上的地区分异(见图2)。表面上,制造业的增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由1970年的占30.9%,下降至1980年的23.8%和1994年的10.0%,而且雇用人数亦由80年代初的100万人,降至1996年的仅有30万人。
表1 1981—1986年间香港产品出口的市场及产品种类的集中度
资料来源:香港年报.不同时期
除了这些特点外,香港的工业特点还包括产品的季节性和时效性短,和花样与设计的快速变化,企业规模小,增值率低,以及企业间的加工承包协作关系细密,对出入口企业的依赖度高等。下面仅就它们因应香港地域狭小,人口密度高,土地昂贵等特征而发展起来的特殊工业地理作一简介。
3 香港工业地理
香港在二战前的一些依附于转口贸易的工业,如修船造船和糖厂、水泥厂等,原先都在九龙和香港岛的市区沿岸,和码头仓库一起配置。战后,这些都搬迁至离市区一定距离的青衣岛一带或更远的屯门区。由上海转移来的轻纺及其它轻工业,主要建立在荃湾及长沙湾的新填海地区。60年代的工业飞跃,使荃湾及官塘形成初具规模和一定规划的工业区。但城市规划和卖地建厂的过程往往落后于工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少工厂,特别是中小厂混杂在住宅区内,或寮屋区内,形成住宅楼宇工厂及木屋工厂,而在工业区内的正规工厂大厦中的工厂。亦以多厂分层甚或在一层数厂形式形成高密度、多层式的商业工厂大厦式的工业社区。
图2 香港珠三角跨境企业模式
1971年首次工业普查得出的资料显示(见表2),该年近七成的工业企业是设立在住宅楼宇中的“住宅工厂”。它们雇用了近三成的制造业雇员,担负了1/5的工业总产值。这些小型的工厂平均面积只有120m[2,],年销售额200万港元。就算是在商业工厂大厦中的工厂,平均厂房楼面面积亦只有1520m[2,],年销售额3200万港元。木屋工厂在拆迁后被安置在“徙置区”厂厦的工厂,总共达4000家。
住宅楼宇中工业企业的渗入,造成火警危险以及破坏了居住区应有的安宁和环境。九龙和港岛北岸的旧市区是主要的被渗透地区(图3)。有些地区,如深水埗区,每十间住宅单位,就有一间被用作工业用途。这个情况一直至80年代初仍然如此(见表2)。工业用地的紧张局面,直到80年代中开始才因为工业开始大量北移而缓和下来。
表2 香港各类型厂房的分布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署
图3 旧市区内工业向住宅区渗透情况(1977年)
图4显示80年代初的工业分布。荃湾和官塘是两大工业区。1981年荃湾共有工厂9169家,雇用212078人;官塘共有工厂6533家,雇用189463人。两区共雇用全港制造业工人总额的40.2%,加上新九龙的的另一次要工业区(新蒲岗),荃湾和新九龙共雇用了全港制造业工人的63.4%(见表3)。因此工业主要集中在50—60年代中形成的工业区和旧市区,即所谓“都会区”之内。70年代末开始的新市镇建设,在第一期和第二期新市镇中(即荃湾、沙田、屯门;以及大埔、元朗和粉岭、上水)配置了大量的工业用地,但在1981年,新市镇因为仍处发展初期,对工业活动的分布,未造成明显的影响。70年代末。港府致力改变劳动力密集和技术投入低、低增值的工业状况,展开了以工业邨为形式的鼓励办法,通过较廉价的土地,鼓励高、新和科技成分较高的工业的建立。为此,政府在新界地区规划了两个工业邨,即元朗和屯门工业邨(图4),其后又在将军港建立第三个工业邨。三邨共有面积200ha,但它们对香港工业的多元化和提高科技的投入并没有很大的影响。
表3 香港制造业在境内之分布
资料来源:香港政府统计署
图4 香港工业区分布图(1982年)
香港工业区的景观,如图5的官塘工业区所示,显示出在一个狭小的地区,不同的、高层的、多用途的商业性工厂大厦集中在一起。一幢大厦就是一个“工业社区”,内中有众多行业不同的工业企业。这种多层式高密度的分布情况,形成城市微工业地理的香港特色。世界大都市如东京、纽约、巴黎和伦敦,在其旧市区内亦间有很多层式的合用厂房,但少有如香港这样的成为主导的情况。
图5 观塘工业区工业用途分布(1968)
中小型工厂在旧市或其边沿的住宅区混集,亦不是无规律性的。不少这些工厂是因应商务中心区的需求,提供快而灵活的服务(如印刷行业),亦有为市中心的购物和庞大的旅游生意,提供高价值和服务要求高的小商品(如首饰和裁缝业等)。亦有为附近的工业区的中型工厂提供加工和零部件生产的服务等(如大角咀及深水泑)。它们按照市场的需求而在旧市区内聚集在不同的地方,形成明显的大都市内中小工业的生态群落。
自内地改革开放(1978)以来,广东在全国的开放和对外资的利用上先行一步。其中深圳特区的建设,更便利了香港工业为了降低劳动和土地成本而大量北移。随着粤港经济的互动,北移的香港工业向珠江三角洲扩散、发展,形成了新的工业分布和空间分异(图2)。香港这个“出口导向一型”的工业体系已扩大至整个珠三角,其中香港已重整为二元功能:为这个工业体系服务的前店功能;以及这个工业体系中受香港地区配额限制而必要在港进行生产的那部分工业。目前这后者只雇用了约30万工人。但在珠三角的“后厂”功能在这15年间亦形成了“二元式”的空间分工:深增值的工序留在深圳特区;低增值的工序向珠江三角洲外围扩散。目前估计这“后厂”功能,一共雇用了300万劳工。
4 结论:香港工业前景——政府要改变政策
香港跨境工业带的发展最终是有其局限性的。低成本的新竞争者的出现和进口国的保护主义的作用会迫使它向后一阶段深化发展。不幸的是目前香港的理论界和决策者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香港在二次大战以来的经济成长印证了“自由贸易”和不干预政策的成效,因而应该坚持这个政策对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不予变更,政府不宜采取有力的主导。而且,他们也割裂地看香港,认为香港已在经济上成功地转型,目前已是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的经济。表面上香港的第三产业在1994年已占有GDP的83%,但实际上,第三产业的主要增长成份是来自“前店”功能,如金融、银行、保险、商业服务从1970年的GDP14.9%,增加至1994年的26.1%;批发、零售、进出口、酒店和饮食由同期的19.6%增至27.0%等。这些增长其中不少是因为“后厂”的大扩展而出现的。香港真正成为世界城市级的高档服务行业中心,并以此为其经济支柱,至今尚未成熟。因此,香港经济的前景,依赖于解决其工业问题,以及制定出及成功地推行高档的服务行业新政策。这些问题自1970年以来已经提出,但仍未得到解决。香港政府和工商界因为自以为“自由贸易”是永恒不悖的,政府政策不用因经济发展的阶段式变化(如图1)而改变或加添新方向;同时也以为香港经济已经转型而正不知所措。同样地,珠三角的决策者,亦不能单独解决“出口导向一型”工业向下一阶段转化的问题,因为目前珠三角工业的龙头和总部在香港。港粤跨境合作因而成为迫切的需要。两者的合作才能促使两地工业向前发展,同时也很可能形成又一新的工业地理景观。
[1] 收稿日期:1997—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