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论文_郝子慧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论文_郝子慧

黑龙江工商学院 哈尔滨 13300

摘要:中国区域经济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沿海区域与内地区域的差异,省份之间的差异,城市的市中心与郊区的差异越来越成为百姓心中的痛。如何实现区域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日渐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议题。依据经济地理学给出的大体框架可以得出全球化、简政放权、投资水平和市场化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最重要的四个机制因素;全球化和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简政放权则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大,而市场化能够潜在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缓和区域经济差异。此次研究在数据选取上更为细化和全面,尝试追踪和监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格局,构建经济增长差异定量测度方法体系和技术平台,加强区域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溢出、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研究,关注差异机制和机理解析。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差异方向;地理因素;中国经济地理学

1 引言

自2 0世纪8 0年代中后期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20年,世界经历了一个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大稳定”的时期。尤其是2002—2007 年,是世界经济增长少见的高度乐观的“ 黄金时期”,除了日本等少数国家,各类经济体包括美欧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实现了较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研究和区域发展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的区域差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 俩尺度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2.1省级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冀,东部沿河,以及珠三角地区由于国家政策一定的支持,以及抓住了改革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制造业、创新驱动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而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江西由于紧邻发达省份,作为农民工的输出大省,人口开始大量流出,但是同时地理位置较近,承接了一些发达省份的产业,经济发展处于稳定的阶段。东三省作为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工业战略地位的下降,加上东三省的资源瓶颈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已经又原来的高速发展渐渐落后于全国的发展。而广阔的西部地区,由于缺少高水平地区的驱动,以及长期依赖于资源型产业导致的资源枯竭发展一直滞后。省际间空间自相关程度和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主要也是由于大西部地区低水平集聚区的形成和其范围扩大所导致。

2.2县级差异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998年各省县市与自身周围地区的经济水平相似程度高达79.4%,到了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到了85.2%。由此可以看出县市与周围地区空间格局总体还是挺稳定的。同时从1998年到2009年显著关联县市空间格局总体相对稳定,但局部仍有较为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内蒙古特别是东部出现新的经济增长区,成都、昆明和湖北的很多贫困区县消失,山东、京津冀地区的县市经济发展放缓,珠三角、福建、辽宁高速发展县市减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危机对这些以外向型制造业为主地区的影响,长三角HH类型集聚区较为稳定;黑龙江出现新的显著增速县市区,西藏、广西、四川的贫困县有所减少,且高速发展县区出现向中西部省份区划边界地区和省域边缘地区集聚的趋势,这一趋势表明中西部地区省域核心地区正在逐步崛起,也说明边缘或边界地区的县市仍难以摆脱低水平发展的困境。

3 造成的原因

依据上面的分析,除去国家对于大局的考虑,以及先富一批,再带动大家一起富导致的政策的倾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区域自主解决自身困境的能力并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况,导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基于社会市场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内部体制的改革和转型。同时政府的简政放权也刺激了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形成。东三省,拥有着大量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转型滞后,市场体制无法快速形成,计划经济的诟病依然深深刻在东三省这片土地上。这里面当然包括东三省领导人的不作为或者说是胆子小无法深入改革,也包括人民思想里面计划经济的毒瘤没有完全清楚。但是同时,真正执行了国家简政放权的地区,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广东的珠三角环形区域与边缘地区的对比。究其原因简政放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地方经济,随着财权的自主化,地方政府开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吸引外资;然而这一过程常常促进富裕地区更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将会损害贫困地区的发展;另外简政放权常常促使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导致地方保护,削弱了政府在平衡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当然市场化也能够促使物质要素在全区域的流动,加快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所以市场化能够潜在地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加剧。我们查阅广东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发现珠三角的固定资产投资远远超过广东省的边远地区以及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总结出,现如今经济的发展非常依赖于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这就很大程度造成了人为控制的因素,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固定资产投资通常会被选作为政府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4 结论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等地区内的各省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东北综合经济区等地区内的各省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而省内差异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省会与其它地级市的差异,以及在发达省份中,广东省的珠三角核心区域和边缘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是从2000年以来,省内差异大的省份已经开始减少,省内差异小的省份已经开始增多。这里面当然有政府的调控的成果,行政力量的分割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直接影响,而政府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决定性因素。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重要宏观因素,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差异是导致经济差异的直接因素,行政力量的分割是导致贫困地带集中连片分布的重要因素。此外,要素禀赋是导致经济差异的初始因素,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差异同样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王诚,李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市场取向改革以来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2014,49(06):156-178+184.

[2]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王宏淼,陆明涛,张磊.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冲击与减速治理[J].经济研究,2014,49(12):4-17+32.

[3]刘瑞翔.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源泉:要素投入、生产率与环境消耗[J].世界经济,2013,36(10):123-141.

[4]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5-18.

[5]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04):1-7+9.

[6]董敏杰,梁泳梅.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J].经济研究,2013,48(05):17-32.

[7]任保平.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5(05):13-19.

论文作者:郝子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论文_郝子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