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肿瘤医院检验科 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硬化患者诊断过程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抽取静脉血后接受生化项目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五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高,而胆碱酯酶、白蛋白作为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低,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各主要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均与健康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生化检项目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应用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肝硬化;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141-02
肝硬化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肝脏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弥漫性肝脏损害。在其患病早期患者的肝脏代谢能力会受到显著影响,然而随着病情不断进展肝功能损害同时将累积其他诸多系统,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癌变等。对肝硬化进行诊断的方式较多,例如实验室检查、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而通过生化项目检验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肝细胞代谢指标和肝细胞损伤程度指标,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1]。本次研究将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资料: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37~84岁,平均(56.2±0.3)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35~86岁,平均(55.9±0.4)岁。两组受试者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无菌状态下保存。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试剂为科华生化试剂。血液标本经过离心处理提取血清,速度为3000r/min,对各项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实施t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五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高,而胆碱酯酶、白蛋白作为较对照组健康者显著更低,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各类因素影响下,肝硬化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肝硬化患者患病早期将出现便秘、腹胀、倦怠及食欲不振等,然而由于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误诊的和漏诊,致使其病情延误,错失了最优治疗时机。目前临床中针对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方式包括血常规检查、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以及X线和CT检查等,内镜检查方式通常应用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中[2]。然而以上检查方式具有较强针对性,并且具有创伤性,其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因此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较为有限,因而探讨肝硬化患者有效的诊断方式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生化检验项目在临床肝硬化患者诊断中其价值日益凸显[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提示肝硬化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均有明显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各检验项目指标均显著高于或者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因此生化检项目在肝硬化患者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价值。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各主要生化检验项目指标均与健康者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生化检项目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俊兰,包·巴音其其格.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3):24-25.
[2]陈静伟,刘文超,李晓阳.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33-35.
[3]王培琴.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30-31.
论文作者:蔡凤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肝硬化论文; 生化论文; 患者论文; 项目论文; 指标论文; 价值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